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伯格在隐居地:蒂尔达·斯文顿纪录片中的《昆西四季》
发起人:宁静海  回复数:0   浏览数:4498   最后更新:2016/05/15 18:14:48 by 宁静海
[楼主] 宁静海 2016-05-15 18:14:48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赵文睿


约翰·伯格(John Berger),作家、画家、艺术批评家,被誉为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在上世纪70年代以一部《观看之道》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西方美学的认知,这之后便隐居法国南部小镇昆西长达40余年。作为伯格的多年好友,又与他同一天生日的英国演员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以一种亲近、随意的方式完成了纪录这位特立独行的学者和作家的任务。


电影《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幅肖像》(The Seasons inQuincy:Four Portraits of John Berger)于今年2月13日在第66届柏林电影节上首映。年届90的约翰·伯格是当代英国最负盛名的艺术批评家和作家之一。



《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幅肖像》预告片


伯格自1973年起一直居住在法国阿尔卑斯山脚一个名为昆西的小村庄,这也是电影《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幅肖像》的拍摄地。电影由4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纪录短片组成:《聆听之道》(Ways of Listening)《春》(Spring)《政治之歌》(A Song for Politics)和《收获》(Harvest)。它们分别由英国演员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英国影视文化学者柯林·麦凯布(Colin MacCabe),以及克里斯托弗·罗斯(Christoph Roth)和巴泰克·茲耶多斯(Bartek Dziadosz)执导。这4部短片每部都摄制于一个不同的季节,由冬日起始至秋天结束;每部短片也各自关注伯格生活中的一个方面。




《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幅肖像》剧照


影片借自然为隐喻,向观众揭示——对伯格而言,创作即是存在,正如世间万物的生生不息。将伯格的人生置于大自然的轮回之中,《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幅肖像》通过亲密的视角向观众展示这位长者不同寻常的生活和创作姿态,近距离从不同侧面生动描摹出他的一幅幅肖像。


颠覆观看之道


《观看之道》是1972年BBC出品的系列电影,包含四个章节,每部分时长30分钟,由作家约翰·伯格和出品人迈克·迪波(Michael Dibb)制作。伯格在影片中的台词被制作成了同名书籍。这个电影系列和丛书通过质疑视觉图像背后隐藏的艺术形态问题,批判传统西方文化和美学。


1972年之前,英国艺术评论家的经典形象是如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这样的翩翩绅士,在英国乡间的庄园里对西方的古典大师的作品评头论足,语气间不时流露出几分高贵与傲慢。那时英国艺术界所关注的是作品的风格、技法、真伪,并判断其出自何人之手。没有人在乎艺术和普通民众的关联。然而在BBC于1972年播出的名为《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的系列纪录片中,一个头发蓬乱眼神尖锐的男子却声称油画是对社会地位的宣扬,风景画是为地主而作,男人画女人不过是因为他们爱看她们的肉体。他走进伦敦国家美术馆,用刀划开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画像;他将流行广告和古典油画呈现在一起。这是第一次有人将阶级、性别和种族问题引入了艺术,第一次有人宣告艺术不仅仅是精英阶层的消遣,也同样与大众的价值观相适宜。他就是约翰·伯格,他的言论整整改变了一代人观看艺术的方式。


隐居昆西


1973年,即在伯格颠覆性的纪录片《观看之道》播出一年后,这个地道的伦敦人决定离开伦敦的喧嚣,定居在法国萨瓦省一个名为昆西的仅有800人口的小村庄,这一住就是四十多年。伯格出走的原因是因为他意识到养育了人类文明数千年的自给农业即将在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进程中走向灭亡。于是他决定用他的余生来见证这份逝去。其后的二十余年,他不断观察、体验、感悟农民的生活。他在农田的劳作也凝结成了文字创作,这就是被誉为“阿尔卑斯山三部曲”的《不劳而获》(Into Their Labours)。


农民们终其一身完全致力于生存,他们是真正的“幸存者”


他抱着与这些幸存者们休戚与共的信念写下这本书,因为“他所有的知识皆由这些男男女女们传授”。伯格的人生哲学即扎根于这这份平实、这份坚韧、这份与大地的亲密、这份对创造的信念。若伯格的《观看之道》改变了人们观看艺术的方式,那么他的《不劳而获》则改变了人们观看农民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方式。

