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 SEA:听话的记者有饭吃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1   浏览数:1229   最后更新:2016/05/14 13:06:40 by guest
[楼主] 点蚊香 2016-05-13 21:10:04

来源:Hi艺术 文:杨天帅


干了好些年头艺术记者,自然了解艺术记者的工作价值──这里所指不是自身工作价值,而是业界看你的工作价值,比如说,展览宣传工具、抬高画家身价的工具,诸如此类。

当然在许多行业,记者都会被工具化。比如你会看到一些饮食记者,虽自称“记者”,但其实只懂得替食店写推销文章;你又会看到一些财经杂志,虽自称“杂志”,但其实只懂向有钱人“擦鞋”,这些都是见惯见熟的。其中原因讲来讲去都是利益。记者考虑到个人利益(若报道某画廊负面新闻,画廊就不会再与你合作)、传媒机构利益(画廊不会买广告),以至整个业界利益(艺术界撕裂,大家都输,是时候不要搞出那么多事),所以选择听话。听话的记者才有饭吃,是为艺术界的潜规则。
我曾经以为,报道社会参与式艺术(Socially Engaged Art,SEA)是个例外。既然SEA常以“打倒资本主义”挂帅,那么利益什么的,大概无须关心太多吧,按传媒原则报道就好,我想。却不然。

为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理解记者/传媒,在SEA中的独特角色。有别于主流艺术界,SEA对社会的介入,决定了它不可自绝于大众。欲与大众连接,记者与传媒就变得十分关键。

让我们以一个老套到核爆的SEA形式为例:某艺术家发起一个摄影艺术项目,让一群基层妇女执起相机,诉说她们的故事。
对许多画廊而言,办一个展览,无人看其实无所谓,只要藏家会看会买就好。就算是中环那些画廊,平日也常常录得个位参观人数,but who cares?人多反而麻烦。SEA项目可不同,妇女讲的故事需要听众。如果你希望展览令更多人知道基层妇女的苦,而这个展览只有10个人看,那就是失败。

怎样才能增加观众呢?你需要传媒,你需要记者。
很多时候,记者不仅会介绍展览,还会与妇女进行访问。透过访问,妇女把她们的心声与经历传达给读者。归根结底,展览目的是什么?正是让妇女讲她们的故事,记者直接就把这目的达到了。这又是传媒在SEA的另一功能:直接把项目想要传达的声音,映入读者眼帘。若记者能力佳,报道质素高,新闻故事的内容往往还会溢出展览本身,进而扩阔展览价值。
再进一步:新闻出街后,社会讨论开始形成,公众开始关注基层妇女承受的苦。于是舆论的“防御力”与“攻击力”,便见成形。所谓防御力,即透过公众视线,传媒监察,避免基层妇女受到更大的不公平对待;攻击力,即逼使社会,特别是政府与掌权者,正视基层妇女面对的结构性压迫,进而推动政策改变。

概括来说,在SEA中,记者肩负起连接inner public(内公众,包括项目核心成员、技术人员、艺术工作者等)与outer public(外公众,观赏者、读者等)的使命。因此不难理解,为何许多SEA艺术家会把记者视为其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当他的目标是介入社会,那又怎可没有扬声筒呢?

于是问题就来了。一如艺术家,记者作为一种专业,也有其使命、技术、逻辑、专业守则(code of ethics)……而这些考虑,与艺术家往往南辕北辙。艺术家认为值得关注的社会议题,记者可能觉得缺时效性;记者嗅到具新闻价值的重点,艺术家又会觉得太哗众取宠,无数矛盾因此而生。比如说,立法会选举在即,谁有空理你什么基层妇女摄影展呢?完全没有报道的兴趣。好吧,难得找到一个经历坎坷的参加者,想必她的故事可以令读者动容,不如为她做个专访好了……又轮到艺术家说,参加者这么多,仅以一人作焦点,其他人会不开心……

双方都合理,但双方都无法满足对方要求。我已经听过无数次艺术家这样批评传媒:“只懂讨好读者”、“对弱势社群冷漠”、“市场化”、“哗众取宠”。同时间,许多记者也嘲讽艺术家“离地”、“自我中心”、“自以为是”、“与时代脱节”。最恶劣的情况是,艺术家试图干预/纠正记者报道方向,被记者斥之为“新闻审查”。

于是,自然而然地,SEA艺术家便与听话的、愿意遵从其意志写稿的记者,愈走愈近。人脉作为传媒工作重要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成为听话记者的甜头。反之总是“生事”的、有自己一套想法的记者,则渐被淘汰。

传媒当然不会想见到这现象。其实就连 SEA艺术家本身,恐怕都不会希望世界只剩下对他们唯命是从的记者。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我们需要对“记者”这个身份重新下定义。下次让我谈谈这方面的想法。
[沙发:1楼] guest 2016-05-14 13:06:40
好,接着写,有机会能在国外发表将更好。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