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趴趴趴”开幕 看自发小组如何介入并影响艺术生态
发起人:愣头青  回复数:0   浏览数:1310   最后更新:2016/03/21 17:18:09 by 愣头青
[楼主] 愣头青 2016-03-21 17:18:09

来源:雅昌艺术网


2016年3月19日晚8时,“‘鬼城’趴趴趴”在广州小洲村腾挪空间开幕。展览由曾伟峰策展,在仅6平米大的艺术实验空间中,呈现广州青年艺术家自发艺术小组“二打六”(苇风、林超文、刘奎纬、潘学城、陈艺儿、黄秋霞、黄海清)对“鬼城”的各种体验与思考。从2015年初,“二打六”小组开始了一系列活动——走访全国各地废弃的“鬼城”,并通过“睡”鬼城的方式,以一种介于严肃与不严肃之间的行为,试图打破既有的艺术创作规则,并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和经历来唤起人们对这个世界、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对我们当下的生活的诸多反思。

“二打六”在“‘鬼城’趴趴趴”开幕现场

  此次展览不仅是“二打六”两年来艺术实验方式的梳理和总结,也是创作实验的再出发。另一方面,位处城中村的艺术实验空间腾挪空间,亦可以由此探索艺术的群落和自我组织在当下如何介入和影响艺术生态。



展览现场

  在曾伟峰看来,“随着近十年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在全国各地兴建的很多建筑因为各种原因被荒废,而逐渐成为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或地方,从而出现了‘鬼城’现象。我们对于这种现象的了解,多数是来源于网络和新闻报道,还有就是在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事实上,鬼城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存在的,但是情况各不相同,中国的鬼城很多时候是人为的,也就是说这些鬼城很能反映中国的现状和问题。”

  “‘二打六’小组实地走访了广州周边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鬼城,并直接在鬼城里生活,在鬼城里‘睡’,通过影像、行为、绘画等方式记录关于鬼城的独特生活体验。与人口稠密的都市相反,‘鬼城’作为一个远离日常生活和现实社会的地方,与都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这些废弃的地方,有的还保留了建筑的沙盘模型、图纸和关于建筑的一些资料,甚至很多年前的生活场景仍然保留至今,使人仿佛进入另一种精神空间。而正是这种与日常形成巨大落差,荒诞、怪异的现象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创造的维度。”曾伟峰说。

“‘鬼城’趴趴趴”研讨会

“二打六”小组

  “二打六”是广州青年艺术家自发组成的一个艺术小组,小组最初于2010年组建,2015年3月正式取名“二打六”。小组成员由苇风、林超文、刘奎纬、潘学城、陈艺儿、黄秋霞以及黄海清组成。“二打六”是粤语里常用的一个词汇,常用来形容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之所以用“二打六”作为一个艺术小组的名称,原因有三:其一,因为这个艺术小组的成员大都是广东人,会讲粤语,并且小组的活动轨迹就发生在以广州为起点的延伸;其二,艺术小组一直以来的关注点和做作品方式不属于人们普遍认为的“主流”;其三,成员更倾向于以一种轻松、没有负担的方式自由聚合,这就对应于“无关紧要”的角色。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2016年4月5日。

“睡鬼城”以往部分作品——

睡鬼城(圣贤山庄) 行为图片 2015

睡鬼城(儿童乐园) 行为图片 2015

睡鬼城(鄂尔多斯) 行为图片 2015

睡鬼城(材料市场) 行为图片 2015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