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民:傻乐
发起人:八卦连环掌  回复数:0   浏览数:1831   最后更新:2016/02/25 21:28:21 by 八卦连环掌
[楼主] 八卦连环掌 2016-02-25 21:28:21

来源:瑞象馆


傻乐


文 / 张献民

图片及视频来自于网络


猴年央视春晚预告片


大红大绿


专业地讲这句话,是色温问题。通俗地讲,红配绿。


电视业认识到色彩的对比作用与电影的第五代基本同时,时间也差不多,就是八十年代中期,综艺晚会兴起的时候。之前的色彩,基本是个让人看出不是黑白的那种效果,对应于媒体工作只强调新闻性。之后有了色彩搭配的努力。主要因为一些改革开放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逐渐在电视台工作几年后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包括学习电视、广播、电影、外语、美术等方面的人才,也得益于部分国外通俗作品的传播,比如南亚或拉美的电视连续剧。


综艺节目搞到后来,集大成者,就是春节晚会的样子。到处都是红的,背景板是红的,字是红的,灯是红的,主持人穿的衣服也是红的。不仅如此,台上台下的都是红人,兼具政治和社会知名度两方面意义上的红。


古代中国拿什么颜色与红色对比?大概是翠绿、土黄、深蓝三种。翠绿如庙宇,山间掩映红墙的总是些绿树;土黄如故宫的琉璃瓦,上面一片鲜艳的黄色配上下面的红色;天坛祈年殿蓝色的顶与红色的房体可能是中国古代人找到的最完美色彩搭配。

祈年殿


什么才是全红的?北方的新娘、故宫里的新房。落红落在红布上,得大红灯笼高高挂、仔细地找。落红落在白布上,才叫色彩对比。


春节晚会在开头和结尾充斥着红色,中间的段落红色与冷色调搭配,有部分光线非常暗的作品,也有蓝绿调为主的。


红色与紫色是可见光谱的两端,波长由短而长。色温概念中,红黄色是低端,蓝绿色是高端。日常概念中的暖色调和冷色调在科学中恰巧相反,蓝绿成分比较多的光线是高色温,红黄色成分比较多的是低色温。

色温表


节目段落的搭配上,春节晚会出几段大红色的段落,接几段蓝绿色的,再回到大红色上来。没有办法从头到尾都是红色。但总的逻辑没有古代中国的贵族气或书卷气,一派民间景象,波普,就是色彩的堆砌,把鲜艳的东西放到一起去,像京剧的花团锦簇,更像秧歌。像一个建材市场出道的、叛出师门的小画匠在集资兴建的二姑奶奶庙墙上画的臃肿老年仙女。


演员的色彩也比较混搭。某年的晚会有一段五个人的合唱,一男四女,男的站中间,是黑衣服,两边两位是白衣服,最外侧两位是红衣服。搭配很费心思,衣服没一套便宜的,可还是让人想起中西合璧的廉价低端婚礼。


某年,田震脸上是红的胭脂和蓝紫色的眼影,还不难看。可是小品“讲故事”低劣的红色中装与绿色的运动服配在一起。这搭配,想更难看的话,难度太高。


短信竞猜


晚会和一些其它节目,屏幕下方跑动各种字幕,吸引眼球,冲击神经。其中有一种是竞猜。晚会的竞猜,很长一段时间,是猜本晚会哪个节目最精彩。

央视网2016猴年春晚“为最喜爱的节目点赞”页面


中国人的看戏传统,乡间的部分一直与赌博结合在一起。儒家传统中对此一直采取打压态度,赌博一直没有登大雅之堂或企业化。中国南方以及南部周遍地区赌博有企业化倾向,是因为北方的儒教传统不仅是家族的,更是社会的、上下一体的,而南方的儒教传统,家门内与社会上可能是两套。


看戏、赌博,看热闹的人都是潜在顾客。


什么是登大雅之堂?就是自己玩自己、不玩别人。有钱人家的小夫妻两个,古代没电视,晚饭后上床前投壶双陆,赌几个小钱,助兴而已,输赢都是自家的;再比如两个人下棋,输的请对方喝酒。


