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彧君:“白色”是中性、具体的,但又充满模糊性和可能性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335   最后更新:2016/05/03 21:48:49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6-05-03 21:48:49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顾盼


陈彧凡(左)、陈彧君(右)在“白色”展览现场

陈彧凡、陈彧君的展览“白色”现场

  近日,艺术家兄弟陈彧凡、陈彧君的展览“白色”正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香港空间举办。顾名思义,展览中的四组装置、绘画作品都以白色为主要色调,“白色因为是中性色,虽然能让人想到具体的物件,但没有一种很明显的倾向性,而是有一种模糊性,同时又有很大的可能性在里边”,弟弟陈彧君在接受专访时说。兄弟两人共同创作的新作《借地》由一块阿拉伯风格的手工地毯和一位白裤白鞋的神秘男子站在地毯中央的灯箱构成,这也是第一次有人物形象出现在两人的作品中,“我们希望有跟现实关系更紧密的作品,甚至作品就是一个实体的东西,能像一个窗口,把整个展览的氛围推到另外一个现实的情景里去。在人物的造型上,因为他没有露出脸和手,人物身份看上去也不确定,你不知道是谁,是什么样的身份,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香港这座移民城市的身份问题,是《借地》想要探讨的话题。

  出生于福建莆田的兄弟俩相差3岁,虽然并非出身于艺术世家,但得益于开明的父亲,两人纷纷走上了学艺、从艺之路,也曾历经艰难困苦,但在坚持到底后终于苦尽甘来,两人的创作开始备受关注与肯定。“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经历还是蛮重要的”陈彧君在回忆过往时感叹,“我们哥俩一起在杭州的时候租了一个房间,可以画画,可以住,后来为了养活自己,还办了一个班教学生。晚上有空我们就画画,两个人窝在一个房间里,他画他的,我画我的。在这样的环境里熬了好几年,我们兄弟俩形成一个默契,所以后来就有了我们两个人的合作。”陈彧君用“顺其自然”来形容两个人的合作契机。


《借地》局部

《借地》局部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上有一件作品是你们兄弟俩一起合作的《借地》,和之前两位共同创作的《木兰溪》相比,这次合作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陈彧君:在香港的展览中我们也是希望跟香港这个很特殊的一个地方有关联,在这个作品的视觉呈现上,我们最后选择的地毯,影像里人的图像、服装、鞋,都跟香港这个城市是有关系的。

  因为对于香港,我们最大的印象可能是很多东西都是舶来的,有世界各地的人汇集在这里,所以我们当时选择地毯的时候也选了有阿拉伯风格的一个毯子,一看就是舶来文化的东西。

  在灯箱作品里人物的造型上,我们选择的也是一个身份上有一定模糊性的人,因为他没有露出脸和手,从服装上看他穿着白西装、白皮鞋,人物身份看上去不确定,你不知道是谁,是什么样的身份,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身份问题是我们兄弟俩之前的合作《木兰溪》里会涉及到的一个问题,之前比较少出现人物的形象,这是第一次我们的作品里出现人物的形象。

雅昌艺术网:《借地》这件作品是如何诞生的?创作了多久?

陈彧君:去年跟策展人崔灿灿谈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中间也做了好几个方案,这个作品最后出来有几个,一是我们希望跟香港这个地方有关系;二是我们希望整个展览里有一件作品跟我们的现实关系会密切一点,因为我和彧凡的作品都有点抽象感,会探讨空间,但毕竟是绘画,有一种虚拟的感觉,我们希望有跟现实关系更紧密的作品,甚至作品就是一个实体的东西,能像一个窗口,把整个展览的氛围推到另外一个现实的情景里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俩就开始探讨这个实物是一个家具还是一个其他的东西?一开始讨论做一个家具,因为我的空间绘画里也经常会出现家具,后来觉得家具有时候太具体了,我们需要更有一点想象空间,甚至可能更有氛围感的东西。最后考虑到地毯,这既是展览构架里一件看上去比较软性的东西,但也很有氛围感,所以就开始延伸出这么一个想法出来。

雅昌艺术网:这块地毯是在香港找到的吗?

陈彧君:没有,是国内订的手工地毯。图案看着像阿拉伯地毯,手工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完成的,因为是手工的,做一个毯子需要二十几个月左右。我们一开始也想用自己设计图案,但我们的图案可能还是会偏简单一点,因为彧凡的白色系列作品里也有一个图案,是藏传佛教中一个图案的变形。我们当时选的时候觉得展览中作品跟作品之间还是有一种关联性,需要有一种宗教性在里边。然后我们不希望是一个很艺术家想法的图案,而是从现实生活或者是其他文化里来的,所以后来我们就选了很多,最后选了这个觉得还不错。

雅昌艺术网:有点像一个现成品,灯箱里的影像呢?

