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自动化》
发起人:liu.dao  回复数:0   浏览数:1027   最后更新:2016/06/03 14:06:46 by liu.dao
[楼主] liu.dao 2016-06-03 14:06:46




人类一直有一种把自己陷入困境、又从困境中挣脱出来的能力。今天其中一个困境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全球机械自动化。人工智能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的?现代科技的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可以自动生成自身零件的机械… 他们让我们人类能做的越来越少。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这将会是一场灾难的开始吗?或者是一场对人类前所未有的考验?六岛画廊的画家们为此特别设计主题展览:《狂热自动化》,在对这些疑问进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独特的艺术创作。



人和自己亲手创造的工具之间的根本区别,到底是什么?创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有别于原始先祖的显著标志。然而有些人会说,影响人类社会上千年发展的应该是宗教。有些人则认为是帝国制度。但是对人类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的,其实并不是政治和宗教,而是始于一台机器——蒸汽机。是它,使人类的发展产生了不朽的飞跃。此后,人类生活和机器之间逐渐变得密不可分,并持续影响着人类的生存。随着机器制造的日益进步,人类社会也日新月异。这改变了人类过去上千年的发展进程,把我们从农场带到了都市。

未来学大师阿尔文·托夫勒将人类纪元划分成不同的“浪潮”。每一次生产力的进步,都使得之前存在的文化和社会组织方式被更新。技术创新是生产力更替的核心力量。如今我们生活在托夫勒所说的“第三次浪潮”时期,也被称之为后工业社会时期。他认为,未来我们的主要资源将会是知识。最终,他的预言变成了事实。在互联网的启示之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的“第三次浪潮” 。我们逐渐远离工业时代,这所引发的全球城市移民潮,让有些人认为城市将走向灭亡。

因为没有了大型工业和制造业提供工作机会,城市就像被遗弃的行李箱,只剩下空壳。但是现实的发展却截然相反,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遍布全球,技术的不断创新恰好促进了这一趋势。
城市中心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知识和信息,当设备尽可能近地去接收时,信息的获得、访问和产生作用变得更加容易。在这种信息处理方式下,正如机器和建筑一样,人类活动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城市成为了数据工厂,生活变得数字化。不过,整个系统运行的核心,还是我们自己。于是,知识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人口日益膨胀,也自然使它成为了最昂贵的商品。

未来的城市,明天的大都市,会是怎样的呢?早在二十世纪初,艺术家和思想家们就对科技将如何影响城市有过类似的畅想。 弗里茨·朗的《大都会》和胡·费里斯的明日之城描绘了无尽的未来城市景观。意大利和俄罗斯的未来主义者们也着迷于塑造城市环境。然而他们不仅仅对城市美学着迷,而更多关注的是由此相生的生活方式。未来主义者被充满活力、躁动和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所吸引。从享受着各种各样享乐主义恶习的超富裕阶层到破烂的下层生活,弗里茨的《大都会》展现了城市的亚文化。整个二十世纪,关于城市性还有现代性的幻想以及对它们未来形态的探索从未停止,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城市和社会形态还将持续进化。

1982年的电影《银翼杀手》或许是对未来世界最具典范性,并且最超前的描述了。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于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么?》,延续了威廉•吉布森《神经漫游者》所创造的赛博朋克这一科幻文学风格。在两个故事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处于无限膨胀状态的高科技未来城市,就像所谓的有着人工智能和赛博空间存在的“高科技低人性社会”那样。尽管在《大都会》里随处可见前赛博朋克的主题预设,但《银翼杀手》和《神经漫游者》相较之下则更接近这一风格的本质。科技是社会转型的强大催化剂。菲利普和吉布森在他们的文学中,同样呈现给了我们许多关于科技与人类关系的深远追问:人之为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科技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该怎样去爱,怎样和他人产生联系?对社会制度,以及常规社会形态瓦解的影响,也同样是他们所关注的。不过随着社会转型的稳步推进,这些曾经很超前的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来看,已经不足为奇了。

除了艾萨克·阿西莫夫,弗里茨·朗和菲利普·K·迪克这样具有前瞻性的思想者之外,机器在大多数人眼中,仅仅被视为简单的工具而已。只有他们知道,这将是另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因为他们看到的是自动化劳动力的可能性。尽管还远未到那个时候,但科技进步将达到的下一个阶段,很可能使人类和工具之间的角色调转。《黑客帝国》就是围绕这个老话题,但切中要害的例子。在工业革命之前,是没有一周四十小时工作制和最低工资的。从机器的诞生,到工厂再到电脑,这一切来自每一分生产力的提高。可我们亲手制造的机器和工具,在我们不在场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有生产力,这反而成为了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

两位来自麻省理工的经济学家,布林约尔松和安德鲁·麦卡菲详细阐释了这一思想。他们试图描绘有人类生存的“第二机械时代”。开始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第一机械时代”促进了人类和机器的合作,“第二机械时代”则将见证认知任务的自动化。在某种程度上,人类和机器是可以互换的。像销售员、收银员,和办公室职员这样最常见的工作,是很容易被机器自动化所替代的。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但如果你仔细回想科技进步的历程,就不难发现,这是极有可能成真的。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脑力劳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工业生产还是医疗诊断。但迟早无人机将负责运送快递,甚至我们的车也将能够自动驾驶。完全自动化的生产是未来主义者和科幻小说家最爱的基本设置。在辛苦工作的场景中,他们想象着闲适的生活和充分的个人自由。不过在这样高度智能化的生活出现之后,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问题:那时的我们,又该做什么呢?

日期:2016年6月1日至2016年9月23
策展人:Jackson McHugh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Ryan Nimmo
艺术指导:Thomas Charvériat
研究: Charlie Caplan, Michael Sedbon, 金云, 宋堇萱, 汤大师 & 贺大师
协调:杨倩菁 & 张莹
地点:六岛主空间, 上海莫干山路50号6号楼2楼
艺术家:六岛艺术团体
链接:http://island6.org/FanaticAutomatic_info.html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