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听苗颖和策展人麦克·康纳侃什么是 “半屁股美学”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350   最后更新:2016/07/06 22:20:54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6-07-06 22:20:54

来源:没顶画廊


没顶画廊于2016年6月4日至7月17日推出苗颖个展 “内容觉醒”。6月7日,展览相关讲座 “ ‘超级素人’ 时代的 ‘半屁股美学’ ” 也在OCAT上海馆成功举办。讲座中,艺术家苗颖与策展人Michael Connor一同探讨什么是“半屁股美学”,并阐述在“后网络时代”下苗颖此次个展的位置。



内容简介



“超级素人” 和 “素人” 完全是两回事。


素人俗称 “业余爱好者” (amateur)。通常对他们所“爱好”的领域所涉及的专业技能怀有深入探索的兴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影、录像和摄影等领域都会被分割成素人和专业两大块。例如在单反相机的产品研发中,便有专业版与类专业版的区别;所谓类专业版单反相机即针对素人群体,许多手动功能的加入为素人带来接近 “专业” 的操作感,而实际上却大都与真正的专业水准相距甚远。


超级素人(sub-amateur)并非热心的爱好者,有时却能如强力磁铁般牵引专业性向它靠拢。超级素人这一概念由批评家Ed Halter提出,是一种在专业和素人以外的新分类;随着当下各类技术门槛越来越低,超级素人的影响力也日益在各类平台(尤其是社交媒体)中凸显。为了理解超级素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新的 “功能库” 而非 “形式库”。在此基础上,艺术家提出了 “半个屁股美学” 或者说 “草率美学/方便美学”,以供在功能库里找到新形式。


讲座试图在英特网美学的框架下,对以上概念、分类进行讨论,并阐释 “觉醒后” 的 “内容”到底是什么。



讲座摘要

1. 关于社交媒体兴起与软件 “傻瓜化”
2. 关于自我表达与“电子民俗”(Digital Folklore)
3. 关于实体空间与后网络艺术



1. 关于社交媒体兴起与软件 “傻瓜化”


苗颖:  其实”超级素人”现象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他们在社交媒体兴起后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我想分享评论家David Hopkins的这段话:“从2007年起,世界发生了一系列变化:YouTube,Facebook和真人秀开始充斥我们的生活,人们也因此渐渐变‘蠢’。”


我认为很有趣的一个对比是,2007年iMovie和Final Cut的操作界面还大相径庭——Final Cut在当时仍是一款专业性较强的工具,而iMovie则为了照顾非专业用户,拥有许多“傻瓜”功能。在2008年,因为社交媒体发展势头的迅猛,Final Cut不得不改变它原先的定位,与iMovie一样,更加迎合普通用户的需求。


Michael Connor (以下简称MC):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这种现象看作一种文化转型,它与软件的更新换代是息息相关的。在今天,软件已然成为了我们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我认为大多数“超级素人”并不是傻瓜,而是对于视觉交流中的微妙与深奥有着深刻理解的人。他们很聪明,并且生存在一个效率和功能至关重要的时代。以《清新的图像》为例,在这件作品中你并没有把超级素人当作个体来看待,而是审视了这些人所共同面临的一种处境。

苗颖 《清新的图像 #NO.1》2016


苗颖:  对,《清新的图像》这件作品就是受到了美图秀秀软件里面“一键除霾”功能的启发,并且也是通过这个功能制作的。图片上还有我伪造的”Fresh Images”水印,以模仿常见的图片库效果。


MC:  在这件作品中,我能隐约体会到一种同情:这些用户每天生活在这样严重的污染中,然而他们被给予的解决方案竟然是修图软件的去雾霾功能,这实在有些讽刺。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你做了一项尚未有很多人在做的工作,那就是将一些比较新、还未被人们严肃看待的现象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并引入讨论


比如在这里,你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认真思考软件相关的现象。我们回过头来看你这次的展览标题“内容觉醒” *,实际上正是来自Photoshop软件中一款为超级素人设计的”傻瓜”功能。


*:在中文版Adobe Photoshop页面中,该功能名称为“内容识别”;展览中取英文字面及引申含义。


2. 关于自我表达与“电子民俗”(Digital Folklore)


