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之美 中国艺术家在伦敦上演当代园林美学对话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810   最后更新:2016/07/05 11:37:50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6-07-05 11:37:50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作者:Joshua


▲ 崔洁,《鸽子的房子》(2016)


英国西苏塞克斯郡。本次展览通过来自非西方世界艺术家的户外雕塑作品来打破英国艺术界固有的“秩序”,揭示了当代艺术和艺术史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比如全球化与后殖民问题、欧洲文明危机、中国社会变革泥潭,以及中西交流中的文明误判等。英国目前正处于“脱欧”事件的变革中,展览与这些“混乱”不期而遇,给予了作品更多的解读空间。

展览筹划历时3年,是该机构首次邀请海外艺术家举行大规模的群展。过去,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挖掘英国本土的先锋雕塑家。卡斯雕塑基金会的执行总监克莱尔·欣德尔(Clare Hindle)表示,”无序之美”是基金会首次委任英国以外的艺术家群体的大型展览。” 策展方希望观众能够透过作品,看到华人艺术家们个体的历史记忆、社会经验和人生体验,以此来感知中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与世界的联系。

▲ 王卫,《全景2》(2016)


大部分的雕塑作品都讽刺了现实的荒诞无序,比如:王卫的《全景2》,作品把北京动物园内的人工自然景墙马赛克从原址环境中剥离出来,让观众更为关注这面墙的双重欺骗性。墙面上绘制的自然似乎意图安抚离开了自然的动物,在欺瞒动物的同时,人类也在自欺欺人。涂维政则用数码技术合成了若干虚拟的文明印记,并把布满图腾的装置埋在地下,每天的“考古挖掘”揭示了虚拟数码时代的文明错位,引发观众对现实真伪的思考。王郁洋的《特性》则把马克思的《资本论》用电脑程序编译为二进制码,再将其转译成图层,最后用3D打印成装置。《特性》不仅诘问了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了全球化、文化殖民和虚拟身份等当代社会面临的尖锐问题。

▲ 张如怡,《暂停》(2016),图片来源:Gloria Guan


张如怡的《暂停》是英国卡斯基金会成立以来展出的最小件装置。张如怡在不破坏树木生长的情况下,将老式的电源插座安插在树干上,提醒人们在感受信息科技福祉的同时,也要适当回归自然。现代社会中,不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虚拟的数码社区也越来愈替代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模式。程然的《十字路口》在此次展览中颇具特色,艺术家通过虚拟的光源营造了一个人工环境,整个作品展示的是自然环境与光的互动,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去物质化。展示效果直接取决于观众视觉与环境的互动,作品很好地表现了一个开放和动态的户外空间。

马文的《Molar》是本次展览中唯一一件半室内的作品。艺术家利用水墨技法和玻璃制作工艺,营造了一个虚拟的半开放式舞台。观众可以走进这个舞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由单色调组成的空间。水面上漂浮的玻璃球从微观上再现了宏观抽象的宇宙,而玻璃墙壁上的水墨山水又表现了具象的自然。艺术家编制的音乐盒声音效果从听觉上加强了“无序之美”,丰富了空间的感官效果。

▲ 宋拓,《为什么他们从不拍彩色照片?》(2016)


展览标题“无序之美”引自乾隆时期传教士画家王致诚(Jean Denis-Attiret)对中国园林艺术的评语,他错误地认为中国园林的“不对称性”会引发强烈的戏剧性效果。这种误读真实地反映了中西方在交流中的文化错位。本次展览中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明之间的误读与博弈。比如李景湖的《逃亡路线(我的家族史)》就表现在当今社会的人们渴望突破物理上的国境线,追求更好的生活。草坪上树立着两道藩篱,象征着限制、秩序和阻断。每道藩篱上固定着探照灯,强烈的灯光照着该区域的草坪,使得它们表面看上去比周围的其他原生植物生长得却异常迅猛。作品令人联想起地缘政治矛盾和非法移民等话题,表达的虽然是艺术家个人的家族史,但却带有普遍的社会反思价值。这也不由让人联想起最近英国的脱欧运动,它打破了欧洲和平统一的进程,在本来自由流通的欧盟地区平添了一道民族主义的隔离墙。

1935年,胡塞尔(Edmund Husserl)在《欧洲人的危机与哲学》(Philosophy and the Crisis of European Man)的演讲中曾提出,拯救欧洲的唯一道路就是更频繁地与世界沟通,借鉴其他文明的智慧,来弥补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弊病。“无序之美”秉承了这一理念,在英国向西方的观众展现了一个多元的、全球化的华人艺术家群体。

无序之美

英国卡斯雕塑基金会|展至11月6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