陈彧君:希望灯箱里的照片有点像电影截屏,有故事、有叙事、有情节,灯箱好像是其中的一个小单元,把大家的视野或者是整个的关注度引到另外一个世界、情景、氛围里边去。

雅昌艺术网:你们两位一起创作的时候会有明确的分工吗,谁会做概念,什么方面这些会有吗?

陈彧君:我们不会这样做,因为我们之前在合作《木兰溪》的时候,一开始我们工作室在一块,在同一个地方就开始聊。有时候是先开始做,他做他的,我做我的,然后比较明显的时候另一个想法进来,再丰满一点。所以我们会先讨论一个大的构架,究竟要做什么东西,之后大家分头去找,比如说图案,什么样的图案,什么样质感的东西?我们就开始交流,最后包括影像要拍成什么样子的感觉,要不要手,要不要露脸,要不要什么东西,我们是在一个商讨的状态,最后还是要服从我们究竟要什么东西,再来把大家的想法取舍。


陈彧君 《临时家庭 No. 14150522》2015 布面丙烯

大: 220x450cm (220x150cmx3幅) 小: 40 x 30cm

雅昌艺术网:展览中有一件您个人创作的《临时家庭》

陈彧君:这是2014年-15年间创作的一个作品,也是我个人创作里边时间跨度比较久的一件。另外这个作品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我在创作的时候并不知道要做这个展览。这个系列我现在很少做了,本来是为了2015年美国一个展览创作的,后来因为尺寸太大,没有带过去。我们最近跟策展人聊香港这个展览的主题是白色的时候,突然间脑子里出现了这幅作品,因为作品描绘的空间里挂的一幅小作品是白色的,和展览有一种配合度。这幅画不像以前的作品会描绘一个很具体的东西,那个小画当时的构架是模糊、不确定的,其实也在表现我当时的一个状态:我做这个系列已经做了比较久了,本身没有那种紧迫感,一定要做成什么样子。所以我这件作品的时间跨度比较久,从14年开始慢慢做到15年之后结束。

雅昌艺术网:这个展览为什么取名“白色”?和陈彧凡的上一个展览“白色之上,黑色之下”有关系吗?

陈彧君:是策展人崔灿灿从我们两个人身上综合的东西。我觉得和我哥的创作肯定有关系,他创作的东西很多是单色的,白色或者是黑色,而且以白色为主。

  除此之外,白色因为是中性色,其实没有一种很明显的倾向性,跟我们整个《木兰溪》里关于身份的问题一样,有一种模糊性在里边。看上去是一个白的,很具体的,但其实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性,同时又有很大可能性在里边,当时觉得这个主题蛮有意思的。白色会让人觉得是一个很具体的某种东西,比如白色的衣服、白色的裤子,我哥的作品是有点像物体一样的东西,我用白色构建的一个房间也是很具体的,但是要营造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关于身份的问题,或者是社会的一个探讨。觉得“白色”这个主题还是有一种包容性在里边,又很具体。

雅昌艺术网:这次讨论身份也是有点像《木兰溪》是你们的故乡,这次是一个对其他城市的身份思考?

陈彧君:对,就像这个装置作品名叫《借地》。我们在香港这个地方铺上了我们的地毯,占用了画廊空间作为一个临时舞台,我们在这里表演,但是大家看不到我们脸部的表情,看不到我们皮肤的颜色,大家会考虑说这个东西为什么这样?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在这里?他们在干什么?

雅昌艺术网:观众可以走上地毯吗?

陈彧君:没有,但我们允许坐,其实还是营造一种仪式感在里边。当然因为是一个实体的东西,所以大家会想到这个空间像客厅,而我是希望他在这个空间里有一种隐私感,对着那个灯箱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一种类似宗教的氛围。所以会保持一点点的距离感,而不是大家可以在上面踩。坐下来的时候,人的状态也会停下来,沉浸下来。


陈彧凡、陈彧君的展览“白色”现场

陈彧凡、陈彧君的展览“白色”现场,近景作品为陈彧凡的日常行为

雅昌艺术网:陈彧凡的《日常行为》是怎样创作的?

陈彧君:创作的时候在布面上先用丙烯刷了几十遍,构成一个自然的厚度,生成一种像陶瓷一样的东西,然后在这个上面再破坏,破坏以后重新再刷。最后会有一点痕迹留在里面,而且那个痕迹也不是很强调图案化的东西。因为这个时间跨度也很久,一个是时间的关系;第二个是最后形成一个个彼此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最后用有机玻璃把画面全部密封了,把时间感固定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边。彧凡觉得这组绘画的概念跟他日常生活一样,会记录很多琐碎的感受、时间,还有在特定空间里面的一种思考,都密封在这么一个个小的绘画里边,带有一点点行为性。


陈彧凡 《衍生物-白》2015 综合技法: 布面丙烯+木 100x100x20cm

陈彧凡 《衍生物-白》

《衍生物-白》局部

雅昌艺术网:《衍生物》底下是木头?

