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艺术传播的方式在悄然改变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563   最后更新:2016/01/18 20:08:56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6-01-18 20:08:56

来源:信息时报


广东时代美术馆公众号截图

  渐渐的,我们进入了一个“自媒体”的时代,艺术传播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打开手机,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和艺术有关的公众号在推送内容:从本城展览信息,到艺术家深度访谈,从艺术与时尚的跨界,到历史与收藏的钩沉……它们往往图文并茂,还插入短小的视频,语言活泼可爱,读起来毫不费力,让你觉得“同样的事用艺术的角度看真的就不太一样了”,“艺术这东西其实还挺有趣”。

  艺术自媒体建立的这种“日常连接”,正在成为当前艺术界不容忽视的力量。1月9日,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微信公众号“打边炉(d-b-l)”共同主办的“日常连接与艺术主张——艺术自媒体论坛”在广美美术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的近十家具有影响力的艺术自媒体齐聚一堂,讨论艺术自媒体的知识生产、机构化与去机构化等问题。

机构的宣教延伸?

  个人的艺术自留地?

  ——艺术自媒体彼此大不同

  同为艺术自媒体,大家关注的角度其实差距非常大,先不说主要关注传统书画、杂项收藏领域的公众号,就算是主要关注“当代艺术”这个领域的艺术自媒体,彼此之间的定位风格与工作方式也各不相同。它们有的是美术馆或美术机构在“公共声音场”的另一种发声,有的是纯粹由个人兴趣建设的“艺术观察站”;有一些定位于整理散落在网络边边角角里的文献,另一些希望推荐青年艺术家给大众、给市场认识。

  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时代美术馆等公共美术馆或独立美术馆,在“自媒体”方面的思考已经有了系统的尝试。在做主题发言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自媒体代表尹冉旭说,在常规展览活动以外,他们编辑出版了以书代刊的《大学与美术馆》,也有独立的官方网站、微博平台,对于博物馆、美术馆与新的应用技术、新媒体之间的关系,他们一直有某种紧迫感,也曾想开发APP来进行在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上的传播。2014年,美术馆经过反复讨论之后,决定正式使用微信公众号来替代APP。

  而去年6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通微信订阅号的举措,更被业内观察人士认为是“重新激活这座美术馆的新举措”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往往有种“广美美术馆在这座城市的艺术地图中缺席了”的感觉,我们能在报纸、网站、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不同的地方看到城中每天发生的艺术展览、活动,其中却唯独缺少广美美术馆的声音。只有在亲自走到昌岗老美院门口看海报,才知道其实这里展览与讲座一直都在进行。

  代表广美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执行团队发言的李欣蕾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一直都有举办展览和活动,只是过去并没有太多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大家知晓美术馆信息比较有限。我们在6月份建立公众号,希望增加一个能与公众直接互动的平台;另一方面,我们美术馆在展览与活动中也有了一些新的规划,因此更希望通过时下流行的自媒体形式把馆内信息都对外传播出去。如今大家对美术馆的展览和活动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的公众号也拉近了美术馆与公众的距离,也是因为这样而吸收了更多不同领域的粉丝,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大家就觉得美术馆被激活了。”

  与这些有美术机构背景的“官方公众号”相比,更多的艺术自媒体是“草根自组织”。例如“冯火月刊”,例如“泼先生PULSASIR”,起初只是一个松散而私密的小组,为了一个引起共鸣的想法而走到一起的一小群人建立的发声平台。又例如打边炉,例如iArt,其实只是由创立者个人在维持更新。IArt的创办人张慧说,她起初只是想建立一个线上资料库,梳理艺术史知识和艺术理论,后来渐渐得到了认可,这让她意外地发现,原来人们对这些所谓的学术的、理论的、小众的内容是有需求的,于是就这样坚持了下来。而“绘画艺术坏蛋店”的创始人邸小伟的态度更简单,就只是“找我自己喜欢的画拿来发”,“尽量让自己做的事情无意义”。但奇妙的是,虽然他并没有某种预定的计划,但不少珠三角地区艺术家的作品却通过这个平台被更多人知道。

个人网站?微博微信?

  ——为什么大家都要有公众号

  公众号已经是大势所趋,甚至有人说,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公众号。可是为什么要开设艺术公众号?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是为了宣传,以及寻找盈利。但在与会这些机构看来,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

  “自媒体的运营其实并非越早开始经验越丰富,因为大环境一直在变,我们必须不断自省和做出调整。”尹冉旭说,和许多人的猜想不同,央美美术馆建立自媒体的初衷并不是想宣传美术馆开设的展览,这个平台在最初建立时并没有宣传上的考虑。“我们起初对它的思考是以大学的人文精神为指引,所做的事就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在内容上严格按照几个学术板块进行推送。直到2015年做出比较大的一次调整,原因是自媒体的环境和公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内容和推送频率的调整,在满足大家对资讯的更大需求之外,也同时带来了宣传的效果。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宣传才是那个后来的‘之外’的用途。”

  作为一个大学美术馆的自媒体如何定位?社会公众需要一个怎样的美术馆自媒体?这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对阅读群体、自媒体功能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尹冉旭说:“对于中央美院美术馆而言,学术资源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我们的阅读群体也主要集中于艺术与学术界,自媒体的内容生产首先还是要考虑满足这个群体的需要;但随着整个社会‘美术馆素养’的不断提升,公众角色的普遍参与,美术馆已经在走向平民化。在一个理想的全民美术馆时代来临之前,作为美术馆文化传播工具的自媒体责任重大。在对CAFAM品牌的展览、馆藏和活动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宣传从来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公共意义和传播价值才是首要的衡量标准。美术馆应该在这个多元的‘公共声音场’里发出怎样的声音,大学精神与‘美术馆作为’如何体现,仍是我们做自媒体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机构形象?艺术项目?

