闫冰:当你开始凝视这个世界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177   最后更新:2016/07/12 17:17:40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6-07-12 17:17:40

来源:ARTYOO 文:曹丝玉


闫冰把自己当作微小的生物,像燕子筑巢般地用泥包裹住那些日常之物。

他的绘画、摄影和装置,都是对周遭日常的凝视,对遥远记忆的回应。

闫冰说,艺术家提供给观众的,是眼睛和内心处理过的世界,是身体的所有力量调动起来的结果,也是作为艺术家唯一的贡献。

  • 艺术家闫冰


曹丝玉=曹  闫冰=闫


想看看自己这些年都做了什么,看看自己的局限性


曹:这次在上海民生的个展,是比较全面的一次?

闫:想看看自己这些年都做了什么,看看自己的局限。

曹:比如?

闫:从材料上看,好像很丰富,很不一样。我创作时不会考虑所谓“个人面貌”,现在却能看到一种整体趋向,所有作品背后的驱动力是一样的。看清自己的时候有点沮丧的。

  • 闫冰同名个展“闫冰”现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曹:最早你用泥土做装置。

闫:是雕塑。大学毕业时,我对油画的理解有些局限,认为当时掌握的语言都不足以支撑我的表达,容易倾向于某种风格或流派。油画的创作搁置了,刚好赶上回家乡,看到秋收的农田和家乡的土地,(经验)突然被打开,放下了油画的包袱,开始用其他的材料和方式创作。像这个东西,就是用泥做的。

曹:方法呢?

闫:有点像燕子筑窝,把泥加湿,搓成一个个小泥球。有些附着在现成的家具上,有些是独立的。

  • 《秘密》54.5×40×65cm 泥、木柜、综合材料  2009


曹:泥里面裹着东西吗?

闫:没有东西,会做一个支撑,比如镶个牛角。当时就想用最原始的材料,造型简单,语言简洁。

  • 《愤怒者》42×50×40cm 泥、牛角  2009


曹:是某种状态的反应,而不指向某个具体的事物。

闫:对。这些土都是从甘肃挖过来的,秋天庄稼收割后,地面有一层掉落的粮食种子。我把这些土弄回来,加水后反复揉捏成球状,取名叫粮食。

  • 《粮食》泥土 麦壳  尺寸可变  2009


曹:这来自于你的个人经验吗?

闫:来自于上大学之前的农村生活,这其中包含着我对农民和劳作的理解。做这些作品的时候,我的状态有仪式性,像回应(过去)一样。杨画廊还在三里屯的时候,我的展览就叫“我的劳动”,有些作品像“巢穴”。

  • 《炉子》 尺寸可变 泥、炉子、综合材料  2009


曹:所以你把自己当作燕子,或者一个小的生物。

闫:对,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小生物。炉子是生火的,有危险性,但这个小生物就能在这个地方做个窝。现在看这批作品无意间折射了我对当时生活环境的各种不适感。




反复修饰一把刀,它还是一把刀


曹:这是牛皮做的被子。

闫:里面有棉花,放在两个木箱上面。摆放的方式也是非常传统的,生活化的。北方人家的箱子上都放被褥,我只是把它替换成真的牛皮。

  • 《棉被》 尺寸可变 牛皮、棉花、木箱  2009


曹:牛皮?

闫:牛和土地的关系太近了,包括农民。泥土类型的作品还是材料在说话,牛皮明显有人的感情。被子本身有功能性,我当时为作品写了句话,叫“温暖的凉意”。这几个字代表了我当时做作品时的心态,很温暖,但具有一种凉意。

  • 《五头牛之三》280x160cm 布面油画  2011


曹:里面是有点矛盾的。

闫:日常生活有它的残酷性,但看起来可能都很平常。这些牛皮与我在屠宰场的视觉经验有关,但在农村,牛和人的关系那么近。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这种日常的残酷性,作品就这样浮现出来了。

曹:表面挺平静的状态,背后藏着另一面。

闫:是北方式的平静,端庄的,洁净的。就像反复修饰了一把刀,它还是一把刀。

  • 《泥土与镜子5》73x58cm 泥土、镜子、画框 2013


曹:你喜欢泥的质感?

