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内,墙外 专访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策展人皮力
发起人:宁静海  回复数:0   浏览数:1953   最后更新:2016/02/04 20:36:59 by 宁静海
[楼主] 宁静海 2016-02-04 20:36:59

来源:798艺术


艺术评论人、大学讲师、策展人、杂志主编、网站创始人、画廊主,十几年来,皮力以不同的身份一直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舞台之上,2012年,他开始担任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的高级策展人,主要负责梳理和研究博物馆的中国当代艺术藏品。从一名学院科班出身的学术精英,到一名在商业领域中摸爬滚打的画廊老板,再到今天回归美术馆体系成为一名照料公共馆藏的策展人,皮力见证了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此次离开北京转战香港,于他而言也许是个人的选择,而于调整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生态而言,这也许是一个新的时期开启的标志。


ART.ZIP: 可不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次展览《M+希克藏品:1970年至今的中国艺术》?英国的观众有怎么样的反馈呢?

PL: 这次展览的反馈很不错,开幕就来了很多人。2012年乌利·希克先生(UliSigg)正式把藏品交托给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由于场馆建筑要到2019年才正式落成,所以这些作品会在欧洲先进行巡回展览,去年在瑞典,今年就到了曼彻斯特,最后再回到香港。我们藏品中最重要的80几件作品都在本次展览名单内,有艾未未、曹斐、张晓刚、张培力等重要艺术家的作品,都是教科书级别的作品,估计将来入驻M+后很难在其他地方同时展出了,所以机会非常难得。


还有一个很好的消息,展览所在地曼彻斯特惠特沃斯美术馆在今年被评为了英国年度美术馆(Museum o f t he Year),这就意味着这段时间会有更多人来参观,加上周边大学的环境和当地成熟的中国小区,所以我很看好这个展览。



The M+ Sigg Collection – Chinese Art fromthe 1970s to Now at The Whitworth, Manchester.Photography by Michael Pollard 2015, Image courtesy of The Whitworth


ART.ZIP: 从中英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您觉得在当代艺术领域两国的互动是怎么样的呢?

PL: 这些年从英国引进中国的展览都很不错,1993年的吉尔伯特和乔治(Gilbert& George),紧接着2000年的亨利·摩尔(Henry Moore),英国把一个当时最前卫的和一个相对传统的都带过来了。我没有参与中国带去英国的项目,我是从2003年开始参与英国引进中国的艺术项目。那年的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亚洲土地(Asian Field, 2003-2004)》, 从广州开始然后到北京、上海、重庆巡回。这不光是一个展览,这是艺术家本人在不同的地点和当地艺术家以及机构的合作项目,尤其是在广州的维他命艺术空间,他们的合作启发了中国本土的小区艺术与文化。再往后2006年是一个大型的英国青年艺术家(YBA, Young British Ar tists)展览《余震(Af tershock)》。我第一次来英国是1999年,当时我觉得如果能在中国展出YBA的作品将会是特别酷的一件事儿,但将近10年以后他们的展览才在中国举办。因为1999年那个时候大部分中国人还不一定看得懂他们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英国每一个文化项目的引进都是在对中国市场和观众有一定的了解之上展开的。


ART.ZIP: 您现在作为M+的高级策展人,很多时间会在香港工作,能不能介绍一下香港美术馆体系和工作模式是怎样的?

PL: 香港艺术机构有几个特别好的地方。首先它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很明确,展览项目会将服务公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再来考虑文化该如何推进。而内地的展览是为艺术家、画廊、藏家服务的,并不把工作重心放在布展、文字信息和作品选择上。其次,香港的公立艺术机构对于作品的保存保护也是相当完善的。与内地相比,我在香港工作需要考虑更多的事情,比如作品的陈列,艺术家的满意度,版权问题,各种法律法规等等,还要应对为公众服务时各式各样的要求,这都很花功夫的,每天都在挤时间。



The M+ Sigg Collection – Chinese Art fromthe 1970s to Now at The Whitworth, Manchester. Photography by Michael Pollard 2015, Imagecourtesy of The Whitworth


ART.ZIP: 曾经有人认为香港是“文化的沙漠”,但这几年似乎有了变化,比如香港政府把西九文化区独立开辟出来,这是不是代表了一个转变的信号?