赌博是什么?他玩,让别人赌;他雇人玩,自己赌也让别人赌;有人玩的地方他就赌,赌别人的输赢。


赌博与黄、毒一样都多种形式。拿美国人来说,去赌场、设牌局,才叫赌博GAMBLING。比如传说拍《9.11》的迈克·摩尔也在家里设过赌局让邻居朋友来,赢的钱他投资纪录片。但城里有所谓BOOKMAKER,表面上不叫赌博,具体形式很象中国的地下赌球,小庄家拿个小本到街坊朋友那里收赌资,赌的内容是社区公认无法操纵的娱乐活动,现在大部分是体育,如拳击和球赛。小庄家的那个小本子叫BOOK,输赢的记录都在上面。法律明确禁止,但如果不玩大了执法部门也不管。

Bookmakers 赌注登记经纪人(摄影:Milliped - Own work, CC BY 3.0)


电视像是新式博彩的最大承载者。


春节晚会竞猜的中心内容是:哪个节目将成为晚会的最佳节目。答案揭晓的时候是元宵晚会。奖励是可以出席晚会等。


这有几点与赌博的规矩相违背,主要是现在赌博不兴让别人来赌自己,要赌都赌别人玩的。这是基本的公平原则,与现代企业精神一致,也是赌博能够在部分地区企业化的基础。自己表演,让别人赌,旧天桥都没这样的,与足球场上裁判不仅是裁判也是表演者并且事先或事后有利益回报是一样的,首先破坏的是公平。


这就象我张献民在街头设棋局,既不找别人下与对手赌、也不找个人下让围观的人赌,而是让围观的人赌我自己跟自己下的哪局棋最漂亮。这成立吗?


自己玩却让大家赌,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成立?就是围观者与表演者之间除了观看,还存在非常明显的权力关系,而且表演/收钱者与围观者形成的社会体系是封闭的。


正由于以上互相矛盾的陈述,可以说竞猜不是赌博。晚会,自己表演自己颁奖,更符合登大雅之堂的自己玩自己的规则。


假唱直播


电视综艺晚会,虽然有现场、在直播,但有假唱、假笑容、假掌声。


假唱英文叫PLAY BACK,就是回放。在前电视时代,原来是音乐电影的做法;但不是歌舞剧的做法。观众不接受去看梅兰芳唱戏听见的是唱片。


演唱的歌曲预先在录音棚里录制,标准距离,嘴唇离话筒两寸。太近了喘息声太清楚,送气吸气声音夹杂在歌声中现在不是色情的指标而只是一种廉价的技法。太远了是卖弄嗓子,只有美声大胖子才会要求话筒离嘴巴半米以外。录音还可以有模仿双耳立体声的双话筒、除了正面保证音质的话筒外再加一个脑门正上方更浑厚更多共鸣的话筒等。


演员表演时可以一句句地做,录音师可以任意拼接。调音台和电脑可以增强演员的某部分音域、降低某种效果、延长或缩短某个发声。更不用说配器的名堂、音乐伴奏或人声的和声都是另外配上去的,乐师可以与歌手根本没见过面,专配和声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是为哪首歌配的。


现场假唱时为什么要话筒?间奏时歌手可能与观众对话;也可能就是个道具,没有它歌手不知道手脚怎么放;也是为了把假的做得象真的一样。


如果都知道是假唱,更值钱的是歌手的脸、身段、服装。在晚会的演唱中,真实的居然是背景的伴舞,而不是前景的歌唱。可见真实只是背景,假的才值钱。

大妈大爷、高校学生、民企国企员工,都是职业观众的来源。(来源:南方周末《假观众,真行业》)


为什么大家就那么宽容、知道是假的还在听呢?