闫:材料和方法也是试验多次的总结。里面有麦草,麻丝,还要有糯米水,增加黏性,干了之后会更牢固。我已经做到可以控制它的裂纹,或大或小,然后就不会再变了,经得起受潮和暴晒。

曹:要保证湿度吗?

闫:干透之后就定型了,是西北土房子的工艺。但我做得更细,结合了佛像泥胎的方法。




作品自身会带出来那些很本质的东西


曹:在这些创作中,你在扮演一种非人的状态。和画画时候的状态一样吗?

闫:创作背后的驱动力都是一样的。我在做雕塑的时候会画草稿,画得很细,像作品。

曹:因为没有学过雕塑,所以需要在草稿上找“形的感觉”?

闫:留一个底稿,有时间的时候再做成实体。

《角落里的铁钩》40x30cm 布面油画 2014

  • 闫冰个展“爱”现场,杨画廊,2015年


曹:所以绘画反而是雕塑的延伸?

闫:我最初的图稿原本为雕塑服务的。但后面发现,它可以完全独立出来,毫无障碍。然后我开始画牛皮,一种近距离观察牛的时候的体验。这种体验又和前面做牛皮的被子连接上了。

曹:观察皮的质感?

闫:通过颜色、造型、厚度,反复感受牛皮带给我的冲击力。仿佛能闻到味道,感觉到热度,非常具体的体验,然后它(画)就独立了。


《大牛皮》300×510cm 布面油画 2014

  • 闫冰同名个展“闫冰”现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曹:画到什么程度,可以感受到它(作品)的这种独立?

闫:比如这张,我陶醉在黑色和浅色的关系里,通过边缘的撕扯互相叠压,这就进入了绘画。

《铁匠铺3》 39×47cm 布面油画 2011


  • 《铁匠铺 5》36×68cm 布面油画 2011


曹:去年的一些画作是和装置一起展出的,那些用铁皮包裹麦子的作品,贴近自然物的材料被藏起来了。

闫:我舅舅以前是个铁匠,打镰刀、打锄头。后来年龄大了,要把自己的铁匠铺关掉,我就画了些画当作留念。这套铁匠铺的画作完成之后,从来没有展出过。直到2015年那批铁打的作品出来后,才意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所以将那6张画和铁制的装置放在一起展出了。

  • 《爱No.4》 直径约24-38cm,高度约54-96cm  铁、麦子  2015


曹:这些作品的生命感,都像来自土地一般,是你过去的经验。

闫:后面的东西太厚了,特别深,会本能地冒出来。我的个人审美倾向于简单朴素的东西,对新媒体或高科技完全无感,所以作品本身就会带出来这些特点。




创作像探险一样的上瘾


曹:“一起飞”的项目,也是深入农村的。

闫:“一起飞”搭了个框架,参与其中的人反应都不一样。艺术家和农民的合作,在我身上很难实现。这是两个职业,差距很大,很难存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中间的鸿沟无法填平。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生存的艰难不停忙碌,我跟他们讲艺术是空洞的事儿。


  • 《接受治疗的树干》 70×50cm 布面油画 2016


曹:但不可能没有影响。

闫:这些年我一直在观察农村的变化,农村人的处境、心态。在“一起飞”的项目里,我选择和农民聊天,了解他的人生。然后我再画村庄,画他们的生活,在他们的村庄里办展,为这个村子办的展。画作就挂在房子的外墙上,土坡上,给他们讲艺术,讲每张画的来历。他们看得懂,这些绘画就是图像,这个图像就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会觉得,这个壶很好看,以前怎么没觉得?这点我还挺欣慰的。


