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丨安东尼·葛姆雷: 找寻屯蒙之态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142   最后更新:2016/03/22 21:19:22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6-03-22 21:19:22

来源:凤凰艺术 Rita


2016年3 月19日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个展《屯蒙》于北京常青画廊举办。“屯蒙”为《易》《屯》卦和《蒙》卦的并称,为万物初生稚弱貌。同名作品根据实地空间而制作,将从北京昌平区所取的红土与从天津港取来的海水按照 50 : 50 的比例混合,并注入画廊中央,共约 95 立方米。

▲ 屯蒙 泥土、海水 深度:23cm 2016

▲ 亚洲土地 2004-2004


通过这件作品的基本材料红土,能够追溯它与艺术家之前创作的另一件作品《亚洲土地》的联系,并且葛姆雷也在有意地建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屯蒙》中的水深度为23厘米,与《亚洲土地》的小泥人的高度一致,此外,艺术家还针对同一元素红土,做了不同的处理。在《屯蒙》中,土壤自然沉积,被水覆盖,而在另一件作品中,充满人工化痕迹的小泥人则需要借助火来完成自身的塑造,每个个体捏塑小泥人的行为“汇聚”成了一种“集体意识”的存在。

▲ 屯蒙 泥土、海水 深度:23cm 2016

▲  安东尼·葛姆雷与作品《地球表面之暗》 碳、酪蛋白涂料、画纸 77x111cm 2016


正如作品名称《屯蒙》那样,一切变得更模糊,更为抽象。两种与生命密切相关的自然元素“混合”,并被带入到一个文化的空间中。于是,“自然”成为了一种文化。这也与进入展厅时的第一件作品《地球表面之暗》形成了一种呼应。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艺术家谈到,这幅画的表现来自于《圣经》中的创世纪,在一切开始以前,世界一片混沌,在语言产生之前,便有了上帝,上帝就是语言。在生命、思维本身开始之前,在“土地”的概念出现之前,我们拥有的只是灰暗色的水。这个世界没有上帝、没有天堂、没有光,只有一片黑暗。葛姆雷想要探究无意识的东西,探索语言本身存在之前的时段。而对于人类而言,我们所了解的“存在”是取决于我们意识的存在,在人类经过多年进化和工业革命之后,应该如何用“意识”来思考我们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屯蒙》最初是为德国美国查尔斯顿的老城监狱而构想的(1991年),并于 1997 年在基尔艺术馆再展,这是它的第三次展出。然而,这件作品此时此刻在中国,在北京的展出更是意味深长,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农业革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对“土地”有了一种非常明确的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被“土地”控制了。


▲ 边缘III 铸铁 191x51x27cm 2012


整个一层的展品都与一种混沌、无意识的状态有关。在《屯蒙》的对面,两个巨大的铁铸 “人形”,经横向固定后,得以与墙垂直,向外探伸。一个从底座高度向上望,另一个从天花板向下看。贴近地面的雕塑的高度几乎与床的高度一致,它表现了一种休息的状态,一种无意识的梦境。


▲  地平线之域(汉堡)2012


此外,《边缘III》这两件平行的作品所强调的水平面的概念,这也是葛姆雷在空间探讨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安东尼·葛姆雷谈雕塑》的书中,他写到,“水平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要与它相处。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时空是弯曲的:在自然界中,没有直线能脱离光的轨迹,甚至是那些承受重力的直线。我们建筑物的地板就是一个活的抽象,其抽象程度远大于马列维奇的《黑色方形》。”


▲ 驻XVII(左) 10mm软钢板和10mm方形截面软钢条 195x49.5x35.8cm 2014, 驻XI(右) 5mm软钢板和5mm方形截面软钢条 195x48.5x34.5cm 2014


在展厅的二楼和三楼展陈了一系列五件套的软钢雕塑,合名为 “驻”。这些作品,与艺术家近来所作的许多身体雕塑一样,运用了建筑学的语法,将身体转化成高耸的塔体那样的对应物。就好像一栋建筑的骨架,是由柱子和楼层构成那样, 在这里,身体被明细地分为水平层和垂直柱两种, 并切成 5 至 20 毫米厚的尺寸。为了是这些“人体建筑”保持平衡,艺术家需要完成非常精密的计算与设计,它们是工业美学与极简主义的产物。这些“屹立”的“建筑” 以及内部分割的“小方块”或许能够让我们想到当下的生活状态,在摩天大楼的森林中,我们各自栖居一室。尽管建筑的目的是要打造一个牢靠的世界,但这些作品却让人感到了其脆弱之处与潜在的不稳定性。而随着日光的照射,温度的升高,《屯蒙》也会发生改变。


