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艺术与哲学间的“单性知识”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078   最后更新:2016/03/17 09:22:36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6-03-17 09:22:36

来源:艺术界LEAP


何岸,《乳房上各有一颗痣,肩头还有一颗》,2011年,硅胶,图片由沪申画廊提供



单性知识
上海沪申画廊
2016.01.23-2016.03.16


“单性知识”由策展人巢佳幸和哲学教授陆兴华共同组织呈现,如此形式化的当代艺术和哲学联姻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得到了额外的关注和审视。展览的理论构架与实际呈现有些脱节,这无可厚非,因为作品的任务本来就不是完美地诠释哲学概念,然而在两人对展览的叙述中,这种合理的脱节却被欲盖弥彰。活跃于艺术领域的陆兴华对“普遍单性共同体”这个概念的引出算是实至名归,但他在多处急于将理论概念和实际现象、具体人事焊接起来,更像担任着共同策展的角色。


耿旖旎,《搏击经典》,2015年,布面油画,100x100厘米,图片由沪申画廊提供


“单性共同体”喻指社会中的个体拥有极端的性向,如大量互不碰触的孤岛一般存在,他们欲望的终点并不落在异性交媾,因此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跳脱出“资本主义异性恋-家庭装置”,并给予它致命的打击。在展览中,诸如陈天灼、刘窗、耿旖旎等的作品与策展概念富有共鸣,他们清醒剖析或者亲身演绎着的各式当代处境。其他一些作品的联系则显牵强,作品本身也比较简单,比如唐狄鑫的录像、吴笛的绘画装置、虔凡+St. Jiu的录像等。另外,被陆兴华称作为“后网络情怀”的一些作品单方面地用艺术去合理化被生硬剥除了语境的亚文化/网络文化,何岸的装置中那缺乏批判性的粗暴情色设置令人匪夷所思。“单性”虽然抛弃了传统性别论述中的身份政治部分,需要警惕的是避免走向身份政治的反面。

苗颖,《#我我我》,2014年,综合材料装置,尺寸可变,图片由沪申画廊提供


不难看出,“单性知识”收录了当今中国已步入主流职业轨道的艺术家中最年轻的梯队,他们中的大部分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者已经活跃于国际舞台,但他们呈现的作品的不成熟与他们的身份不符,展览因此有点像一个艺术院校毕业展。对夸张形式和新兴媒介的运用与作品核心概念的关系站不住脚,这是很多年轻艺术家的问题——这次群展将该问题量化地暴露出了。或许“单性共同体”尚年轻,他们是否能够真正担当起这个哲学概念赋予他们的任务——摇撼一种既有秩序,在这个展览中我们还看不出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