陈彧君:这个作品有针对绘画这个问题做一个探讨,我们一般看绘画都是看平面,而且是从正面看其平面,通过平面的虚拟图像或者是痕迹来感受内容。我哥想改变这种方式,因为画框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看方式,所以在做这个画框的时候首先是变形,其次还做出质感。一般框架后面就是一个木头,方方正正,但是他用不同的木头拼出一个形状出来。我们正面看的时候是正常的,好像有点变形,但是侧面的时候发现这个框很有特点,变成一个雕塑一样立体的东西,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雅昌艺术网:等于从一个平面的想要探讨一下关于在空间里的一个东西。

陈彧君:他想用绘画的方式,用的都是布面丙烯的绘画材料,通过丙烯材料一层一层叠加,叠几十遍以后变成一个物体。

  另外把平面的概念也跨了,因为通过侧面的变形加厚,还有材料的介入,其实有点像装置或者是雕塑,但是他又遵循着绘画的方式,一遍一遍很认真地刷,看上去是传统工艺的方法,但是最后大家观看的时候是一个整体感,因为里面没有什么很具体的内容,有一些痕迹。还有对于整体就是空间上的一种视觉效果。所以他有点想通过很传统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引申出一个新的物体,所以叫衍生物。里面有一些细节,每个作品间会有一些关联性,比如说作品的状态,最后都融合在其中,变成一个新的物体或者是一个新的思想,这是衍生物的概念。

雅昌艺术网:你们两位在共同创作时更多探讨的是身份问题,那么两人分开创作时各自会关注什么方面?

陈彧君:各自的话其实也有一定的类似性,可能我个人会更强调空间的概念,因为这个空间的概念其实是蛮复杂的。比如我们的记忆,我们在特定的空间、在某一个时间点总是会形成一个记忆,所以空间跟时间是有关联的;

  其次跟具体的一个经历也有关联,比如说想到一个河流,这个河流是哪里的河流?表现着一个什么样的情绪?这个情绪背后人的状态是什么样子?我总是借助一个空间,像一个模具一样,去呈现或者表达我个人的一种经历、对一些事情的想象,或者是喜好的东西。

  我哥的作品中也会有在空间上延展的东西,可能更偏重于时间性,因为他的绘画方式有一种重复性。重复的过程中去呈现他个人对时间、对很多东西的理解,并入到一个时间的概念和积累中去。同一个想法或者是同一个创作思路,当你做一个月、两个月看上去很简单的工作的时候,其实里面有一种微妙的变化,是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开始从一种复数慢慢变成一个新的东西。当然背后思考的东西跟他自己的经历、思考、信仰都有关系。我们现在谈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出口会不太一样,他会偏重于时间性上的东西。


陈彧凡、陈彧君的展览“白色”现场

雅昌艺术网:这一次为了香港的展览,之前有特地来香港考察吗?

陈彧君:从这个画廊空间第一个展览开幕就过来看了现场,大概了解这个空间。中间的探讨也拿了平面图,最近香港巴塞尔期间,我特地过来看了一下现场的感觉,我们希望在两人的作品在一个空间里应该是非常整体的,否则就会变成一种拼凑感,因为毕竟有两个人的作品在里面,所以希望所有的作品放在那里很自然,他们之间形成一个协调的关系,这是我们要的,而且跟整个空间的感觉比较配合。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中的作品也是有各种不同的材料构成,有地毯、灯箱,这些材料都是怎么选择的?陈彧凡曾经在一次访问中说他对于材料的选择是随机的。

陈彧君:如果去我哥的工作室看,还是有特定的一些材料,比如说木头、铁,但没有不锈钢,还是偏生活化的东西。我个人对材料也是希望不要去营造一个特别新奇的东西,希望是生活周边可以看到的、没有距离感的材料。我自身的创作虽然不是那么直接去描绘自己的生活,但是所有的感受也都来自生活,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我也希望不会有突兀感或是陌生感的材料。

雅昌艺术网:这个跟你们在美院学习时所受到的影响有关吗?

陈彧君:当然有关系,因为我学的是综合艺术,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很早的就会去介入材料的应用和选择。有时候看见任何一个东西总会想这个东西有没有一种可能性?对我来说,生活里边所有的材料都有可能变成绘画或者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媒介,就是看你怎么应用,怎么消化这些东西。

  (文中图片均由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提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