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窗:暂时性反熵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843   最后更新:2016/02/25 10:18:07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6-02-25 10:18:07

来源:艺术界LEAP 文:赵梦莎


《什么是屏幕?》,2015年,装置(铁、涂料、投影、电扇、印花织物),220×210厘米


刘窗的创作因直指中国急速发展的城市中的建筑、个体问题而为人们所知,而最近,他开始转向了根植于更广阔社会基础的思考尝试。


《被分割的风景》开始于刘窗对中国70年代至90年代福利房建筑的研究。房屋作为反映制度和历史的模型,也折射出特殊时代框架的变迁。1984年住房改革政策提出后,人们才普遍从集体宿舍搬入单元楼,直到1998年福利房制度停止,中国开始全面的房屋商品化。“防盗窗”恰好流行于单元楼时期,是住户出于对安全与审美的双重需要,在原本的建筑表面人为添加的防护网,其图案的选择也体现着那个时代特殊的美学趣味。其中,一对交叠菱形的铁艺图案吸引了刘窗注意,并以考古研究的方式追溯到“方胜纹”这一图案具体的演化轨迹。艺术家通过资料分析的比对结果发现“,方胜纹”的最初图案来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绘制的菱形纹,元代也作“八宝纹”之一,这个纹路常与“盘长纹”结合在一起,组成最为常见的“中国结”图案,并广泛使用在织物、瓷器以及家具建筑上面作为装饰。有趣的是,因为“方胜纹”的图案相对抽象,在满足美观要求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结构支撑作用,因此在防盗窗的众多装饰中,“方胜纹”拥有极高的辨识度。

上海双年展展览现场,2014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在新作《什么是屏幕》中,刘窗延续了在第十届上海双年展中曾展出的《被分割的风景》系列装置的形式,白色“窗帘”换为印有Photoshop中体现为透明图层图案的布料。与之前针对现代性空间“分割”的论调相比,《什么是屏幕》并没有强调原本“防盗窗”隔断了外部风景的形象——铁笼投在窗帘上的形象如同被修图软件栅格化后压入底图的图层,在这个由物至影的过程中追加了新一层虚构的观看空间,使得“方胜纹”的图案从原本的环境中被分离出来,纯化为被观看的临时性系统。

《BBR1(抑花一号)No.2》,2015年,录像,8分25秒

“方胜纹”能在历史发展中始终保持稳定和强大的可复制性,而图案的进化过程正如生物的“遗传”方式,得以在历史中存活下来,并不断再生与流通。另一件录像作品《BBR1(抑花一号)No.2》中的植物激素,则与“方胜纹”一同被艺术家作为针对现代文化考古的对象。如果说门窗是建筑这一生物体的“器官”,“抑花一号”则是自我有序化的有机生态系统,其项目研究的背景是随中国现代主义进程伴生的新环境问题:近几年中国北方不同地区爆发的季节性杨絮“污染”来源于中国当代城市规划中隐藏的问题。杨树因其成材快、耐寒耐旱的树种特性被选作大多数城市景观中最为常见的行道树。随着人工培育,杨絮失去了原本的繁殖意义而成为了环境中多余的东西,需要用植物激素加以抑制。而激素的刺激又进一步加剧了飞絮的发生。

刘窗“活的遗迹”展览现场,2015年

在《抑花一号》与“方胜纹”系列的叙事方式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连接。共同的背景是艺术家针对中国土地发生过的现代性转折,以及当代现实框架下的遗迹的反思。作为艺术家在社会实验室中的行动,刘窗对采样进行了切片式分析,对其本身生发出的意义和规则进行回答。这是规避开标准规则的尝试。


刘窗的工作方式是信息的反熵。从《什么是屏幕》到《抑花一号》,艺术家用特定的视觉线索为我们提供了与复杂的系统产生交互的入口,也让这些系统看起来简单一点。由于增加了对话的难度,我们也由此丧失了一部分进入对话语境的可能。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