MC:  那么,在这种软件全面”傻瓜化”的年代,超级素人们是否还能用这些工具进行自我表达呢?我想谈谈以下几个艺术家,他们也在作品中探讨了素人美学,但往往以一种更为乐观的态度看待这种“现成软件”文化。而这几个例子恰巧都发生在刚才你提到的文化转型阶段里。


比如说,这件由Petra Cortright创作于2007年的影像作品,就是通过廉价的摄像头和俗气的软件内置效果制成的。

Petra Cortright - VVEBCAM  2007


MC:  这些软件内置功能可能和美图秀秀的“一键除霾”一样傻瓜,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了艺术家的自我表达。评论家Ed Halter曾在2009年发表的评论文章中提到:“有趣的是,哪怕通过这些审美完全匮乏的工具,艺术家仍然能够表达自我。”


苗颖:  对,在《困难的Gif-无困难》这个作品里面,我也讨论了网民的这种自我表达。这件作品由很多用户自制的微信动图表情构成,都在鼓掌。我觉得这种表情的使用也是微信区别于很多西方聊天软件的地方。

苗颖 《困难的Gif - 无困难》 2016


MC: 《困难的Gif-无困难》讲的是超级素人如何在社交媒体中寻找自我表达。如果在《清新的图像》中你所探讨的是软件文化,在这件作品中你所审视的则是用户文化。我很喜欢你在这里处理图像的方式:gif动图表情原本都是画质很糟糕、文件很小、容易发送的,但你却将它们放在了非常高清、平滑的电子屏幕上。这种对比很有效。


但这件作品的态度和其它的作品有所不同,更加悲观一些。一方面来说,我们看到了工具傻瓜化对创作的阻碍;但同时还存在着另外一种阻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审查”。我在Rhizome的同事将这种普通互联网用户的举动视为一种值得严肃讨论的文化现象,并将其命名为”电子民俗”。


苗颖: 关于“电子民俗”我想提出一点,事实上自我审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创新精神。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网上盛传的”草泥马“。这可能是第一个中国的网络迷因。在2009年,因为羊驼这种动物在中国大陆并不常见,一些网民便通过恶搞将这种动物神话化并在制作的视频中描述了它们神秘的起源,并把它们命名为我们平时骂人所用的话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



3. 关于实体空间与后网络艺术


MC:  我们刚才一直在讨论,网络图像文化可以是完全功能性的,而并不体现任何美感。虽然 “一张没有任何美感的图片” 听上去很有意思,但事实上不可能有图片完全不涉及美学。而一但一张图片有了美感,它便相应地会有视觉传统和套路,这些传统就会被讨论、借鉴,最终这张图片也不再特殊了。

苗颖 《内容觉醒,意识的5根柱子:

取回你思想,身体和未来的主权》 2016


MC:《内容觉醒》体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图像流通过程。你把这张描绘自然风光,但本身由电脑制成的图片拿过来,重新修改,印制在广告布上,并放到画廊展出,而最终这件作品的照片又回到了我们的电脑屏幕上。我认为这件作品很适合放在展览入口,特别是当你把它放在大理石底座上之后。大理石图案在网络文化中很常见,很多人喜欢用它制造光鲜亮丽的感觉。但在这里,大理石底座将你的作品雕塑化、立体化,观众可以环绕作品走动。对观众来说,观看实体作品与电子图像的体验非常不同。

Simon Denny - Corporate Video Decisions Double Canvas  2011


MC: 这是一件Simon Denny于2011年创作的作品。在这里,艺术家也将电子图像进行了立体化处理。像Simon这样的艺术家想要利用实体的展厅空间来更好地审视虚拟的网络文化。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考虑到了作品以图片形式在网络上呈现的效果。因为他们知道,网上的观众对于当今的任何画廊展览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我很喜欢《#mybootleg》这件作品并不只是因为上面有贾斯汀比伯,很搞怪,而是因为当下很多的后网络艺术家对作品能迅速在网上传播怀有热情,而你的这件作品的设计初衷却是在画廊这样的一个实体空间被接触

苗颖 《#mybootleg》2016


MC: 这几年美国正在经历后网络艺术的浪潮。我很喜欢你的作品的一点在于,你虽然也在使用这种语言,但好像总有些刻意的出入仿佛运作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mybootleg》这件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很随意地被摆放在展厅内。我不知道这样说恰不恰当,你仿佛“损坏”了后网络艺术;换言之,你通过这种破败的美学凸显了这一领域中的一些问题



提问环节摘要

讲座现场


Q:  你们刚才提到很多艺术家并不会把作品直接放到网上, 而是倾向于在画廊展示。这其中的重要性是什么?是因为画廊仍是一个鉴定职业艺术家的权力机构吗?


