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专访迈克尔·克雷格- 马丁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2   浏览数:2550   最后更新:2017/04/26 15:01:40 by guest
[楼主] colin2010 2016-02-02 17:22:52

来源:798艺术


少即是多:专访迈克尔·克雷格- 马丁(上篇)

“艺术不止是创作,更与观察紧密相连。”英国艺术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Michael Craig-Mar tin)将我们生活中易被忽略的日常用品用抓人眼球的明快色彩小心勾勒出来,并用这些材料在他的首次中国巡展中排演了一部关于现代物质生活的视觉交响。这次巡展代表了“2015年中英文化交流年”文化项目的启动。

克雷格﹣马丁是英国当代艺术的标杆人物。他最初由《一棵橡树(An Oak Tree)》而为人所知,而这件观念作品也奠定了他在第一代英国观念艺术家中的重要地位。七十年代末,日常生活用品开始成为他创作的核心,它们在他作品中常以极简的形态及大胆的色调呈现。此外,克雷格﹣马丁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艺术教育家,他影响了现在为大众熟知的“青年英国艺术家一代(YBA)”的格雷·休莫(Gary Hume)、达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莎拉·卢卡斯(Sarah Lucas)等著名艺术家。他在2000年被授衔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并于20 0 6 年当选皇家美术学会院士。克雷格﹣马丁在不少英国及国际公共艺术项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譬如他参与策划了的2015年皇家美术学会夏季展,也曾担任约翰·摩尔艺术奖中国区(John Moores Painting Prize)的评委。

左:MICHAEL CRAIG-MARTIN, Untitled (violin), 2015,© Michael Craig-Martin Image courtesy GagosianGallery. Photo: Mike Bruce

右:MICHAEL CRAIG-MARTIN, Untitled (bulb) , 2014,© Michael Craig-Martin Image courtesy GagosianGallery. Photo: Mike Bruce


ART.ZIP: 克雷格﹣马丁先生您好,请您介绍一下这次中国的巡展情况吧。

MCM: 这是一次非常令人激动的经历。我先后在上海和武汉举办了个人展览。武汉对我而言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因为我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我的曾祖母是中国人,在我受邀去武汉之前,我对那里完全不了解,所以我专门去上网查关于武汉的介绍。我发现原来汉口是武汉的一部分,然后意识到我的曾祖母就是汉口人。我的曾祖母和父亲都在汉口出生。汉口在邀请我举办个展的中国城市中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我想我应该回到我家人出生的地方去看看。


ART.ZIP: 这正是您选择在武汉举办个人展览的原因吗?

MCM: 也不完全,其实多年来我一直有在故乡举办个展的心愿。湖北美术馆邀请我的时候并不知道我与武汉这个城市的关系。只能说这是一个非常偶然的巧合,一个神奇的巧合——很中国式的巧合。或说是命运。


ART.ZIP: 您为这次展览做了哪些准备?您花了多长时间来布展?

MCM: 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的王馆长和英国艺术顾问玛丽安·霍特曼(Marianne Holtermann)邀请我来举办这次展览。我先去到上海考察美术馆的展览场地。那个美术馆很大,让人很难决定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填充这么大的一个空间,所以我决定用新作品来布展,用非常当代的新作品来表现非常当代的事物。我认为这样的呈现方式会非常有趣,因为这些物品的都是中国制造的,而且我认为这些物品是具有普世意义、是超越语言、超越文化界限的。


左:MICHAEL CRAIG-MARTIN, Untitled (flip-flop) , 2014, © Michael Craig-Martin Image courtesy Gagosian Gallery. Photo: Mike Bruce

右:MICHAEL CRAIG-MARTIN Untitled (iphone), 2014 Acrylic on aluminium © Michael Craig-Martin.

Courtesy Gagosian Gallery. Photo: Mike Bruce


ART.ZIP: 您从人类学的视角来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这点特别有趣。它们因文化差异而不同,但如今全球化影响下使得这些差异性变得模糊,中国的观众也能够辨识出它们是什么。

MCM: 是的,它们可以为所有人所认识。我有足够的信心在中国举办我的首次个展,中国观众对于我的绘画作品不会有理解困难。我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运用非常自由,色彩的自由在任何文化中都是可以接受的。


ART.ZIP: 那些图片,特别是苹果手机的画作,充满了讽刺和幽默,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拥有一部苹果手机。您的表达方式也非常有趣:您把手机放在了画布中央,让整个画面表现出一种肖像画的感觉。您可以稍微介绍一下这个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含义吗?

