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语言的缝隙——岳剑飞作品
发起人:artspy  回复数:1   浏览数:1324   最后更新:2016/03/08 10:07:22 by artspy
[楼主] artspy 2016-03-08 10:02:48

王栋栋


人类可以通过语言认识到万事万物,但语言并不是万能的,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它相对于人的知觉和意识,其产生是有滞后性的。当人的意识发展成为一种语言符号后,同时也可以被另一种语言符号解释,在这个对语言符号的不断推演过程中也带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回过头来观看这个发展状态的时候,我们却总是把现象当做一个确定的对象或静止的镜像来看待,任何东西一旦被确定为静止的,就会产生认识的缝隙,语言也是这样的,只要我们孤立地看语言符号,语言缝隙中所遗漏的问题一定不会比我们已经发现的问题少。


最近在草场地艺术区的RONG空间举办了艺术家岳剑飞的个展,这个展览在视觉效果上未必算是很好,但这并不能掩盖作者的思考价值,事实上,展览提示了一些我们经常忽略的重要问题。岳剑飞的很多作品都是探讨语言问题的。下面我就列举几件我认为有意思的作品来谈一谈。

《欢迎光临》

展厅入口有一件互动装置名叫“欢迎光临”,由300cm×300cm×300cm的方形钢架撑起这个入口,钢架中间设置有绢布制造的通道,由于绢布尺幅大、层次丰富、质地悬垂,通道显得特别狭小,观众需掀开紧密的绢布方能进入展厅。作者认为这件作品是出于他的主观强化的结果。我想,如果主观强化的行为能得到客观体验的行为的呼应效果就更好了。观众走出空间后,会看到通过摄像机实时拍摄的其他观者穿过时的画面,作者认为这个视角的景象是隐喻的。我建议观众可以把这个观看和体验与后面我要谈到的另外两件作品《地址不详-1号》和《来历不明》 联系起来体验,这算是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主客体呼应。《欢迎光临》这件作品实际上是整个展览的序幕,观众必须经过这个序幕才能看到整个展览,因此在情境体验上它属于整个展览的“空间构造”,我们也可以把这看做是整个展览所提示的语言问题的入口。

《欢迎光临》局部

据作者介绍,“欢迎光临”这个名字的来历经历了一番心里的周折,他说“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一直无法确定一个名字是我认为适合的,因为作品含义远大于题目本身,这种反复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我的创作初衷”。这让我们想到,在现当代艺术界有很多被命名为“无题”的作品其实与作者岳剑飞遭遇的问题是一样的。因为艺术是人创造的,被艺术指称的这个物体(材质)本身是空洞的、无意义的,正是因为它被艺术指称了,被纳入了艺术的范畴,于是我们才给它设定了一个概念(题目),但概念并不只对应这个物体,概念往往是多义的。所以才有了“无题”这样的题目的流行。杜尚的第一件装置作品《在胳膊折断之前》,其实就是在一把铁锹上签了“在胳膊折断之前”这句话,可见语义和实物之间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它之所以能成为最早的装置艺术应该说是由开放的想象和特定时代的艺术制度决定的。为了让作品(材质)保有(观念的)意义,我们只能将概念的语义作为一种行为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将作品的题目作为一种引导,让概念自然对应到展览的现场和生活的语境中,让概念与观者的感知产生视觉、声音、行动的混合,从而导向一种微观体验的认知空间。或许,“欢迎光临”这个具有行动性的语义,正是符合作者内向的目的,也符合展览现场外向的诱因。正如杜尚给铁锹取名为“在胳膊折断之前”一样,“欢迎光临”就是岳剑飞的观念,它指向的是当下的文化语境、艺术制度和现场体验的综合感应。当然,这个指向的目标是宏大的,然而观者只能通过微观的“入口”才能体验到这个视域。

