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露:阿尔法狗和网红的15分钟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413   最后更新:2016/03/17 09:16:23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6-03-17 09:16:23

来源:瑞象馆 文:张涵露


电影《机械姬》剧照



比下棋,机器一定会战胜人类,没有悬念,机器人“阿尔法狗”(AlphaGo)与李世石之赛这条新闻传播的并非任何科技进步的讯息,而是永远与人工智能绑定的人工智能焦虑。这种焦虑是普世的,没有任何争议,普世到它已经成为了无数部电影和小说的主题和悲惨结局。然而我们容易忽略的是:不知是焦虑制造了传播,还是传播制造了焦虑——甚至,传播制造了阿尔法狗?据我回忆(如果我还能记得其昨天看过什么的话),没有一条消息里面捕捉到了它“矫健的身姿”,这难道不是营销最惯用的方式之一?


传播是一个世界,现实是一个世界。在极端媒介化的今天,人类已经自我训练为人格分裂,他们因为太分得清虚拟与现实而选择性地分不清这两者,这在被“网红”文化席卷的传播领域尤其明显。一手把自己打造成为网红的艺术家艾玛利亚·乌尔曼(Amalia Ulman)发现,当自己伪装的身份最终被揭开时,许多她的“粉丝”却选择继续追逐那个假网红。艺术家挪用他者文化以传达讯息的热方法在媒介冷宇宙中失效了,因为“楚门的世界”的情节早已被改写。如果从虚拟中醒来不过是进入另一层虚拟,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自在地告别真实?[1]


再比如,经过层层调查和推理,从未被捕捉到“矫健的身姿”的涂鸦艺术家Banksy被揭露了真实身份,然而在今天根本无法形成一次广泛传播,哪怕人人都想知道他是谁。只有被编入了为当代传播量身定做的符码,诸如他苦苦等待22年终于获得了透纳奖,或者他实为人工智能机器人,这则消息才会穿越重重困难进入我们的视野。沃霍尔的“每个人都有15分钟”如今成了“每个人只有15分钟”。


艺术家Amalia Ulman将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经营成为一个网红AlphaGo的背后是谷歌旗下的人工智能开发团队DeepMind,不知是不是巧合,电影《机械姬》中通过了图灵测试的机器人艾娃的运作系统也是基于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当全世界的数据持续地瞬时自动汇入一个机器大脑时,对艾娃究竟在效仿意识还是真实产生了意识的判断也将注定没有答案。因此,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踪迹不过在为未来的阿尔法狗和艾娃们提供积沙成塔的素材,让他们学会利用人类的情感,成功冲破我们为他们造的伦理暖房。搜索引擎掌握的数据信息可以释发出的能力使得谷歌足以拥有改变社会文化和政治气候的能力,这就是学者马修·辛德曼(Matthew Hindman)提出的“谷歌政体”(Googlearchy)概念。

“跨国界移民工具”(Transborder Immigrant Tool)手机APP操作界面截图


“跨国界移民工具”是一款专为从墨西哥边境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设计的手机APP,由行动主义者/艺术家里卡尔多·多明各兹(Ricardo Dominguez)主导设计,它能为正在跨境途上的移民提供水源等生存信息。在一个需要用高科技手段来解决最基本生存需求的时代,大概只有艺术家的想象力可以跟得上这种荒诞,以技术介入政治去抗衡被政治介入的技术——“技术无罪”不过是责任开脱。然而艺术家当时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今世界的头号传播宠儿,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一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大放厥词说,如果他当选将在美墨之间三千多公里的边境上造一面墙,还称灵感取自中国的长城,震惊的美国选民已经分不清自己身处真人秀现场还是真实现实。


不知是不是巧合,欧洲围棋冠军樊麾在形容与阿尔法狗作战的体验时也用了“墙”这个意向:“就是它不动,你对它施展任何压力它都会反弹给你,你对它施加的所有力量,你对它所有的辱骂也好,对它所有的微笑也好,最后全反馈到你自己身上,这是我对AlphaGo的感觉。”[2]看来,人类要么加速分裂,不然,未来世界铁定是属于狗和墙的。


[1]最近,类似的事件也发生在中国互联网。为了控制舆论,《环球时报》在一篇名为《小咕咕鸡:不要再被“小粉红”了,这不是什么好词》中欲污名著名网络ID“大咕咕咕鸡”,称之为团队营销产物,显然抱着“揭露真实身份”就能打退网红支持者的心理,然而这一招丝毫没有任何作用,网友纷纷表示支持大咕咕咕鸡,不提营销身份一事。


[2]引自公众号“哲学园”《深度专访樊麾:AlphaGo可能会发现另外一种围棋的美,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