假掌声、假笑容和笑声的制造,是事先有几个副导演,煽动现场观众情绪,预先录制一些现场资料,大家鼓掌、欢笑的场面在后来直播时随时可以调出来使用。副导演的能力,在于预先找到些够规格够标准、既活泼又不会捣乱、既听话又有特点的观众。这容易嘛?所以也可以找些“领掌”、“领笑”,假装观众坐在人群中,有事没事,突然鼓掌叫好纵情大笑,还捅捅旁边的观众让他跟进。


预先录制的片段,还更容易盯住名人。名人大都非常知趣,镜头一对着他就使劲鼓掌欢笑。他们知道如果木呆呆的肯定会被剪掉。


假掌声和假笑的使用,春节晚会比较节制,另一些晚会更过分。


如果这些都是假的,那什么是真的?就是现场直播。假是为了避免现场出问题,而让观众接受其真实感的,是真人到场、直播。


这是当代传媒的核心问题。不管假是怎么造的,只要直播就可以了。但网络比电视有更突出的同时性。前电视的所有媒体都没有这个特点,前电视的所有媒体,都是一种历史写作。电视和网络,是写作现场,所以才是速朽的,它必然被下一个时刻替代。写作的同时性否认了历时性,所以媒体的阅读者与真实的关系也全盘改变了。


公共听觉


春节晚会与历史的同构,在此我点三首歌,都是在春晚演唱之后流行全国的,它们可能代表了时代精神。


第一首是《故乡的云》,是八十年代爱国精神的体现,歌曲本身招商引资色彩强烈,但思想上的更大作用是通过华侨的口吻来号召大陆青年们爱国,将李谷一邓丽君之后的小资产阶级抒情风重新纳入爱国的伟大情怀。演唱者是个混血儿,非常顺从他的母亲。


1987年春晚,费翔演唱《故乡的云》


第二首是“我们的大中国,好大的一个家”。比上一首更直白,沿袭西北风的豪爽派。演唱者当时身着一身红衣。主题是中国越大越好,爱国的人们都是我家人。非常典型的九十年代作风。


第三首是“咱们老百姓,今个儿真高兴”。歌词勇猛,非常接近“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以老百姓的名义、为老百姓说话。21世纪之初的高兴没理由、高兴没商量。


计划娱乐


傻乐假笑既是春节晚会的目的,它也达到了这个目的。


工业化养鸡,食物是鸡唯一与外界的接触。它连自己的粪便都看不到。它一生经历的所有真实都是被安排好的。真的事物都被加工为最好消化的颗粒,再加上添加剂。


机械化养鸡场的鸡们:喂饱了你,你就下蛋吧。


有人认为我这样的言论是传播禽流感。与其让它们由于个别鸡痪瘟疫而全部被灭杀,不如将就着吃点号称食物的颗粒,等待鸡腿汉堡制作商最后来个温柔一刀。言论传播的不是禽流感。阻遏言论的任何努力,只是想用瘟疫为借口阻止鸡跑掉。


春节晚会本身同构于文工团传统,并且是文工团传统的新高峰。中央电视台同构于文工团加中直机关。媒体为王的另一项证据:原来的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是最庞大的单位,鼎盛时期工作人员达两万人。现在,改搞市场经济了,计委消失了;而中央电视台的员工在90年代也是两万人,是全国公共单位中最庞大的。如果把它升级,似乎可以改名为计划娱乐委员会。


仿佛计划对经济行不通但对娱乐却很有效率。


春节晚会对社会的作用,同构于行政和党务中各项工作的结构性位置。比如党务,组织工作第一,宣传工作第二。行政系统中,经济第一,有很多老二老三,最后一个是文艺。这些又都与中国人家庭内部结构一致,首先是人伦,也就是上下尊卑,就是组织关系,然后是这一家的人伦给外人的印象,也就是宣传工作。平时下地把庄稼种好,年底有好吃的了,才轮到末一位工作,文艺娱乐。


但是,口水层面,本末倒置。大家印象深刻的都是后面这些不重要的事,重要的事是秘密,不能说,比如组织、人事关系。能说的是无关紧要的,可以吐槽一年。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宣传就像口水,晚会只不过把口水吐得像泡泡糖一样大。这也没什么过错,组织工作的要领是不被人议论,宣传工作不断地被人议论才有效果。

春晚现场观众都是些什么人?(新京报网出品)


春节晚会更自觉地同构于国家和民族。它的现场观众和现场祝贺设法对应于主流社会中的各阶层,表演的节目设法对不同地域和民族都有所体现,设法照顾所有性别和年龄,覆盖全球华人,波及金发碧眼。


分析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观众是些什么人,从而解析主流媒体如何看待这个社会,会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