MC:  我认为在画廊工作其实就是另一种在网络上工作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必区分网络和现实生活。艺术家Jasper Spicer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作品通常都是在没有人的地方展出的大型装置,随后他会拍照整理归类并将照片传到网上,最终他的个人网站就成为了他的艺术品。我认为画廊仍然在社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过分强调画廊与网络的区别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Q:  你好苗颖。你的作品使我想到了汉娜·霍克(美国30世纪达达主义艺术家)。当汉娜·霍克收集图片时,她的选择范围相对有限,因为她总是会从女性月刊杂志中收集素材。但是在你的情况下,你可能会需要每周、每天、甚至每个小时坐在电脑前翻阅图片。在这种图片泛滥的情况下,你是如何挑选出最合适的素材的呢?


MC:  我对你的工作方式也感到很好奇。所以当你决定了一个主题之后就会开始进行搜索?你的电脑里有没有一个存放图片素材的文件夹?我觉得很好奇, 展览中的某些图片已经不在网络上流通了,看上去像是你通过某个古怪的关键词搜索出来的。


苗颖:  举《内容觉醒》为例,我一开始就是想找一张人们平时最常用的电脑桌面。我觉得很有趣的一点是MAC用户通常都喜欢挑选真实拍摄的自然风光,而Windows用户则更喜欢电脑生成的图片,比如这张。我特别选择这张图片的原因是它代表了一种完美的幻想,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在读书了,更别说躺在草坪上读书,旁边放着一篮草莓,周围还有蝴蝶在飞舞。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是一种梦幻式的生活。这会促使你去想象到底哪种人会用这张图片作为背景。


Q:  我对你的创作环境很感兴趣,因为我知道你的很多作品都是基于中国互联网的,同时你也在美国生活过,所以也会探讨美国互联网。在这里你有对这两者进行比较吗?另外,你是否在进行手机界面文化和电脑界面文化的对比?


苗颖:  我不会从这个角度考虑我的素材,但是我确实有一些作品是探讨中国互联网环境的。如果我是个画家的话,那中国互联网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块独特的画布,因为没有其他哪个地方的互联网是像这样的,审查重重。这些现实元素非常丰富,我觉得如果不加以运用的话简直是一种浪费。但总体来说艺术家有责任对新的,正在改变我们生活的科技持有一定敏感度,当然这不一定要是中国互联网。比如说,《内容觉醒》就与中国互联网没什么关系,只是讨论一个软件工具。


MC:  我认为艺术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局外人的位置,而是在她自身所处的网络中获取资源,这其中有中国互联网,也有其他地方的互联网。我不认为很多艺术家会预想自己的理想受众,包括有多少是关注中国互联网的西方用户,有多少是关注自己所身处的环境的中国用户。苗颖工作的时候更多地在使用日常的素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很个人化的素材。


苗颖:我不会去考虑只关注一个区域,对我来说那不自然。因为我本身中国互联网和外国互联网都会使用,所以我希望与两者都发生关系。这才是自然的,因为这也是我每天在面对的东西

苗颖个展“内容觉醒”预告片截图




讲座嘉宾介绍


苗颖是一位居住在因特网、局域网和她的智能手机上的艺术家。她的作品对主流科技和意识以及它们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时代有着强烈警觉。2007年,苗颖学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2009年硕士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弗莱德艺术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

麦克·康纳是纽约新美术馆(The New Museum)旗下成立于1996年的非营利数字艺术平台Rhizome的艺术总监,主要负责平台的项目策划执行、期刊出版、在线展览、艺术家项目委任以及策划Rhizome数字艺术文献库等。康纳同时作为客座助理教授在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摄影与图像部门授课。他主要围绕数字艺术及科技的审美意涵相关的一系列广泛课题进行教学与写作。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