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艺术地位敲警钟?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009   最后更新:2016/03/22 20:05:42 by 点蚊香
[楼主] 点蚊香 2016-03-22 20:05:42

来源:典藏 文:李雪萍


麦特里(Tony Matelli)作品《人像1 & 2》于展览现场一景


PS1当代艺术中心(MoMA PS1,简称PS1)“大纽约”展览(GreaterNew York)是纽约年轻艺术家五年一度的盛会,自2000年创始以来,秉持着扶持新进艺术家的理念,而与“惠特尼双年展”(WhitneyBiennial)和“新美术馆三年展”(New MuseumTriennial),成为千禧年以来纽约年轻艺术家最佳的展露平台。参与三届“大纽约”策展的MoMA艺术总监贝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未加入2015年的策展团队,而是由PS1策展人艾尔力(Peter Eleey)和艺术史学家克林普(DouglasCrimp)及其他策展人接手统筹。“大纽约2015”首次囊括资深与已故艺术家,改以主题式的展出,将视角转移到纽约城市本身,回溯自1970年以来不断变化的城市历史对艺术创作生态的冲击。157位参展者年龄从20多岁到80多岁,400多件的展出作品超过半数是在2000年以前创作。


然而这文件试图超越旧有模式的展出,并未得到太多艺评家的青睐,反而引起是否纽约已丧失其艺术先驱地位的质疑,无法再呈现当下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思潮和创作实践。因此,为了进一步理解为何“大纽约2015”带给纽约艺术圈如此莫名的忧心焦虑,得由历届展览的宗旨与形式切入,剖析历年来的策展理念及其代表的时代意义。

多元文化的语境


“大纽约”是PS1在2000年加入MoMA后的首度策展合作,首创之初入选条件严格,除了必须是居住在纽约大都会区创作外,还得未曾在1997年以前举办过任何个展。参展的145位艺术家平均年龄32岁,大多才刚开始他们的艺术生涯,其中有1/3是国外出生,49位来自24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包括埃玛(GhadaAmer,埃及)、蒙瑞图(JulieMehretu,衣索匹亚)、内夏特(ShirinNeshat,伊朗)、徐道获(Do-Ho Suh,南韩)和亚琪尔(Emily Jacir,巴勒斯坦),当年初试啼声的后起之秀如今都已成为国际知名的艺术先锋。


“大纽约2000”整体而言已逐渐远离1980和1990年代那般迫切地强调批判和对抗的艺术实践,而趋向以一种内化自省的视角关心政治及社会议题,着重个人与自身内在思考衔接及与外在自我更新的对话,探索主体在数字时代的存在与消失,审视在地与全球跨文化的接轨与冲突。众多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为此展注入多元文化的语境,显示2000年的纽约艺术菁英不再以欧美为主,而是处在重新配置的局面。

丹西(Mira Dancy),《百老汇/坚尼:神秘精品店》,2015


政治意识再现


“大纽约2005”与前届展览相隔的五年间,纽约艺术版图重新布局。苏活区(SoHo)艺术势力式微,画廊一一迁徙至哈德逊河旁的雀儿喜区(Chelsea),艺术市场急剧的扩张,新的画廊和新一代的艺术经纪人提供年轻艺术家相当的展出机会。因此在2000年可以纯粹策画出一个完全未受到广泛关注的新锐艺术家展览,在2005年已经不可能发生。162位参展的名单中,虽仍以30出头的年轻艺术家为主,但有些都已出现在大型展览,如惠特尼双年展;或已经得到艺术圈相当的注意。其中以出生在肯尼亚的穆图(WangechiMutu)、来自黎巴嫩的拉德(Walid Raad)、美国艺术家舒兹(DanaSchutz)和来自香港的陈佩之(Paul Chan)最受瞩目。


延续前届的展览模式,该届也以没有特别强调的展览主题梳理过去五年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创作实践。艺术家由周遭日常生活中撷取灵感,特定场域的装置创作是该届展览的焦点作品。然而911带给这座城市的创伤和残害,在许多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充满政治意识敏感议题的再现。电脑游戏、卡漫和童话成为受欢迎的视觉语言,艺术家回归到简单稚气的情境,提供奇怪而有趣的视角面对日趋恶化的政治情势。然而写实摄影与纪实纪录片在本届几乎不存在,就像一百年前广泛引进照相机挑战传统艺术实践一样,无所不在的数字影像科技已预示将再次带动图像与影像的革新。


工作室即展场


精简为68位参展者的“大纽约2010”与前两届最不同之处,便是提供每位艺术家一个类似个展的独立展示空间,并给予充足的时间在这个空间里创作、排演及构想,这是源自PS1于1976年开幕展览“房间”(Rooms)的启发。同时挑选四位独立策展人策画为期五个礼拜的小型展览(RotatingGallery),持续提携艺术新秀的创立宗旨。此外还包含一档“五年回顾展”(5Year Review)、影片放映及一系列的艺术家工作坊,提供历年来最丰富紧凑的项目,让观众应接不暇地穿梭在不同形态的展出。