PL : 我相信转变会非常快的。我1999年来英国时,伦敦当代艺术学会(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是全伦敦最时髦的地方,YB A刚开始有点声音,那个时候伦敦是无法和纽约、巴黎相提并论的。但到了2003、2004年随着南岸中心(South B ank)的兴起,伦敦立刻成了全世界最中心的地方。2001年时南岸这边只有泰特美术馆(Tate Modern),而如今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海沃德画廊(Hayward Gallery)等等文化机构都聚集在这里,我能很悠闲地在河岸边漫步,吃吃喝喝,看看展览。这也就十年的时间,英国政府就将整个南岸中心打造成了东南伦敦的文化核心区域。


像香港M+所在的西九文化区就是在借鉴伦敦南岸中心的模式。当然英国有它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但是我相信当一个好的美术馆植入到一块区域后,十到二十年的时间就会对当地产生相当大的变化。当代艺术的驱动力很大,再加上香港自由的关税和汇率,所以它在未来艺术市场上的地位会非常重要。但毕竟香港的体量有限,未来最大的客户群还是在中国内地。


The M+ Sigg Collection – Chinese Art fromthe 1970s to Now at The Whitworth, Manchester. Photography by Michael Pollard2015, Image courtesy of The Whitworth


ART.ZIP: 从画廊主、大学讲师、策展人到目前M+策展人,以您丰富的经历来看,哪一部分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短板?

PL: 中国没有很严肃的传媒,也没有很严肃的批评话语,这就失去了知识生产的能力。我们没有办法建立起以记者、编辑、传媒、批评家为一体的严肃批评系统,所以中国的艺术价值标准变得很单一,大部份时候只能通过拍卖和商业画廊的商业行为来体现。


ART.ZIP: 如今留洋归国的新一代, 像刘辛夷、叶甫纳、陈天灼、阿斯巴甜等人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了新声音,您认为他们会不会对中国的艺术现状有所改变或重塑?

PL: 作为策划人来说,我们面对的新一代艺术家如陈天灼、陆扬、叶甫纳等人,都是非常国际化的。他们可能受英国的教育,可能在柏林进行艺术家驻地项目,在阿姆斯特丹呆上个3至5个月,在法国做展览,再回到中国做些疯狂的艺术作品。这代人的文化归属感和老一辈完全不一样,他们没有中国的负担,也没有兴趣强调中国的身份认同。


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确有一些新东西。但是光靠艺术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媒体和机构的介入。我一直在关注国内的现状,目前起色并不大,有政治环境等一些因素的制约。因为新的政府还是在加强对意识形态的管控,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太快,当下政府面对的问题远比以前的时代要复杂得多。所以新一代艺术家如何在回国后保持国际化的视野,同时寻找到发声的渠道,这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


ART.ZIP: M+在今年的下半年会有一些什么样的项目吗?

PL: 我们下半年,从11月份开始有个展览叫《上演(OnStage)》,探寻行为艺术在剧场、城市、艺术家空间衍生的可能,届时会有8至9位行为艺术家会在尖沙嘴九龙尝试作不同的行为表演;明年2月份希克的藏品会巡回到香港;明年7月还有曾建华的展览。有个4 0 0平米的展厅将很快竣工,我们预计会做7-8个展览,每个展览3个月,我们需要测试这些展览空间,这样一直持续到2018年。


M+是一所位于西九文化区的视觉文化博物馆,重点展出20及21世纪的艺术、设计与建筑和影像作品。2012年瑞士著名收藏家乌利·希克博士将1510件被公认为是从1970年代至今中国当代艺术品中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和最重要的藏品交付给M+,其中47件为M+收购。撰文:柯淇雯 翻译:李博文 图片:惠特沃斯美术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