伯格与斯文顿在工作室

伯格昆西果园里的山莓和画像


电影《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幅肖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物传记片。伯格明确表示不希望这部电影成为他成就的编年史。因而电影关注的乃其人本身。它并不强调伯格生命里的重大事件,也不刻意追求叙述结构,而是通过伯格和亲朋好友的对话,以散文诗般,一字一句、一笔一划描摹出这位智者的人性。影片不仅给予了观众了解伯格的契机,也在提醒人们观看自然应有的方式。


聆听之道


伯格为斯文顿作画


电影由篇章《聆听之道》开始。短片的题目显然借鉴了伯格那影响深远的纪录片。然而如伯格在片中所言,“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讲述者,是因为我倾听”。在银装素裹的昆西冬日,蒂尔达·斯文顿踏雪来拜访伯格。二人结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遂成莫逆之交。短片围绕着斯文顿和伯格的对话展开。


约翰·伯格与蒂尔达·斯文顿


斯文顿和伯格都出生在伦敦,都生于11月5日,一个在1926年,一个在1960年。二人都有一个有着参军经历的父亲,伯格的父亲参与了一战,斯文顿的父亲参与了二战。对于斯文顿而言,伯格也是一个父亲一样的人物。以冬季作为开篇不免有些沉重和苍凉,而二者的对话也主要关乎回忆和逝去的年华,但却让伯格这个白发蔼蔼老者的形象显得分外诚实。斯文顿和伯格相差34岁,却有如此相似的背景和经历,也不免让人在直视伯格老去的形象之时思考冬日这个作为一年结束和另一年伊始季节的隐喻。



摄制组在伯格的昆西农场录制动物的声音

装扮成狒狒的演员手捧伯格的著作《为何凝视动物》


在《春》(Spring)中,伯格探讨了人与动物的关系。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意味着新生,但这部短片却探讨了疏离和死亡。伯格在随笔《为何凝视动物》(Why Look at Animals?)中写道,人类作为物种的孤独需依赖动物的陪伴。但在现代社会,人与动物逐渐远离,动物进入屠宰场,关进动物园。动物和人曾是互相观看的关系,而如今只能被人类观看。而对动物的边缘化和对农民的边缘化相伴相随。


政治之歌

《政治之歌》篇章静帧


《政治之歌》(A Song for Politics)也许是影片中最不具诗性的片段了。如火的夏天一群左翼的年轻人来到伯格的住所和他探讨当下的政治局势,中间穿插着旧时农民劳作的影像和革命歌曲,也是伯格六七十年代激进政治主张的炙热回响。


收获


斯文顿的双胞胎儿女在昆西

伯格的儿子伊夫在工作室


在《收获》(Harvest)中,斯文顿带着自己的孩子再次拜访伯格。伯格的儿子伊夫也居住在昆西,作画、放牧、耕种。从冬日到秋日,从荒芜当丰收,从父亲到子女,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孩子关乎延续”,伯格说。不避讳衰老和死亡,对于伯格老去的过程本身似乎也是一种创造,因为它代表了对下一代的抚育和他们的成长。正如伯格在《不劳而获》中写道,“农民的理想扎根在过去,但他们的义务却在未来”。


这些年来促使我写作的是这样一种感觉:有些东西必须被言说。如果我不去写,那么它们可能永远也不被讲述。


电影《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幅肖像》通过四部短片所描绘的伯格的肖像远不止四幅:倾听的朋友、慈爱的父亲、辛勤的耕作者、激进的政治分子、睿智的思考者等等。然而让人感受最深的也许是他对物、人及自然的感知和忠诚,而自然的韵律也也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伯格无法参与电影的首映,于是斯文顿在首映礼上朗读了伯格的随笔《自画像》。伯格写道:“我从事写作已有80余年······,这些年来促使我写作的是这样一种感觉:有些东西必须被言说。如果我不去写,那么它们可能永远也不被讲述”。


农民和作家,耕种和写作,自然和人生仿佛他生命中两条交织的平行线。他只视自己为一个临时的介入者,然而他的介入却永远改变了我们观看的方式,无论是观看艺术,耕种者还是我们所处的环境。他的创作也将成为他永恒的存在。(撰文/赵文睿 编辑/蒋立言)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