▲ 安东尼·葛姆雷为媒体导览


事实上,在艺术家看来,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的,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所有物质都是从离散的方向去走的,我们可以利用雕塑来提醒我们这个时间是变化的,提醒我们的身体是一种变化的表现形式。


改变也与葛姆雷所认为的特质相关,在昨天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座中,艺术家就谈到,雕塑艺术核心的特质是移“移位”,通过你的创造,你可以把一种物质变成另外的一种物质,这里面蕴含的是一种希望,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去改变一种物质,从而改变世界。而这些东西都与商业和权利不相干,无论在澳大利亚,还是在香港,他都是在一个联合的公共空间中创作,并邀请观者来观看,去体验,去思考什么真实的世界,去思考我们所认为的“既定事实”。



▲ 视界·香港 2015-2016


因此,葛姆雷将自己的雕塑“移位”于城市之中与自然之间,构筑他们的“身体场”。在最近的“视界·香港”中,这些“身体”被放置于高楼、人群拥挤的街道中,在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中,这些“身体”或许会消失在建筑的边界之外,或许会成为人们目光交织的“场所”。人们可能会因为这种安静而突兀的介入,有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 走进澳大利亚 雕塑取材于西澳大利亚孟席斯的51个本地人, 放置于巴拉德湖中 2003


而在2002-2003年的《走进澳大利亚》中,通过扫描人体,去除其外表,留住他们的存在与核心,将抽离出来的身体放入光照之中。此时,人的身份、空间和土地以一种不一样的方式产生了关联。作品本身就构筑了一个身体的能量场域,而远道而来观看他们的人,也通过自己的双脚在这个空间里留下了记忆。

▲ 盲光 2007


或许同样是因为对“既定事实”所持的怀疑的态度,促使葛姆雷大学毕业之后的印度之旅。艺术家认为自己受到了过度的西方教育,在印度生活期间的冥想为他打开了一个窗口,使他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理解时间、空间与存在。葛姆雷认为身体有着自己内部的空间,而如何让内部的空间与外部的空间和谐共处也让他思考了很久,直到《盲光》这件作品的而诞生,葛姆雷才使得这两种空间现实达成了某种物理上的和解。在《盲光》中,观众跨过门槛,进入一间7000流明强光的房间内,他们甚至连自己的手和脚也看不见。观众是清醒的,有意识的,他们存在于一个空间中,但此时这个空间却失去了常规意义的边界与坐标。


葛姆雷的作品总是在提出命题,邀请观众参与思考,他的作品就像一个索引。


关于安东尼·葛姆雷

▲ 安东尼·葛姆雷近照 Stephen White摄


安东尼·葛姆雷,1950年生于伦敦。他的作品,在英国和世界各地广泛展出。如美景堡,佛罗伦萨(2015);保罗克利中心,伯尔尼( 2014); 巴西中央文化中心,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巴西利亚 (2012);岸口馆,汉堡(2012);冬宫博物馆,圣彼得堡 (2011);布雷根茨美术馆,奥地利(2010);海沃德画廊, 伦敦(2007); 马尔默艺术画廊,瑞典(1993);路易斯安 娜现代艺术博物馆,Humlebæk,丹麦(1989)。 他也参加 了许多大型群展,譬如威尼斯双年展(1982-1986),第 8 届卡塞尔文献展,德国(1987)。永久的公共作品,包括“北 方天使”(盖茨黑德,英国),“别处 ”(克罗斯比海滩,英国), “走进澳大利亚”(巴拉得湖,西澳)和“暴露”(克里斯塔德,荷兰)。  


葛姆雷在 1994 年获透纳奖,1999 年获南岸视觉艺术奖, 2007年获Bernhard Heiliger 雕塑奖,2012年获大林奖, 2013 年获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1997 年,他被授予大不 列颠帝国勋章,并在 2014 年的新年授勋名册上封为爵士。 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荣誉成员,是剑桥大学的荣誉博 士,亦是剑桥三一学院和基督学院的成员。自 2003 年起, 葛姆雷成为皇家院士。


展览信息

▲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安东尼·葛姆雷 屯蒙

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

展览地点:常青画廊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 号, 798艺术区

开幕时间:2016年 3 月 19日

展览时间:2016年 3 月 19日—— 8 月 20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