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术出版物《艺术家的遗产》教你如何进行艺术家资产管理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744   最后更新:2016/03/10 08:48:06 by clclcl
[楼主] clclcl 2016-03-10 08:48:06

来源:artnet 文:Hili Perlson


洛莱塔·乌滕伯格(Loretta Würtenberger)  图片:Courtesy Loretta Würtenberger © Anne Schönharting.



为了应对当下瞬息万变的艺术市场和媒体环境,艺术家的遗产管理正经历着一场重要的转变。就在本周,罗伯特·劳森伯格基金会(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图片分享文化以及迎合学术研究及教育的需要,开始放宽了基金会的图片使用限制。上周,德国雕塑家托马斯·舒特(Thomas Schütte)宣布正在杜塞尔多夫郊外建造一座博物馆用来存放自己作品,据他解释这一做法是考虑到了自己死后遗产该如何处理的问题。

这些事例表明,即使大部分艺术家的财产(遗产)的管理都经常肩负重任,需要处理各种诸如版权和作品鉴定的法律问题,但是艺术家的后代、遗嘱执行者、甚至艺术家本人在世时依然可以通过具有创意的方法来有效管理遗产。当然,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还是从那些过来人身上吸取经验。

由洛莱塔·乌滕伯格(Loretta Würtenberger)和丹尼尔·滕贝尔(Daniel Tümpel)刚刚在柏林建立的“艺术家遗产研究所"(Institute for Artists' Estates)提供的就是这样的服务:根据对成功案例的分析研究,提供专业的支持、咨询以及艺术家遗产管理者的人际网络。作为欧洲第一家这样类型的机构,它的诞生一方面是因为研究所的创建者们意识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设立自己的基金会并进行资产管理,而另一方面,这个领域却没有足够的学术研究以及专业的支持系统。

乌滕伯格作为阿尔普夫妇(Hans Arp and Sophie Taeuber-Arp)以及基斯·阿奈特 (Keith Arnatt)的共同遗产管理人之一,今年6月将推出一本新书,名为《艺术家的遗产:艺术家、执行者和继承人手册》(The Artist Estate: A Handbook for Artists, Executors and Heirs),而该机构则将于9月在柏林举办首届人际网络工作坊,将欧洲以及美国一些运行成功的大型艺术家资产管理机构聚集一堂,对“管理的核心意义,而非技术性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

artnet新闻这次得到与乌滕伯格促膝而谈的机会,与这位在艺术界作为版权律师出身的管理者探讨有关艺术家遗产管理时需要注意的一系列“必要"和“避免"的事项。

这个创办研究所的想法是如何变成现实的?

我从2010年开始就为汉斯·阿尔普的基金会工作,并且很乐于从其他的同行那里学习经验。随着接触到的基金会数量的增加,我越来越注意到,虽然这些机构大相径庭,但是那些成功机构之间还是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一个成功的资产管理组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让我产生了决定以这个主题写本书的念头。这本书的目的是作为指导手册让那些想在有生之年设立一个基金会的艺术家使用,而对于那些艺术家的后代和遗产管理者来说,他们也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管理经验。

写书的时候,我还意识到关于艺术家资产管理的学术研究很少,或者实际上来说根本是没有。唯一研究相对密集的领域便是艺术家作品的图录全编,而其他关于艺术家遗产的管理、运营以及比较研究的内容则少之甚少。我写的这本书只是提供了一个概述,其中的每一个话题都可以花上十年的时间去进行深入研究。因此,设立一个研究机构的想法由此而生。

我采访了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的女儿莱纳·贾德(Rainer Judd),询问她是如何成功管理了父亲的遗产。她问我还采访了一些什么人,当我说出其他机构的时候,她说:“我也想见见他们!"我日渐感受到了这些继承人迫切地想要和其他处境相同的人建立联系,因为这是个非常带有情感色彩的话题。这也是我们这个研究所的人际网络的建构过程。

除了那些全天候保持工作关系的基金会之外,我们还与很多资产管理机构进行项目制的战略咨询合作。举例来说,他们会向我们询问如何来组建一个作品鉴真委员会,有些在世的艺术家也会来询问一些在建立基金会的时候所遇到的问题。

你是如何看待艺术家的基金会在作品鉴真时所面临的问题的?有一些机构彻底的放弃了这一块的工作,比如丽吉雅·克拉克(Lygia Clark)以及基斯·哈林(Keith Haring)的基金会,他们因为作品最后被认为是伪作而遭到了起诉。

这是非常让人伤心的发展趋势,尽管我完全可以理解这些机构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决定。这主要是对美国的基金会组织产生了影响,与美国的法律系统也有关系。从风险与支出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制度相对欧洲来说是有瑕疵的。首先,在美国想要为自己辩护所作出的开支要高出许多,而这样一个在我看来非常尴尬的法律系统当中,即便你胜诉了,还是要承担自己的法律费用。所以这些机构需要考虑有多少收入是肯定要用于支付律师费用的,而这显然不应该是这些钱主要花费的地方。

然而,艺术家基金会为作品进行鉴定理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鉴真委员会和艺术家作品图录全编的编撰以及文献工作都有着直接的接触。这些事情是一个基金会能够立足的重要基石。

你们的机构也为那些希望为自己设立基金会的在世艺术家提供咨询服务。举例说,你是如何看待托马斯·舒特最近为自己建立博物馆这件事情的?

