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昱最新个展“水泥楼板”于佩斯北京开幕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1   浏览数:1351   最后更新:2016/07/26 15:08:03 by guest
[楼主] 叮当猫 2016-07-07 22:26:17

来源:凤凰艺术


2016年7月6日,艺术家萧昱的最新个展“水泥楼板”于佩斯北京开幕。作为在佩斯北京举办的第三次个展,本次展览再度呈现了萧昱式的当代视觉景观。他再次使用了竹子作为创作材料,这种有着东方传统美学意蕴的独特材料自2010年起成为了萧昱作品中的主角,并以极具力量感的形态出现在了他一系列重要的作品之中,呈现出对于当代社会与人类处境的深刻思考。

▲ 左起:艺术家刘建华、艺术家萧昱、艺术家宋冬

▲ 开幕现场

▲  开幕现场


作为萧昱“水泥楼板”个展中的主角——竹,无疑在展览中既保留着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高风亮节的美誉象征,又体现出竹枝弯而不折的内在生命。看似萧昱在面对竹子的艺术呈现时,十分遵从一种物质生命的文化和身体内核。所以这种对当下生命的特殊理解,以至于对于萧昱来说,“如果失去了对生命的兴趣,我觉得艺术就会变的很无聊。”



▲ 展览现场


此次萧昱展示的唯一一件作品由两种直观的材料组成,由竹子组成的矩阵稳稳托起一块硕大而沉重的浇铸水泥立方体。两种特性相互对立的材料以异于常识的关系共处,这种颇为生硬的衔接似乎正暗喻了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现状。

而竹子在这里展现出了两种身份:作为符号的“竹”自古承载着文化趣味与美学意涵;而作为生命体的竹子则以其青绿色的躯体在重压之下展现出生动而具体的韧性与力量感。这一虚一实的两种形象在厚重水泥的压力下重合,唤起观者自身根植于生物基因之中的本能敬畏。同时,以参照系出现的水泥表面被艺术家强行拓印上了竹席纹理,以生命特有的执着将这个现代社会的象征物包裹以纤维质感的皮肤纹理。

▲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可以被视为萧昱此前个展的延续:在其2015年的个展“遗忘”中,萧昱以一组生命为主题的绘画给出了他对于当代社会艰难处境的个人化回应——而生命自始至终是萧昱作品内在隐含的重要线索。

在此次最新的创作中,他将自身对于生命的体悟隐藏在竹子极富表现力的外表之下——这种有着东方传统美学意义的原生生命体几乎是其创作的必然选择。而作品之中反复出现的外力与生命对抗的场景也似乎暗示了艺术家内心一条更加隐秘的情感线索。由对抗之中诞生的巨大张力因而从感官层面激发出观者最直接的体验与情感共振。

萧昱对话“凤凰艺术”


▲ 展览现场


Q:你是处于怎样的原因从一开始就使用这种比较物质性的“竹子”,这种材料对你来说有怎样的思考意义?

萧昱:竹子是在2010年之后用的比较集中,但使用这个材料一直是跟生命有关。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依靠什么大道理发财或忽悠人,但几万年下来,这个世界上最有灵气的东西还是生命。对于我来说,如果失去了对生命的兴趣,我觉得艺术就很无聊。今天所谓的全球化,就是会制定很多的制度,有时候人类生命一种解决核心问题的冲动,被收缩的越来越小,当然这是两种文明的结果。但我觉得艺术还是应该更倾向于尊重生命的存在感,这是这我一直没有改变的初衷。什么是最珍贵的?——体会生命的每一天,我觉得艺术给了我这样一种便利。所以你看我的材料,关心的所有问题都有关生命。

▲ 展览现场


Q:我发现你在表达这种生命的时候,在适当地控制一种度,既保持竹子本身材质的韧性,又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那你始终不会用一种理性的做法,而保持一种感性艺术手法,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萧昱:因为作品还是需要沟通的。当你进行思考的时候,一直会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它叫理性思考,有效的思考就牵扯到文化背景,这样跟别人通过作品沟通,会产生文化的解读。也就是说你要控制在什么话题、什么水平之内跟别人进行沟通,别人才会对你的作品产生外延的形象,也只是提了一个话题,然后每个观众,还有每一个文化思考者会有更多的关于这个题目想象的外延,这样就产生了比较真正有效的思考,所以艺术就变得有意义了。我觉得纯粹的观念相对还是有问题的,就是过渡强调纯粹的观念,因为纯粹的观念不一定是艺术最擅长或者把它能发挥到最好的地方,而不是通过视觉,利用人们的感官经验。如果你单独推理论的话,你可以演算,你可以在大脑里面通过知识的架构进行推断,哲学地判断、分析,这更像是实验室的东西,并没有跟生命活体进行感知。有的作品会跟你交流,它会提示你的下一件作品。所以有的时候,一件作品和以前的作品会有一种伸展关系,这种伸展关系是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必然形成的。


▲ 展览现场


Q:你在早期使用竹子这种材质时,和现在有怎样的区别,能看到现在的竹子多出一种心理上的触感,以此与观者达成体验的共鸣?

萧昱:早期我是通过视觉让大家感觉到力量,竹子有弹性,如果往一个方向掰的时候,它会产生一个相反方向的力,它似乎是有生命。另一方面我选择竹子,是因为它是草,它是草本植物,比较廉价,可以成批的用,具有生命的延续力,它不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濒临灭绝的物种不在我考虑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我还是要通过它引出更广泛的生命力,广泛的生命力对我们今天大家讨论当代是有意义的。今天的当代更多的是平民化、社区、朋友圈。这次展览不光是竹子,它身上压的是水泥板,你从视觉上觉得这些根本承受不了,但我只是简单地把他们捆扎在了一起。就像今天我们今天人造的水泥,为中国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到国家是从农业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再到钢筋水泥,现代化。

如果国家被看成是一个生命体的话,你甚至觉得它并不结实,但实际上非常稳固。此次展览我把这堆竹子做成了一个果冻结构,有点像一堆弹簧,碰一下它就开始抖动,但是一旦有很大压力的时候,它其实是最稳固的,因为它可以变形,跟着你的压力变形。

关于艺术家

▲ 艺术家萧昱


萧昱1965年生于中国内蒙古,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萧昱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当代艺术创作,并于2000年摘获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大奖(CCAA)。2001年,以极具争议的作品参加了由瑞士著名策展人赫拉德 · 泽曼策划的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人类的剧场”,此后先后受邀参展法国里昂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广东三年展和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三年展场外项目等国际展览。作品展出于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奥地利格拉兹艺术宫、福冈亚洲美术馆、韩国汉城美术馆、瑞士伯尔尼美术馆、瑞士巴塞尔丁格力美术馆、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画廊、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知名艺术场馆。佩斯北京自2014年起代理萧昱。

展览信息

▲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水泥楼板

展览时间:7月6日至8月20日

开幕地点:佩斯北京

[沙发:1楼] guest 2016-07-26 15:08:03
除了萧昱的老友外,去现场看的艺术爱好者是觉得上次被老头和耕牛坑的不够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