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2016届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入围艺术家联展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3   浏览数:1450   最后更新:2016/03/26 17:23:59 by 艺术艺术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6-03-25 21:16:12

来源:艺术眼


展览日期:2016.03.19 至 2016.04.28

主办单位:艺术8

展览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原中法大学)

策 展 人:何桂彦

艺 术 家:蔡磊 耿雪 王戈



2016届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入围艺术家联展开幕式暨颁奖典礼将于2016年3月19日在艺术8举办,并于开幕式当天公布最终获奖艺术家,获奖艺术家将赴法国驻地,更有机会和法国顶尖画廊、美术馆、艺术家、评论家交流。本次展览由策展人何桂彦策划,三位入围的青年艺术家蔡磊、耿雪、王戈共同参与。此次展览旨在呈现入围三位青年艺术家的近期作品与各自不同的创作特质。展览现场为艺术家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展示空间,三位艺术家会展示他们通过运用不同的媒介和途径表达各自多元创作的作品。

※策展人的话

在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条相对隐蔽的线索是围绕“青年现象”展开的。因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重要的创作现象、艺术思潮、美术运动均与年轻艺术家的推动息息相关,1985至1989年是高峰期。虽然说2000年前后,中国当代艺术的线性发展轨迹趋于式微,但年轻艺术家仍然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方向最为有力的推动者。这些1980年代、1990年代初出生的艺术家,与他们上一代比较起来,显著的特点在于他们的创作手法、使用的媒介更为多元,最为重要的是,无须陷入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意义生效所秉承的二元对立的话语逻辑,譬如民间vs.官方、前卫vs.学院、现代vs.传统,也包括1990年代所遵从的本土化vs.全球化、东方vs.西方、文化保守主义vs.后殖民等话语方式。故此,他们的创作没有预设的“假想敌”,相反,率性自由,追求差异,当然,在强调个人化的同时,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参加本次展览的三位艺术家正是这个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

蔡磊是一位十分重视形式表达的艺术家,其作品有着浓郁的构成主义特点。然而,在作为表象的形式背后,对所谓“有意味的形式”似乎并不是艺术家真正的追求。虽然作品的语汇仍具有现代主义的特征,但内部的形式并不是自律的、静态的、封闭的,反而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稳定感。同时,对材料“物性”的强调使作品具有雕塑化的特点,但置身于墙面的展示方式,又使其分享属于架上绘画的观看经验。从这个角度讲,蔡磊的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介于雕塑与装置之间,在形式建构的过程中则隐含着解构的力量。

耿雪对瓷的着迷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艺术家一方面致力于对瓷这种传统的视觉语汇进行重新的编码,另一方面,力图在神话故事、古典的志怪小说,以及作品的叙述方式上寻找突破口。《海公子》与其说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毋宁说呈现的是关于欲望、仇恨、报复的一种想象,其神秘、梦幻、超现实的特点,赋予了东方美学一种另类气质。在《米开朗基罗的情诗》中,同样是基于想象,同样是关于爱情的叙述,但作品中对视觉、听觉、情诗中的文本表达、影像语言、雕塑化的身体体验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地体现了艺术家驾驭语言的综合能力。

王戈的作品有着丰富的形态,题材也十分广泛。置身于全球化语境中的后工业时代,王戈对当代人的生存境遇,以及景观时代带给人的“物化”尤为关注。不管是对外部城市文化空间,还是对私密化的个人生活环境,不管是对图像的泛滥,还是现代性所带来的文化与生活的同质化,王戈都试图以个人的方式去揭示隐藏在现代性背后的权力话语,力图以解构的方式,去消解“图像”所形成的新的霸权,由“图像”所带给人们的视觉控制。

本次展览的举办得益于“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奖”的大力支持。至2012年成立以来,她们始终致力于奖掖那些具有艺术才华,富有艺术理想的中国青年艺术家;致力于在中国与法国之间搭建一个文化与艺术交流的桥梁,让两国的年轻艺术家能自由的交流,共同成长。为了体现该奖项的学术性,本次展览邀请了由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艺术资助人、美术馆馆长组成的专家团队进行艺术家的提名与遴选工作,2016年,蔡磊、耿雪、王戈脱颖而出,进入入围阶段。最终摘得桂冠的一位艺术家将于本次展览开幕之际公布。最后,希望“艺术8青年艺术奖”能持续而深入地举办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参与其中。





王戈:泳池管理




王戈:连续的房间



[沙发:1楼] 艺术眼artspy 2016-03-25 21:29:18

王戈:回收的形式











蔡磊:毛坯房











蔡磊:模棱

















[板凳:2楼] 艺术眼artspy 2016-03-25 21:39:02





































[地板:3楼] 艺术艺术 2016-03-26 17:23:59
艺术新锐 ▏范志强:创作灵感源于个人成长经历

范志强个人主页:http://iyishu.com/253697
姓名:范志强
出生年月:1989.10.26
教育经历: 2009-2013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综合绘画系 本科
2015-今 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 硕士
在中国最偏远的美术馆工作过,给别人做展览。
iYISHU:你最早接触的一幅艺术作品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影响?
范志强:第一幅的话,过去这么多年真的想不起来了,但是印象深刻的是达芬奇的作品,因为当时在为了艺考集训,训练的都是很传统的形式,画的像达芬奇的素描那么科学严谨是我们考上好学校的灯塔。
iYISHU: 目前你正在进行创作的作品内容是?
范志强:最近几个月在画一些小速写,材料比较宽泛,有水彩、圆珠笔、墨等等,都不是很正式的创作,主要是为了大量的新鲜来刺激自己。
iYISHU:你最喜欢的绘画工具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特殊材料?
范志强:因为猎奇心理作祟,我最喜欢观看的作品都是比较新奇比较特殊的材料的作品,但是自己创作的话,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都是比较传统一些的。
iYISHU:你艺术创作的灵感来自哪些,随便谈谈?
范志强:创作的灵感我觉得跟一个人成长的经历相关性特别大,当然这个成长的经历范围比较宽泛了,包括了生活经历,也包括了学习经历,像一些幼年的印象会刺激一个人在某一些问题上不断的探索,也或许某个人的某本书、某件作品会刺激到我的猎奇心,从这一点来深入。
iYISHU:你的人生经历对你的艺术创作有影响吗,具体体现在哪?
范志强:人生经历首先是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才会进而影响人的创作,中国式的家庭对我的性格、人生观的塑造是学校跟教育难以彻底扭转过来的。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一些天然的束缚对人心灵的束缚对我的影响比较深吧,像规矩,遵从这些,当然我现在在积极的试图改变这些。
iYISHU:大约每周看几次画展呢?
范志强:这个不固定,但是一些重要的展览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是一定回去看的,平时的话,因为现在展览的整体水平确实不太好,无所谓看不看啦。
iYISHU:举办过个人作品展吗?
范志强:没有。
iYISHU:现在的指导老师有哪些?
范志强:陈小文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
iYISHU:平均每周画画多少小时?大概
范志强:状态好的话,三个吧,状态不好的话就彻底休息了,因为杂七杂八的事情也比较多。
iYISHU:你的作品风格从过去到现在有什么样的转变?
范志强:年纪尚浅,风格转变微妙。
iYISHU:你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有哪些值的期待的方面?
范志强:我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还是比较悲观的,毕竟我们艺术也是社会的成分,要随着社会的大流而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