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约翰·杰勒德:权力.演绎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1   浏览数:2096   最后更新:2016/06/25 22:09:05 by guest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6-06-21 21:30:30

来源:艺术眼


展览日期:2016.06.09 至 2016.08.07

主办单位: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艺 术 家:约翰·杰勒德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6月9日至8月7日呈现展览“约翰·杰勒德:权力.演绎”;这是艺术家的中国首展,亦为其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机构个展。展览呈现其3件重要作品:《太阳能储备,内华达州的托诺帕,2014》极其准确地描绘了太阳能场的虚拟运作机制;《场,俄克拉荷马州的普赖尔小溪,2015》以数码合成的方式建构俄克拉荷马州谷歌服务中心的模型;《演习,敦煌,2014》重建神秘道路系统的虚构卫星影像,该道路系统位于中国西北部与蒙古南部的戈壁滩中部,构成一部漫长的淘汰制游戏的场景,以广州某工厂工人为原型的虚拟角色参与这款游戏 。这些作品不仅向当下现实提出重要的问题——诸如权力与监视,亦探究了数码时代的艺术作品性质。

在过去的15年中,约翰·杰勒德先锋性地运用复杂的计算机编程营造后电影式的虚拟空间,由此制造出“实时”的虚拟影像。其作品类似电影或视频,但实则为模拟:存在于物理时间之外的虚拟图像世界。杰勒德常探索处于边缘地区的地理位置——诸如美国大平原的农区、位于中国西北部与蒙古南部的偏远戈壁滩——其作品指涉权力结构与能量网络,二者与上世纪人类的扩张行为不谋而合。

在位于甬道入口的《太阳能储备,内华达州的托诺帕,2014》中,杰勒德刻画了虚拟世界中由一万面镜子组成的巨型光雕塑,呈现莫哈韦沙漠中的发电厂。作品中出现的事物均基于现实世界中的原型,它们以三维设计软件绘制而成。游戏引擎是杰勒德的重要创作媒介,其作品则作为软件而输出,制造实时的非持续性无框影像。这一后电影式的影像媒介随着“太阳能场”的60分钟轨道而移动,象征人类对太阳运动规律的依赖与拒斥。

约翰·杰勒德的其他作品亦充分利用类似的数码复制技术,建构宏大的纪录影像库。不过,在申请进入拍摄场地之时,杰勒德并非总会受到相关机构或公司的欢迎。譬如,拍摄《场,俄克拉荷马州的普赖尔小溪,2015》期间,因遭到谷歌公司的拒绝,杰勒德雇佣了一架直升飞机协助拍摄俄克拉荷马州谷歌服务中心或数据库的非公开区域照片。尽管这一过程不直接呈现在作品中,却反映了某种游击式的制作策略——对于艺术家,在极端的环境中进行创作时,这种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在此,“极端”既指周遭的地理环境——荒芜的乡村,又指“限制入内”的(阴谋式)管理条例——禁止人们进入原本普通的区域。该作品是艺术家“成长基地”系列的延伸;该系列聚焦于美国中西部地区由计算机控制的养猪厂,它们的建筑外观颇为相似。《场,俄克拉荷马州的普赖尔小溪,2015》 是信息系统与权力结构的化身,它们对使自身得以运作的资源进行组织,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影射虚拟空间对现实景观的直接影响。

《演习,敦煌,2014》源于戈壁滩沙漠中具有小镇规模的神秘道路网络痕迹。杰勒德亲自访问了这一地区,并利用卫星深度扫描技术重现这些痕迹的数码影像。随后,杰勒德将基于39位广州某计算机厂工人的动态扫描影像的虚拟角色置于模拟场景中,这些角色身着蓝色制服,头戴工作帽,其穿越辽阔道路网络的运动映射真实工人的动作。这些工人的行动路径跨越所谓的游戏板、风景或者巨型舞台,由GPS卫星定位系统路线规划功能所应用的A星算法生成。表演、游戏、竞赛或演习由3台不同视角的虚拟摄像头——以人眼视角、以低空环绕无人机的角度、以卫星航拍的垂直角度——呈现。观众中立的监视行为具有远程、全知的视角,却不可思议地抽离于场景之外。

展览期间,约翰·杰勒德与UCCA联合策划一系列工作坊“图像.实体”,在4所著名艺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美术学院(杭州)、鲁迅美术学院(沈阳)及广州美术学院(广州)举办,力图培养学生使用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创作。课程中,杰勒德向学生教授其创作理念与实践技巧:制作三维扫描图像,将扫描图像输入游戏引擎中,对新的模拟环境进行分析。工作坊中,学生们的创意及作品接受约翰·杰勒德的点评和指导。每场工作坊都以一场非正式的学生作品展告终。


















[沙发:1楼] guest 2016-06-25 22:09:05

艺术眼·视频回顾


展览信息


约翰·杰勒德:权力.演绎

展览日期:2016.06.09 至 2016.08.07

开幕酒会:2016年6月8日2:30pm

主办单位: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艺 术 家:约翰·杰勒德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