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原,记录艺术的每一天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726   最后更新:2016/02/20 09:04:36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6-02-20 09:04:36

来源:典藏 文:林霖


2013年,陆平原在上海歌德空间展出“等待一个艺术家”,印象中是满目的海洋蓝,海报中游弋在大玻璃缸中的鲨鱼,以及在仅有9平米的展厅中,那个涂成蓝色不断翻滚的洗衣桶,旁边有一位志愿者把洗好的衣服晾起来。

“河原温”陆平原个展,没顶画廊现场


去年在M50的没顶空间个展“惊奇的发现”,展厅里有一杯牛奶、一块肉,墙上贴着一张纸,艺术家讲述了一个“肩头肉”的故事:有个艺术家的雕塑作品,一直被嘲讽为不如他肩头的肉瘤好看,他索性来了灵感,按照肉瘤的样子翻模了雕塑,然而在这个“肉瘤雕塑”开幕式中,人家却说翻模没什么意思,不如直接买他的“肩头肉”,艺术家当场气炸,这个肉瘤真炸了,血肉横飞溅满展厅,结果作品被销售一空,而艺术家的代价是失去右手,而此后他再也没有做出如此轰动的展览——陆平原则在此展现自己说故事的惊人功底,同时还用现场的一杯牛奶与一块肉勾起观者的“食欲”。看起来,“惊奇的发现”似乎就是一场关于邂逅灵感和故事的体验,不单单是一件小装置,更重要的是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为什么会在这里。


这样的展览不禁令人莞尔:这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艺术家。所以仅局限于想要搞清楚“这件作品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对当代艺术的一种误解——至少在陆平原这里是这样的。


陆平原,《河原温,今天系列,2014年12月23日》,2014,布上丙烯、卡纸、报纸,27.5×35×5 cm


梦见“梦见看不见的艺术家”


此番没顶空间的新展“河原温”,陆平原直接用著名观念艺术家河原温的大名作为其个展的名字,于是人们再一次“惊奇”——这又是要说什么故事呢?原来,一切源自陆平原的一个梦境,他曾梦见这样一人:对方站在强光中,虽然样貌不可看清,但陆平原可以感知此人是河原温,并感知到自己被要求代替河原温继续“今天”系列的创作。陆平原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承诺既悲观,又带有浪漫的色彩。醒来后,陆平原开始查阅学习河原温的创作细节,不久后便开始了“今天”系列的创作,然后有了这个展览,最新的日期停留在“2016年1月日”。


河原温(On Kawara)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之一。他最知名的作品是《一百万年》(One Million Years),精妙地揭示了时间的难以度量,以及人类对时间有限的概念。在这件作品中,以1969年为分界线,之前和之后的一百万个年份数字,各自徐徐展开,除了数字再无其他。正是通过这件作品,河原温得以用肉身的际遇和感知,丈量时间的长存。


一开始,河原温其实从事具象素描。成长在上世纪二战后盛行的消费时代背景之下,河原温前往纽约,开始反思这一股愈演愈烈的趋势,然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于是陈列在我们面前的作品:时间、日期,总是数字。在这些日期的背后,隐藏着艺术家本人。河原温因此被誉为“看不见”的艺术家,于是,河原温索性将自己“隐身”,从此不再出现在任何公开的场合中,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及采访记录,也从不把关于自己的任何信息和形象投放到作品之中。他的简历从来不写出生日期,而是给出一个量化性的描述,告诉观者他迄今活了多少天。但是这些数字量化并非仅仅是数字,从中可以看出整个宇宙,也就是说,若将视野抽离到卷帙浩繁的“百万年”时间横轴上来看,这个生命的天数如此微不足道,人类个体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个“微不足道”中极力活出生命的精彩和价值。


陆平原,《河原温,今天系列,2015年3月3日》,2015,布上丙烯、卡纸、报纸,20.32×25.4×3.8 cm


记录每一天


那么,今天陆平原的这组看似模仿河原温的系列,意欲何在呢?这里的陆平原是一个隐藏在河原温背后的陆平原,是一个假借河原温躯壳的陆平原。在没顶空间刷成全白的“白盒子”展厅中,方方正正写着日期的纯色画布颇为醒目,就像是提醒着生命终结的倒计时钟;然而当你定睛凝视,数字又变得没有生命,数字只是数字。于是乎,这里面有一种微妙的东西,就是尊重并激发观众的视觉体验,和大脑皮层的启发性思考。


虽然难掩此番是借河原温之名炒作的嫌疑,但是陆平原一直以来的创作方式倒是与河原温一脉相承,那就是将创作“档案化”,而档案的核心是私人化和行为性。就像先前的个展“惊奇的发现”,一概记录了文稿。但比起河原温的“抽离”,陆平原的“世俗”气息更重一些,他无意将将艺术置于形而上或者禅学的境地,更无意承继河原温的工匠精神和神秘主义。所以他用了“托梦”这一过于戏剧化的缘由开始了这一系列,却又怀着敬畏之心实践着他档案化、行为化的创作。毕竟两代人在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阅历和艺术语境中成长,彼此的交集或许只能在“梦中”得到实现。


陆平原,《河原温,今天系列,2014年10月18日》,2014,布上丙烯,20.32×25.4×3.8 cm


另一方面,陆平原也是有担当的,他敢于承诺,并且脚踏实地。在展览中,陆平原除了日期的呈现,还会收集一些该日期当天的报刊文摘。在陆平原看来,“生活”是很重要的,创作是接地气的。所以他的作品会有洗衣服的肥皂味,会有肥肉的红烧味、酸奶的发酵味。他也会积极参加自己的展览开幕式,与朋友、圈内人士、专家积极交流,聆听他们的故事。


同时,一个有意思的点在于,陆平原的“今天”系列也让人好奇这些日期的背后,是否有对艺术家来说值得纪念的事情?然而我们无从得知,展览现场只有一长条的数字,似是无穷无尽,置身其中你找不到熟悉的参照物。当观者在展厅走了一圈又一圈,无须寻找意义,每一个数字都是“今天”,也可以是“昨天”或者“明天”——然后我们可以试图回想,自己在这些日期做过什么?或许除了最近的一天,亦即“2016年1月1日”的细节,其余几乎对照不起来了。于是,这变成对当代生活经验的“嘲讽”:明明不是失忆,可是为什么想不起来?明明天天很忙,为什么就是对日期没有概念?——我们忙着忙着,是为了什么?


陆平原,《河原温,今天系列,2014年11月16日》,2014,布上丙烯、卡纸、报纸,20.32×25.4×3.8 cm


这样一种从作品及至场景的体验设计,是陆平原这两年一以贯之的创作方向。2013年歌德空间“等待一个艺术家”的展览现场,陆平原搭建了一个循环结构,试图尽力维护一种“湿度”;这种“湿”在这个结构中“合法”地被展示。作品涵盖了装置、现成品以及行为艺术,通过反复和漫长的行为,来刻意维持艺术系统中创作者的假想状态。当时陆平原对“等待一个艺术家”之名的阐释是关于对艺术体系需求的理解方式:艺术系统不断要求艺术家创造便于传播的价值观;而艺术家的“身体”也常被简单看作一种“现成品”。那么作为一个“现成品”我们还有什么样的选择能使自己保持源源不断的“价值”?或许,今天陆平原借河原温之灵感在试图寻找一种答案。鉴于每次见到陆平原都会发现不一样的惊奇,那么我们对他的下一个实验系列不妨抱以“惊奇的等待”。


图丨没顶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