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策展人何以“国际”?
发起人:牧羊人  回复数:0   浏览数:1385   最后更新:2007/05/07 07:59:30 by
[楼主] 牧羊人 2007-05-07 07:59:30
中国策展人何以“国际”?
卢缓   《中国文化报》   2007-05-07 09:53:20
  中国策展人行业的兴起,严格意义上说,可以追溯到“八五美术新潮”。从1985年至1989年,一批关注现当代艺术的批评家、艺术家开始以自己的艺术理念和价值标准着手策划了多次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展览,这正是中国策展人的滥觞。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整体性的激烈变革中重要的“舶来品”,中国策展人经历了80年代的学术启蒙与90年代的市场培育,逐渐发展成为当代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言说方式。近年来,伴随着以全球化浪潮为背景的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在本土情境与国际语境的双重影响下,“国际策展人”的身份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热衷。
  中国策展人的“国际化”趋势,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从外部环境而言,当代艺术的成长背景与文化属性决定了其艺术价值必须通过国际交流得以最终实现;其次从内在需求而言,无论是逐渐完成“补课”任务的中国当代艺术本身,还是国内当代艺术界日益高涨的权利意识与市场观念,都希望能够摆脱被规定与被选择的尴尬,进而获得一个能够为其代言的属于自己的“国际性”平台。由此可见,中国策展人为何“国际”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何以“国际”。
  “国际”策展人既不是自封,也不是对于参加国际展览策划者的简单追认。他不仅包含着对于“国际性”展览策划的事实判断,更意味着通过策划来实现对于艺术“国际性”的价值判断。在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多元化仍然处于政治的“一级强权”主导的大背景下,对于“国际性”的认识不仅是对于西方主导的艺术策划的游戏规则的认同,更是对于西方现代“普世主义”与“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观念的认同。因而,当下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国际策展人”,他们之所以能够策划一系列获得“国际影响”的大型展览,无一不是既通晓“国际”游戏规则,能够熟练地运用专业技能完善整个展览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同时又能够以自身所持的“国际文化身份”而为事实上由西方主导的“普世主义”的价值体系所接受。这样做的结果便是为“国际”社会带来了他们所能够接受的“中国”当代艺术,同时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带来了“国际声望”。然而这便是我们所期望的“国际”吗?
  关于“民族”、“国家”和“国际”的想象,是建立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种、语言、习俗的共同体上的,而这个共同体由于历史原因夹杂着帝国主义的殖民化色彩,以致我们长久以来用着“仰视”的眼光追逐着欧美所谓的“文明”。因而无论中国如何努力摆脱这种殖民式的束缚,我们都难以迅速地构造一种新的关于“国际”的想象,因为曾经在建立这个集体认同的过程中,已经把想象演变成一种虚幻的膜拜。当“国际”与“本土”,“世界”与“民族”日益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对立时,无论选择哪一边,这个答案其实都指向了一套西方标准所制定的公式结果。正因如此,当这一切在多元文化和人类趋于共同化的历程中,中国“国际策展人”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策划者的简单身份了。面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再认识过程,他从“舶来品”到“外销品”的转化中将构建更多的新的可能性,并且这些可能性将在中国建立“国际”命题的机缘。
  中国的当代艺术需要国际策展人,然而当我们的策展人牵着黄皮肤黑眼睛的艺术家跳着探戈的舞步走到聚光灯下时,不要忘记,由胡旋舞到霓裳羽衣的历程,也是另一种出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