MCM: 我尝试用最简单的形式去呈现物品,我并不希望去传达过多的信息,所有的基本信息其实已经都涵盖于作品本身。观看者把所有的其他信息附加在这些图片上。这些产品中的大部分是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其本身不具备任何个性,但是如果你拥有并开始使用它们,它们就会变得个人化──物品和人紧密的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代理念,我们的个人习惯、个人感受全部倾注在我们携带的物品上。这些物品因为看似太过相同,所以往往为我们所忽略,但是它们在当下的物质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ART.ZIP: 您是在批评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观念吗?

MCM: 并不是的,不过我知道有些人会这样看我的作品,但是不希望看到人们把注意力放在这些部分,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我的作品确实具有这种批判性,但是对我而言,我不愿意过多地去解读我的作品。


Pitchfork(pink), 2008, Powder-coated steel. © Michael Craig-Martin


ART.ZIP: 您怎样看待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

MCM: 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在我的上海巡展前,我担任了约翰·摩尔艺术奖(John Moores Prize)的评委,这项工作非常有趣,因为奖项的评委们分别来自中国和英国,我们在一起评判作品。我们对于作品的判断虽然也会有一些分歧,大部分时候意见还是统一的。作为一个外国人我有机会作为一个评委来审视来自中国各地的艺术家作品,这让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有了一定了解,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文化交流。这些我们看到的艺术家并不出名,但通过这个平台获奖的艺术家们能获得去英国旅行的机会并结识其他艺术家,这就是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


ART.ZIP: 有人认为一些特定的艺术表现很“英伦范”,那么您认为存在这种“英国范儿”艺术吗?英国艺术家的作品中是否确实具有一些共通的东西?

MCM: 一般意义而言,我并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是深刻、无所不在的。举个例子,在英国,我们的大学里面也教授表现主义绘画,但是在英国所教授的内容和德国是不同的,因为表现主义在德国艺术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所以虽然是相同的艺术但教授的侧重点却不同。虽然各个国家的表现主义各有特色,但他们本质上是具有共性的。我们应该忽略一些文化的国别差异而更加关注艺术风格本身。我不赞成用“国家性”的概念来判断艺术价值,虽然我们得承认英国艺术、德国艺术和中国艺术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这些差别其实是各国家不同的历史传承方式造成的。


Umbrella (orange), 2011, Powder-coated steel, © Michael Craig-Martin


ART.ZIP: 教学这点特别有趣。我们知道您曾于耶鲁大学师从于约瑟夫·阿伯斯(Josef Albers),您自己也曾当过老师,任教于金匠学院。您怎样看待自己的教学方式?

MCM: 虽然我很欣赏约瑟夫·阿伯斯的教学,但是我的教育与他的完全不同。某种意义上而言,约瑟夫是一个非常强调权威性的老师。他对每件事都强调规则和定律。我从六十年代末开始任教,当时正值一系列英国学生运动,统治者的权威性遭到削弱。个人的自由越来越多,学校里面拥有非常自由的学术环境。我们在金匠学院中做了许多教学创新。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给予学生当时那么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现在的英国教育有越来越多的限制和约束,已经没有了六、七十乃至八十年代学生那样自由的空气。当我走进武汉的美术学院,我发现这所学院规模很大,学生很多。但对我而言很难为那样多的学生做创意型教育,因为你需要与学生单独接触、沟通,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单独的、持续的交流。在六十到九十年代,英国的艺术学校的规模还很小,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撰文:郭笑菲 图片提供:高古軒画廊)


[沙发:1楼] guest 2016-02-05 15:51:02
来源:798艺术


少即是多:专访迈克尔·克雷格- 马丁(下篇)

ART.ZIP: 您作品中的色彩非常引人注目,色彩在您作品中往往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它们对人类精神世界与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谈谈您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色彩的理念和您希望达到的效果吗?

MCM: 我的早期作品并未运用太多的色彩。我对自己运用色彩的能力没有太多信心。所以当时我创作了大量的黑白色作品。直到1993年我在创作一个空间装置作品,我把墙涂成了彩色,墙上的色彩启发了我,改变了我后来的创作方式。通常的顺序是艺术家先从事绘画,然后制作装置作品,而我是恰好相反,我绘画的灵感来自于装置。


每当我走进工作室,我首先会花很多时间去思考我究竟要去创作怎样的作品:墙上丰富的色彩驱使我创作更加色彩化的作品。我的重点是关注绘画中的色彩,对于物品的选择,我尽量选取生活中最为显而易见的对象,同时也用最为简约的颜色去创作,不混和颜料,只使用纯色,我选用最普通的颜色:红色、紫色、黄色、粉红色,我不会去扭曲或者去改变一个物品,我要呈现的是一个物品的本貌


