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诗人——七问艺术家梁半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979   最后更新:2016/05/19 22:07:08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6-05-19 22:07:08

来源:泰康空间


《深海恐惧症》,作品截屏




\ 苹果诗人

——七艺术家梁半 \

日光亭项目“梁半:轻微脑震荡”展览现场



  • 手机/手机屏幕是这个展览的主角,能否请你谈一下围绕手机来进行这一系列创作的理由或机缘?


我更愿意称这些“主角”为作品,而不是录像艺术或者手机触屏录像。明确的是我不会强调媒介的特殊性。电脑,手机,APP,VR等都是这个时代伟大的工具,谁都可以用。这些作品一方面是我个人的生活遭遇,另一方面是围绕着我感兴趣的历史或者政治话题而展开。


  • 手机在你的这些创作中大致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是道具?工具?还是媒介?载体?

是一个让我有更多选择的工具,但本质上工作的性质是没有变的。我是用手机镜头记录操作另一部手机的行为以及行为所产生的图像变化。这个工作方式跟拿DV去记录街头行为艺术,本质上是一样。比如你画一张画,你要考虑虚与实。做一个雕塑要么加东西要么减东西。基本的程序和构架摆在那,实践的过程就是在相应的系统里做相应的选择。




展览现场



  • 我注意到你的作品标题大多诙谐,完整,有些甚至类似俳句或小品,请谈谈你如何决定作品标题,以及这些标题在作品呈现中所扮演的角色?


去除美学,提炼诗学。你可以看到《FUCK》,《深海恐惧症》,《我们整夜不睡  为了成为彼此的幸运儿》这样具有政治性又拟人化的,情绪反差非常大的题目。你也会看到《一个没有见过大海的诗人写了一篇关于大海的小说》,《朋友圈急流》等跟自然相关,写实明确的题目。这些题目要么严格模拟了现实,要么就是对于不在场的想象。


  • 这次展览的作品时长都比较短,视角也比较有限和日常,你是在有意凸显这种“日常性”吗?背后的考虑又是怎样的?


凸显自主性,主动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去表述清楚一件事。长篇大论的叙事对我来说很艰难。当然,写小说例外。作品形成背后肯定是经过安排的,是有意识地选择与主体形成连接。作品里会出现自然景观,白领办公室,甚至把霍克尼的作品当成背景,这时,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细节是围绕着具体的人和事展开的。比如《FUCK》那件作品,是在一个白领办公室拍的,视频里出现了美国国旗,凌乱的书堆上一本英国作家哈耶克写的《通往奴役之路》,一张美国艺术家可海恩德·维利画的黑人同志肖像,以及一把木吉他。这些具备文艺青年品质的物品表明,这里的主人是一个热爱生活,具有民主意识的狂热分子。尽管所有物品都只呈现了它们的局部,但它们很自然地呼应着手机里关于政治挑衅的内容。再比如那件《殉情沉船滩》,其实是来源于我生活中一个非常糟糕的梦境。有一天傍晚,我梦见走过一条漫长的石阶,但周围只有凶猛的海浪声,像猛兽一样要一口吃掉我,我被恐怖的氛围惊醒了。我赶紧看地图,发现梦里所说的地方叫Wreck Beach。这个贵为加拿大最大的天体海滩有树林做屏障,相当隐秘,初去的人不太容易找到。即使找到入口,还得通过一条漫长的石阶,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于是,我找了一张Wreck Beach日落的图片,把这张太阳处于画面之外的图片放到手机里,让手机调整屏幕亮度的功能键扮演图片中“不在场”的太阳,我则自由控制“太阳”变暗的速度。这一切,像一首挽歌,缓慢与世界告别。

《虚拟现实》,作品截图

《我们整夜不睡  为了成为彼此的幸运儿》,作品截图



  • 关于这种日常性,这种现实,你选择了用手机这个建立虚拟连接的工具来处理,背后有什么想法吗?


有人说这是MP3之后的美学,我看了一下MP3和智能手机的发明时间都是在2000年左右。那年我也拥有了全球第一款翻盖智能手机。因此,建立这种日常性的虚拟连接是很自然的过程,当你产生灵感时,你会感觉到很激动。有时一个想法停留在脑海中一年后,你还是不明白这个想法为什么挥之不去。这时,我就会顺着这些想法寻找表达它们的路径,直到我真正地明白这些想法是如何成立的。好比《日落-日出》这件作品,缘起于当时的异国恋时光。每天中国这边日落,那边则是日出,每当日落时我都会跟对方说早安。于是我固定手机拍一张日落的照片,当现实的太阳落到另一边后,手机里的太阳则缓慢与背景形成对比,逐渐清晰明亮起来。手机会定格此时的瞬间,但却也留不住时光。所以,这件作品的动机是当时对于爱情的思念。


  • 我感觉这次展出的作品有比较强的即兴色彩,是否能请你介绍下作品的拍摄过程?从有想法,到取材、拍摄、剪辑,大概会耗时多久?这里面时间的分配又是怎样的?你的“即兴发挥”同控制与编排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我工作的结果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喜剧并悲伤着。


  • “大海”在你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能否谈谈?


有野心的政治家把大海当成战场,难民通过它漂流到安全的岛屿,古代商人把大海变成海上丝绸之路,远方的情人用大海来表达思念,墨西哥人则把大海当成私家游泳池……所以,从古至今大海都是一种媒介,它让我看到一种普世的平等与包容,没有人能征服它。但大海的温柔让人心甘情愿与它赤裸相见。



*视频来自艺术眼


\ 日光亭项目 \

始于2012年的“日光亭”项目以泰康空间二层展厅为场地,旨在为艺术家实现具有整体性和实验性的个人项目提供更加灵活机动的平台。2016年“日光亭”项目重启,一方面延续了对不同项目方案的差异性的尊重和开放的思路,另一方面则尝试以最大限度保留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在因地制宜时所带入的不确定感和连续性的结合,通过呈现艺术实验的复杂性以打开多样视界与丰富讨论。


艺术家、策展人均可通过以下方式投递展览方案至泰康空间:

邮寄: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红一号院艺术区B2 泰康空间
邮件:info@taikangspace.c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