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钟云舒:力的力的力的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506   最后更新:2016/06/14 21:04:14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16-06-14 21:04:14

来源:艺术界LEAP


《喝不了的水》(局部),2016年,消音板、铝片、绳子、泡沫球,尺寸可变


钟云舒:力的力的力的

武汉剩余空间

2016.02.27-2016.04.28


进入钟云舒的展览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大部分作品的材料取自常见的工业或建筑材料,铝板、铁皮、水管、橡胶皮、泡沫球、混凝土砖等,将工业材料重组而不是什么新鲜事,而艺术家在转换过程轻松地改变了这些材料原有的质感并使材料走向它们的反面,获得一种和工业材料格格不入的亲切感。

《piao》(局部),2016,橡胶皮、包装纸、水管、黄铜管、铝片等,尺寸可变


展览看上去像是从其中(任意)一件材料开始的,在展厅中间最不起眼的地方横跨着一块密度板,大约1.2米长,由于潮湿变形,这件作品被命名为《上海的潮气是艺术家,我不是》,这块板被艺术家从上海工作室搬到展厅里面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标签,开启了所有的材料都有着被艺术家重组的可能性。展厅中的作品总是从各个方向吸引着观众的余光,墙边好几块类似的密度板,在它们中间夹着的塑料球,调皮的橙色不断在观众视野跳出来——彩色的塑料泡沫球在展厅中也随处可见:一个橙色的水桶被倒置,上面插满了泡沫球,此时眼前的翠绿色磨砂玻璃的表面也许会引起你注意上面反光的来源,旁边垂直悬挂着的是大小不一的玻璃碟子;墙上某些平面的作品又像是艺术家对现代主义大师们的致敬。

《吃糖》(局部),2016,亚克力半球、胶带、黄铜、泡沫球、橡胶板,尺寸可变


另一个对作品的解读途径也许是艺术家对作品的命名,《登不了的山》、《喝不了的水》、《唱不了的歌》⋯⋯对作品的命名似乎来自艺术家的直觉又像是对物件原始感知的呼唤,而《复印机是艺术家,我不是》、《电子屏幕是艺术家,我不是》又暗示了艺术家对艺术本身的解读,一种通过对艺术家身份的让位来让作品成立。展厅中间的房间显得在展览里面不是那么成立,它仅仅为艺术家过于形式主义的作品制造了一些空间体验障碍,却没有显示出艺术家主动把控空间的能力。尽管在展览的论述中“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概念反复出现,但身体穿梭于这些抽象的作品并没有关于力的体验,在这些抽象的作品中穿行,唯一让人担心的是这些“力”之间的角逐让作品最终走向另一种空间的僵尸形式主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