该届展览以录像为主导,并以一系列行动艺术活动贯穿展场。艺术家在特定场域创作是此展的基本架构,用以探索当下最重要的过程导向(process-oriented)创作实践,如集体艺术创作(collectiveart making)、短暂艺术(theephemeral)及观众参与等。艺术家如奥尔巴赫(TaubaAuerbach)、纽森(RashaadNewsome)、贝德(DarrenBader)和弗雷泽(LaToya RubyFrazier)都是被看好的后起新进。该届的策展方向不再将艺术作品视为展出重点,而是着重在创作时的即兴偶发过程,就如同展出艺术家布鲁克斯(DavidBrooks)装置作品《森林保护区》,一片种植在水泥地的模拟热带雨林,每天随着自然的演进衰减和退化,“大纽约2010”也是一个天天不断在更新变化的展览。

“大纽约2015”展览现场一景


怀旧引领的未来


“大纽约2015”以批判纽约城市贵族化(gentrification)和过度商业化的艺术市场为主轴,透过怀旧的视角回顾1970和1980年代充满实验精神自由自在创作的时期,对大纽约过去40年来的艺术生态进行梳理,呈现艺术家如何利用这个城市撷取灵感及创作。


弗林特(Henry Flynt)于1979年拍摄的《“SAMO©涂鸦档案”精选》,记录一群艺术家包含巴斯奇亚(Jean-MichelBasquiat)集体以笔名SAMO创作写下在建筑物的涂鸦诗,重现涂鸦艺术在城市历史中的重要时期。非裔美国艺术家里冈(GlennLigon)以自传式的文字作品《纽约居住简史》(1960-2007),详细记绿从1960年到2007年居住过的十个住所,透过个人居住的历史反映纽约城市的变迁及如何在城市缝隙中生存创作,为艺术家在纽约奋斗的写照。


边缘与弱势议题的探讨在此届展览也是备受关注的题材,汉默斯(DavidHammons)于1991年以红、绿、黑三种颜色制作的星条旗《美国非裔旗》飘扬在PS1的展场门口,成为近几年美国各地黑人遭受种族歧视不公平待遇的象征。丹西(MiraDancy)的壁画《百老汇/坚尼:神秘精品店》(2015)挪用西方女裸体的传统,以跳出画框的架构试图颠覆观看与被观看的视角。阿特拉斯(CharlesAtlas)影像《她在这》,扮装皇后邦尼女士(Lady Bunny)载歌载舞批判政治、资本主义到变性议题,以性别政治的基调呈现视觉上的嘲讽对比。


已故摄影师贝尔昌普(Alvin Baltrop)一系列黑白照片重现1970年代男同性恋在哈德逊河码头旁废弃残骸中的活动状况。女同志艺术团体“激烈的猫”(Fiercepussy)装置作品《做为记录》,在充满文字拼贴的墙下放置可以自由取走的报纸,藉以缅怀无数已故的无名艾滋病患者。“大纽约2015”虽然对纽约的愿景弥漫着悲观气息,但同性恋文化的胜出可以明确地感觉到是城市历史中一项引以为傲的成就。


回顾过去三届展览,致力于关注年轻艺术家的“大纽约”,几乎不曾涵盖年逾50岁的艺术家,此次将首度受到重视或再度被关注的年长艺术家也视为新锐艺术家,意图重新定义新进艺术家(emergingartist)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概念。然而,如果将“大纽约2015”抽离出前三届展览的架构,不视它为一项背负历史初衷的展览,这并不失为一次创新且出色的回顾展。但拥有44年历史致力发掘年轻艺术家的PS1,在其最著名的年轻艺术家展览放弃对新锐艺术创作的展示,转向关注被忽视或遗忘的资深艺术家,即使此届也包含一些优秀的创作者像基弗(AngieKeefer)及劳森(Deana Lawson),“大纽约2015”无疑宣告PS1已失去历年来建立的前卫及先锋的地位。这个被标志为“谢幕”的回顾展,是否意味着纽约艺术已日渐衰弱,一个伟大世界艺术之都即将式微?然而,这个悬而无解的难题不仅将带给未来“大纽约”策展团队极度的挑战,同时也困惑着热爱艺术的每一位纽约人。


【参考数据】

Greater New York: New Art in New York Now.PS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Long Island City, NY, 2000.

Greater New York.PS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 MoMA: Long Island City, NY, 2005.

Greater New York 2010.MoMA PS1: Long Island City, NY, 2010.

◎“大纽约2015”展场照来源:Installation view ofGreaterNew York, MoMA PS1, October 11, 2015 - March 7, 2016. Image courtesy of theartists and MoMA PS1. Photo by Pablo Enriquez.


【本文节选自台湾《今艺术》2016年3月号《纽约艺术地位的警钟? PS1当代艺术中心“大纽约”展》】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