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香港展会上的香港艺术家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1   浏览数:2175   最后更新:2016/03/24 15:38:22 by 艺术眼artspy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6-03-23 12:27:52

来源:artspy艺术眼


巴塞尔香港展会上的香港艺术家(上)


梁志和的大理石雕塑《敌人炸弹》(Enemy Bombing)


1、梁志和

香港艺术家梁志和曾于去年4月至6月在OCAT深圳馆举办个展《请按钮……瞻前顾后》,展览恰如其名,在展陈设计上可以让观众“瞻前顾后”,透视不同作品间的关联。这也如同梁志和本人的创作,他总是试图在大的关系网络中寻找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他的很多作品都在呈现和反思香港的城市生活,植根于本土生活经验,并以风格细腻见长。

梁志和1968年生于香港,曾在意大利摄影研究及档案中心修习摄影文化,199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1996年参与创办了香港如今十分活跃的独立艺术空间Para/Site(parasite意为寄生虫)。梁志和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助理教授,在香港生活和工作。从2015年开始,他的作品由香港刺点画廊(Blindspot Gallery)和英国的Rokeby共同代理。

梁志和作品《救命!》(Help!)


2、李杰

李杰1978年生于香港,现居台北生活和工作。他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学系油画专业,但他当下的创作则呈现为将艺术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结合多种媒材的艺术实践。2012年,李杰获得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艺术未来大奖(Art Futures award)。2013年,李杰代表香港参加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由香港M+博物馆策划,展览题目为《你(你)》,巧妙地捕捉了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中那种在无聊与亲密之间积聚成形的存在感。2015年,李杰在香港深水埗地区创立独立艺术空间“咩事艺术空间”(Things that can happen)。

李杰是在国际艺术界活跃度最高的香港艺术家之一,作品曾在上海的艾可画廊、北京的维他命艺术空间、东京ShugoArts和纽约Lombard Freid(Jane Lombard画廊的前身)等机构展出。目前,李杰的作品由Jane Lombard画廊代理。


李杰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项目《你(你)》


曾建华作品


3、曾建华

曾建华1976年生于汕头,年幼时即随家庭移居香港。他先后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学系和伦敦伦敦艺术学院坎伯韦尔艺术学院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他的作品曾在亚洲艺术双年展、悉尼双年展、里昂双年展等展出,并在2015年代表香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作品加入苏黎世设计博物馆、东京森美术馆等机构,以及希克等私人收藏中。

曾建华以其密布符号与文本的浸入式视频作品而为人熟知,作品现由艺术门画廊代理。



4、鮑藹倫

鮑藹倫生于1961年,是香港视频与媒体艺术的先锋创作者之一。80年代早期,她在香港理工大学学习放射学,之后靠自学成为视频艺术家。她的身份非常多元,涉猎MTV导演、电影摄影、策展、艺术管理等。80年代中期她开始在香港本土内外展出自己的作品。1986年她参与创办Videotage,旨在推动香港本地视频与媒体艺术的发展和研究。

1995年光州双年展标志着她正式进入国际艺术界发展;2001年,她的作品在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中展出。目前鮑藹倫是香港艺术发展委员会和M+博物馆作品购买委员会的成员。


鮑藹倫作品,《女神的歌》,1996—1997,视频装置,6:40分

[沙发:1楼] 艺术眼artspy 2016-03-24 15:38:22

来源:artspy艺术眼


巴塞尔香港展会上的香港艺术家(下)


梁美萍作品,使用真实毛发做成的“鞋”


5、梁美萍

梁美萍出生于1961年,曾先后在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和洛杉矶加州艺术学院学习,并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宗教和文化研究博士学位。1996年,梁美萍与梁志和等其它艺术家共同创办了香港至今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非盈利艺术空间Para/Site,这也是香港首个由艺术家创办和运营的空间。

现在,梁美萍在香港浸会大学艺术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她的创作借助多种媒介探索了城市社群和人类记忆等主题,作品曾在利物浦双年展、釜山国际视频艺术节、上海城市空间季等展出。




梁美萍作品


6、石家豪

石家豪1970年出生在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艺术学士与硕士学位。他的作品以中国传统工笔绘画技法为基础,透过为不同人物形象量身定制衣饰,发展出对身份议题的诸种质询。

石家豪的创作风格幽默,作品被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西班牙马德里罗意威基金会等机构纳入收藏。


石家豪作品—张爱玲


石家豪作品—邓丽君



王国才项目,梦游号


7、王国才

王国才1970年生于香港,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学士、英国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雕塑硕士以及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艺术博士学位。他也曾是Para/Site成员,并参与创立了”艺术公民”和“街头设计联盟”,致力于探索艺术家和设计师在社会与政治议题上参与的可能性。他对城市空间亦非常敏感,创作了一系列与“漫游”有关的作品。

王国才现在是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环境及室内设计系的助理教授,他曾于2008年代表香港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12年获得香港艺术馆颁发的“香港当代艺术奖”,2010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授予的“年度艺术家”奖。


王国才公共艺术作品,秘密基地


8、杨嘉辉

杨嘉辉1979年生于香港,是一位作曲家、声音艺术家及多媒体艺术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音乐创作博士,师承计算机音乐先驱保罗·兰斯基(Paul Lansky)。2007年杨嘉辉获得首届彭博(Bloomberg)新一代艺术家奖,2009年获纽约新音乐协会颁发的Brian M. Israel奖,2013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评选的多媒体艺术类“年度最佳艺术家”等。他还创立了创立实验音乐团体“现在音乐”,并是“无处不在音乐表现实验室”的研究员。

2015年,杨嘉辉凭借《钟声为谁而鸣——冲突的声音历史之旅》项目成为首届宝马艺术之旅大奖的获得者,目前他已经去往缅甸的曼德勒、英国伦敦、从德国的纽伦堡到波兰的彼得哥什、法国鲁昂大教堂、摩洛哥的菲斯等地采集钟声的痕迹,透过声音艺术重现人类冲突的片段与历史。

今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期间,杨嘉辉将为公众呈现《当你到达岛屿时你已老去》,这一个互动型的多媒体行走计划。


《钟声为谁而鸣》项目素材


2015年3月杨嘉辉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中进行《原野牧歌》(Pastrol Music)的表演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