《语境》

另一件作品《语境》,主要是关于一段文字“我多想成功利用政治成为被政治利用的艺术家”的展示和传播。关于文字的运用一直是观念艺术的主流,对这类艺术的观看通常需要将语义联系语境来理解。从作品标题已经知道,作者是在思考与这个现场有关的语境——即与艺术家、艺术职业、艺术制度、社会制度、社会心理等有关的问题。这段话在汉语语法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在语义上试图实现的目标却无法通过经验得到证实。这段话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把“我多想成功利用政治”作为全句的主谓宾部分,把“成为被政治利用的艺术家”作为补语;第二种,按照意义来理解句子结构,把“我多想”作为主语、状语和谓语部分,把“成功利用政治”作为后面的修饰语,把“成为被政治利用的艺术家”作为内容宾语,全句的意义就可以简化为“我多想成为艺术家”。如此看来,不论是“我想利用政治”还是“我想成为艺术家”的前提都是被政治利用,“我”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不符合现实经验的。语言是建立在逻辑上的,逻辑不可能包括所有的思维形式,语言作为思维的形式本身存在巨大的缝隙。语义在逻辑上的正确并不等于事实的正确,这种对语义的惯性理解方式常常导致现实生活的重大错误和重大损失,我们却常常不自觉。顾名思义,作品《语境》正是要把观众从语义拉入语境,一旦进入语境,我们就可以根据现实来开放地阐释语义,于是我们可以从全句中提取两个关键词:艺术和政治,作者试图展开讨论的不外乎就是艺术和政治的关系。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中,不少艺术家自称做“纯艺术”却成为政治的工具,但他们还是自称艺术家;也有一部分艺术家本想利用政治做艺术却最终被政治利用,他们仍然自称艺术家;还有一部分艺术家对政治和艺术的关系有充分的认识并做了触及政治问题的艺术,他们却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艺术家。艺术作为一种职业虽然也包含文化因素但也是一个利益系统,政治作为一种道德系统虽然包含制约因素但又经常出现权力集中,在一个问题严重的社会,利益系统和权力集中是经常搅和在一起的,所以,艺术(文化)和政治的关系在中国是紧迫的。岳剑飞用“我多想成功利用政治成为被政治利用的艺术家”这段文字来隐喻现实是巧妙而生动的。


还有两件作品也值得说一说,虽然由于客观原因这两件作品未能按计划完全实施。《地址不详-1号》原计划是在展厅内向地下挖掘150cmX150cmX150cm的坑体,将制作好的同体积正方体铁箱放置坑体中。再把从社会征集的各种物品(包括开展前和开展过程中收到的物品)整理储存其中。在展览结束时,通过另一件行为作品《来历不明》即由作者设计主持的仪式现场将铁箱封盖并原地掩埋。看得出来,作者的计划是把整个展览设置成一个运动、发展的现场,也是一个牵动人观看的过程。正如从展览一开始的《欢迎光临》就表达的作者对整个展览观看行为的主观强化以及从观念上把问题的开放化,使展览不仅是针对展场实物的展示,更是力图从实物到行为以实现某种思维空间的延伸。作者从社会征集各种物品并放入铁箱,这些具体的物品可以说是作者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被征集者的作品。“地址不详”和“来历不明”其实都暗示了这些物品的多重身份。物品本身是具体的,身份不是具体的,当这个身份和其他作品以及后来的仪式和结局混合后,身份的多重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融合并得到无限扩展,“地址不详”和“来历不明”的概念就转化成某种不停息的自发追问和形而上的空间意识——即“地址不详”和“来历不明”处于此在却不确定的“有”和“无”之间的关系(包括由视觉和联想建立起来的知性结构)。当然,展览现在还处在过程中,即使按原计划实施,其仪式和结局也还未发生,上面的描述是笔者的联想。本来观念艺术也不是主要用来看的,想象是很重要的。所以,虽然这两件作品已确定无条件得到具体实施,但作者提供的方案已经实现了观念的价值,只能怪我们眼福不够吧。在承认眼福不够之前,可以再想象一下,若铁箱真能得到封存,并施以仪式,最后掩埋,我相信现场观者一定会产生某种不舍的心情,并会导致下次来到展厅时会继续留恋,以至于“地址不详”和“来历不明”会成为后面所有展览的“追问”。


观念艺术之所以产生观念,正是观念和实物之间的差异导致指称错位即语言缝隙,而重新打开我们认识的另一个空间。随着文明的推进,人们会愈加发现语言的缝隙越来越大,这正是观念艺术产生的条件,观念艺术之所以从观看走向行动正是它试图从解决问题的终极目标出发,为我们提供一种“或许是什么,或许可以做什么,或许能希望什么”的“艺术理性”。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常常是提供一种确定的意义,而处在“语言缝隙”中的观念艺术则是为我们提供意义的可能性,它不仅通过概念引导来实现追问本体,也通过现象揭示人类社会的中心问题,如权力、政治、欲望等,这些在本次展览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涉及。总地来看,本次展览虽然完整程度不高,但作者的思考是有深度的。


[沙发:1楼] artspy 2016-03-08 10:07:22

逃离或是自由的哲学——岳剑飞访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