在今年的夏季展中,我为展览设计的色彩灵感来自于我自己的作品。当我对人们说我希望在这个大展览用什么颜色呈现的时候,他们都以为我疯了,因为这样的设计会是非常冒险的。但是当展览开幕之后,这些色彩与所有的参展作品非常好地融合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在巴黎的展览,我第一次用亮色去粉刷房间,那是一个非常棒的美术馆:空间大小适中,周围都是花园,非常法式。美术馆一共有七间展厅,所以我用不同的颜色粉刷不同的展间,展览的效果很棒,每个来观看展览的人笑了,我甚至在自己的作品展览时也没有见过那样的笑容呢。

 

夏季展的策展非常难,因为展厅的空间非常大,作品的种类也非常多元化。因为一共有1200件参展作品,这对于一个展览的作品量而言实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有些很有趣但是有一些也很乏味。每次我去看夏季展的时候,我觉得每个房间太过类似,这让我无法专注地欣赏每件作品。我决定要让每个房间更具有独特性,更加有趣。我对于每个作品的摆放都经过深思熟虑,所以为了让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需要去组织一个合理的摆放顺序。当我在大学任教时我常常会教育学生:你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非常有创意,但是不要过于寻求创新,因为物品本身有自己的特点,并不需要我们去改变太多。一点点改动就会看起来有相当大的改变。看看这些参展的画作,除去所有的阴影、参展环境、个人化等因素,也仍然还是完整的作品。


ART.ZIP: 我们知道您对策展很有兴趣,可以谈谈您的策展理念吗?

MCM: 我关注展览的个性特色,策展对我而言更像是创作一件绘画或装置作品。当我在皇家美术学会策划夏季展览的时候,我完全把策展的过程当作创作全新的作品。我希望在这个空间的展览中呈现出内容不平凡的作品。皇家美术学会拥有可以容纳上百件作品的巨大展览空间,我需要更好地组织作品顺序,让参展的作品摆放看起来更有条理地呈现给观众,避免让画作在展览的过程中互相打扰,展览的时候相对地拥挤并不会影响展览本身的质量。举个例子,我不会把一个雕塑放在画前面。我会尽量让观众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去仔细观看每一件作品,让观众之间可以去交流。如果画太小,这样的交流会变得非常无趣。但是如果把大画和小画、抽象画和具象画混搭在一起摆放,就会有趣得多。在这次夏季展中,我没有作任何改变,只是改变了作品摆放顺序,虽然人们议论说今年的作品较往年数量有所减少,但实际上也只比往年少了5 0件作品,看起来少的原因是画作的摆放次序使然。


ART.ZIP: 很多中国艺术家受到波普艺术的影响,创造出所谓的“政治波普”艺术。评论家如戴维·乔斯利特(David Joselit)认为他们是用西方语言来述说中国内容,这样可以更容易的为西方观众和机构所理解。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MCM: 西方人到中国会发现西方艺术传统已经成为当今中国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波普艺术是源于西方的艺术传统。这是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当我到中国看到艺术家们用西方波普绘画思维表达他们本国文化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知道怎样把两种文化联系起来,我觉得如何可以将东西方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将会更有利于本国艺术的发展。


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你可以自由地运用任何文化中的任何元素来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中国艺术家应该以西方艺术作为一个参考,而不是完全的模仿,因为毕竟你们不具备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你们可以结合自己传统文化和近现代文化,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当代艺术。人们常常忽略自己擅长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过于简单。很多人觉得沈浸于自己喜欢的事物当中是一件非常罪恶的事情,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为什么我要花费我宝贵的人生去做一件自己讨厌的事情呢?人们应该去做自己爱做的事,应该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去逼迫自己做某些事。

当我还是个年轻学生的时候我喜欢萨谬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贝克特是一位充满悲观和虚无主义的作家,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像贝克特那样,但是你们也知道,我的世界观就是与他不一样,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所以最后我也没能变成贝克特。你不能去逼迫自己变成某种人,你应该去做你自己。你可以去欣赏别人但是没有必要去做别人,这样是违反自然法则的。如果你不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那么你永远也发现不了人生的真谛。撰文:郭笑菲 片提供:高古軒画廊)

[板凳:2楼] guest 2017-04-26 15:01:40
引用colin2010的发言:
来源:798艺术少即是多:专访迈克尔·克雷格- 马丁(上篇)“艺术不止是创作,更与观察紧密相连。”英国艺术家迈克尔·克雷...

“艺术不止是创作,更与观察紧密相连。

我想引用这句话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