我认为他所做的非常棒,而且我希望他会成为后来者的一个好榜样,因为这是你可以留给后代们最好的礼物,即一个组织良好的遗产管理机构,以及明确的管理理念。

我正在向在世的艺术家进行推广,让他们开始管理好他们的资产和遗嘱。毕加索是个非常“失败"的范例,因为他迷信地认为自己如果写了遗嘱,死亡就会降临。这也说明有这么多的人仍然害怕去思考自己的死亡,特别是艺术家,能够通过他们的作品寄托对永恒不朽的执着。

汉斯·阿尔普与夏洛特·魏德勒在工作室,法国默东,1957年 图片:Stiftung Arp e.V., Berlin/ Rolandswerth ((IV-139) © VG Bild Kunst, Bonn 2016.



你目前管理着汉斯·阿尔普的基金会,在你之前开始这份工作前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在那儿发生了些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经验?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关于一个世界级艺术家的遗产如果不好好管理的话,将会面临很多问题。阿尔普基金会以前的运作方式并不透明,这是我在基金会工作期间最大的收获。这些资产应该进行透明管理,人们才会对自己的工作保持信心,而这种信心也会传递到艺术家的市场行情上。当我们6年前接管阿尔普基金会时,提出开始合作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彻底开放文献库来用于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制作了一本清晰明了的艺术家作品全集,其中还给那些没有艺术家本人签名授权的作品提供了细节,这一步便开始改变了事情的全局。

艺术家基金会最不应该做的是什么?

当继承者们发生内斗时,最大的问题就会涌现。这本身并不是一件什么错误的事情,然而,没有什么比内讧的消息传到公共领域更能损害整个基金会的事情了。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我刚刚说到的,缺乏透明化的运作。

对于在世艺术家来说,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不写遗嘱。舒特做的很好,保罗·克利(Paul Klee)也是一样,表示只出售全部作品的一部分。克利有一个Sonder Klasse(Special category,特别目录),所有标着SKL的作品都不能出售。这些作品就成为了这位艺术家基金会的基础,也为基金会奠定了资金方面的根基。“作品多但是没有钱"的基金会往往会通过销售作品来募集资金。如果艺术家没有留下足够多的作品,那么基金会就没有充足的资源,也无法建立起艺术家的市场或是把作品租借给博物馆,同时也很难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如果一个艺术家真的非常想要处理好自己的遗产,那么就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如何保持生命力?他们应该做哪些准备,比如预留作品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对于那些中等的艺术家来说呢?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舒特那样的经济实力。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中等规模的艺术家基金会成功运行的范例,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便是需要有天赋的继承人。我想到的曾筱竹(Muna Tseng)是艺术家曾广智(Tseng Kwong Chi)的妹妹,她为维持哥哥作品的生命力所作的工作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我还想到了比利时的菲利普·范登伯格(Philippe Vandenberg)基金会,他们会邀请来自比荷卢(Benelux,指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三国)的艺术家,比如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来策划艺术家的作品展。

当继承者们面临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建议他们用第一年的时间来进行梳理。关闭工作室,收回所有的外借作品,然后认真地考虑:我们有些什么,有多少,我们能够为基金会带来些什么?我们想要为基金会做什么。照管好一个基金会是个巨大的责任,所以你必须问清楚自己,是否真的想要那么做,还是应该找外面的顾问和管理人员。

然后,你需要评估能够获得的经济来源,并且考虑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你的资源是否足以支持自己的目标还是需要进行相应调整。特别是对于那些中等规模的基金会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拓展创新的思维,因为你不可能一下子兼顾全部的目标。如果你集中于一两个方面的的话,就可以更有效地使用资源。战略规划也许是对这样的工作最恰当的形容了。

《艺术家的遗产:艺术家、执行者管理人和及继承人手册》 作者:洛莱塔·乌滕伯格,卡尔·冯·特洛特 出版社:Hatje Cantz Verlag  2016年6月出版



这是个需要全心全意投入的工作,对吧?

这就是是研究所为何存在的原因。有时候艺术家的后代们因为自己还有其他的工作,所以不想在这里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经历,或者从情感上来说,他们并不想与自己的父母太过接近。又或许,他们仅仅是觉得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进行管理。做这份工作必须要与博物馆、策展人和画廊保持联系,你必须了解博物馆方面的工作模式,画廊界又是如何运作的。你也需要积极地参与这场游戏。如果你不在这个圈子里,你就很难从中获得对基金会最有利的资源。

艺术家遗产研究所将于2016914-15日期间在柏林举办首届保持遗产的活力,关于艺术家资产的论坛"Keeping the Legacy Alive, A Conference on Artist Estates

译:Joe Zhu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