  • 《堆起来的开花馒头》 50×70cm 布面油画 2016


曹:农民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平等。

闫:这个展览就是送他们的礼物,他们也不会觉得接受起来很不适,处理地非常平等,相互尊重的状态,是一种相互平视的目光。


《台子上的白瓷盆》70×50cm 布面油画 2016

  • 《绿苗》30×40cm 布面油画 2016


曹:所以你在北京创作这些作品里,关于家乡或农村的某种感情,来自于很遥远的地方。

闫:这种感觉对我来说很重要,它让作品里保证了“我”的深度。比如那个杏花的花苞,实际大小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它不是“放大”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当我们在凝视一个东西的时候,它会占据你视觉的全部,我画的是观看凝视的体验。

  • 《两朵杏花》 30×40cm 布面油画 2016


曹:跟你画牛皮时候的体验很相似。

闫:对。我赋予它造型,更凝重、更饱满,要绽放但是又死死收住的感觉。包括背景里幽深的色调,当我盯着它看的时候,就会沉到一个很深的空间里。

曹:所以无论是画画,还是装置,背后的情感状态和你的行动是保持一致的。

闫:这就是背后的驱动力,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但我感受到了。所以我很期待在之后的创作里,它能有所变化,如果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感受一成不变,也挺沮丧的。


  • 《分土豆No.2》120×180cm  布面油画  2012


曹:工作的时候才会有存在感。

闫:工作会上瘾的,只有在工作的时候你才觉得自己是独立的。透过你所表达的或描绘的东西,在创作的过程里进入深不见底的精神世界,是探险一样的上瘾。

  • 闫冰在工作中


曹:所以你画静物,画的是人。

闫:它依托于现实,会出现这样的画。但无论画花,画土豆,实际的过程都是出神的。可能带有时间上的体验。

曹:有时间感的东西,生命感就强。

闫:提供给观众我的眼睛和内心处理过的世界。哪怕是一个土豆,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也会觉得与平日的土豆有那么稍许不同。这是我身上所有力量调动起来的结果,这也是我觉得作为艺术家唯一的贡献。




生活的距离——闫冰的照片


荒原。

春天劳动的人。

贫穷的风景。

以前的门洞,像是进入时间的入口。

城乡结合部的杂院风景,像一个不讲道理的流氓。

风景里的负重者。

功能性绘画。

功能性绘画2。

红苹果的颜色和形状,是礼物,是献祭。

开花馒头,绽开的洁白里透出朴素的喜乐和饱满的愿望。

门,锁,墙。

年祭。

烧荒。

生命力总是最动人,即使很艰难,季节一到,花照样开,绿是绿,红是红。

夏天的绿色充满情欲。

崖上草。

在时间里,老匠人用手艺养活生存。人会死,被岁月和技艺包浆的工具会成精。

灰褐色土地上的白瓷盆。

这个姿势具有永恒的气质,农民拿起农具,就像武士拿起刀剑。不同的是,一个面向土地,一个面向人。

山梁上的口号。

乡村小庙里的壁画,庙是人与大力的和解。

种土豆。

在大地上,道路是最柔软的线,比河流还柔软,人们用很长的时间把它走得亮亮的。




闫冰,1980年生于甘肃天水,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个展:“闫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6);“爱”(杨画廊,北京,2015);“我的劳动II”(杨画廊,北京,2013);“长物志 No.5”(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农事诗”(白盒子艺术馆,北京,2012);“我的劳动”(杨画廊,北京,2011);“51平米:14# 闫冰”( 泰康空间,北京,2010);“由刘小东策划:闫冰/温度”(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9);部分群展:“我该何其幸运,与你不期而遇”(Tong Gallery+Projects, 北京,2016);“石节子村艺术实践计划”(造空间, 甘肃,2016);“民间的力量”(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15);“物体系”(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5);“第三届曼城亚洲艺术三年展”(曼彻斯特,英国,2014);“观海中——釜山双年展”(釜山,韩国,2014);“向左拉动——不保持一贯正确”(俄亥俄州立大学城市艺术中心,美国,2014);“乡村诗学二——生长”(分泌场,北京,2014);“ Outside TheLines ”( R H 当代艺术中心,纽约,美国,2014)


特别鸣谢:杨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