  ——艺术公众号可能不仅是“自媒体+”

  有时候一个艺术自媒体它本身就是一件作品、计划、项目或者你所能想起来的跟当代艺术扯上关系的系统。

  例如“泼先生PULSASIR”,你很难说它只是一个自媒体,它其实是一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组织或者团体,它有很大的虚拟性,大家并不是面对面在一起,而是在一个网络空间进行沟通和协作。成员们最先是想维持一种“年轻状态的、学术性的写作”,于是在豆瓣上建立了一个小组,渐渐的写作、颁奖、翻译、出版、影像实践、互助计划,这些事情需要一个虚拟空间的平台来讨论,也需要资料的整理,他们选择过博客、豆瓣,如今主要在微信订阅号中进行。从当代艺术的角度来看,“泼先生”的所有工作可以被看做一个大的艺术计划,而自媒体在其中既是传播平台,也是工具。

  “冯火月刊”也是这样,将一份玩笑般的“杂志”搬到微信订阅号上,除了推送纸刊上的内容之外,还放一些视频作品。对他们来说,这个公众号不光是推送作品的平台,它本身就是他们作品的一部分。

  有时候一个艺术自媒体参与塑造了它身后艺术机构的形象。

  同在广州,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公众号是城中艺术青年和文艺青年们必关注的公号之一。许多人还记得去年7月到9月,围绕着艺术家蔡明亮的电影艺术大展,时代美术馆微信公号做了一系列着眼点完全不同的推送,被吸引来参观的观众也组成相当多元,并不像一般的当代艺术展上,来看展览的基本都是你会眼熟的那么一小群人。艺术自媒体会参与塑造美术馆或艺术机构的形象吗?

  潘竞代表时代美术馆表示,一个美术馆的形象更多来源于其生产的各种项目,包括展览和公共项目等等。自媒体只占了品牌营造的其中一小部分。“我们的自媒体推送,其实也包括很多方面,除了各种项目信息的发布,还有专注学术生产的NBA栏目,也有以广泛传播为目的的WOW栏目,以满足各种口味的受众。另外一个因素是基于微信的阅读习惯,虽然我们的微信推送是连续性,但是对于大部分受众来说,基本都是靠看朋友圈转发,很少每天都追着订阅号来看,很难会对我们的推送有连续的印象。所以,以我个人的推测,我们的自媒体在受众眼中是一个多元化的形象。其实,这也符合时代美术馆的形象,一方面是学术知识生产,一方面是社区公益传播,一个多元结合体。”

  有时候一个艺术自媒体也会超出机构本身,发出独立的声音。“机构化”与“去机构化”,也是艺术自媒体人们思考的一个重点。

  “我们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是一个公益美术馆,不收门票,但是观众们始终会觉得这似乎是个高大上的场所。我们公众号的工作也希望能消除观众对于美术馆的偏见,其实我们真的没那么高冷。”南艺美术馆公众号“AMNUA视野”负责人刘婷说,作为美术馆的公众号,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立场与美术馆完全一致,而是“对美术馆的立场持认同态度”。她说:“你知道,作为一个公立美术馆,不是所有的展览都会觉得棒棒哒,偶尔也有我们觉得自己的展览没那么好想要批评两句,可以不可以呢?我觉得是可以的。我们隶属于美术馆管理,但仍然具有公共媒体的属性,可以发出客观和独立的声音。”

碎片化的原罪?理想与经营妥协?

  ——艺术自媒体遇到的那些瓶颈

  2014年是微信订阅号迅猛发展的一年,一年之后,已经呈现出趋势性的变化。就像个人网站、BBS、博客、微博这些工具都曾热闹一时那样,微信这种传播工具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滑。不少人对越来越多的推送号感到疲劳,不再关注,或者关注了也不再点开收看新的推送内容,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自媒体传播有其自身的瓶颈——原创内容生产的贫乏,碎片化阅读的不足,圈子化明显,资本注入对内容的限制……对这些问题,这些公号的运营者们都有所思考。

  潘竞认为,互联网上没有什么产品会很长久,但通常会有替代品,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拒绝这个时代,就拿大家所热议的“碎片化”问题,时代美术馆公众号的经验就是多做准备,灵活应对:“之前有一篇《“银座艺术漫步(Ginburart)”:脱离了机构的机制批判》,就是当时应对‘皮力老师近期针对莫迪里阿尼被中国人拍下,而谈到的战后日本人收藏的印象派和毕加索泡沫’而临时出的。我们也有以广泛传播为目的的推送,当然也要跟上这个网络时代,学习流行的推送方式。当然,在我们的自媒体编辑中,我觉得最重要把握好一个‘度’,比如关于展览的推送,至少要保证展览理念传播正确,艺术作品介绍真诚清晰,在这基础上再做发挥。”

  由于iArt的工作方式主要是收集艺术文献,张慧对“碎片化”的理解有些不同。她不会因为身处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就去强行让自己推送的内容符合“短小、华丽、标题打眼、大量插入图片”等所谓的微信热文编写范式,相反,她发现系统整理艺术文献的工作,比以往显得更重要了。“美院里几乎每个人都对古代艺术史和近现代艺术史烂熟于心,却偏偏对1980年代之后这段离自己最近的历史知之甚少,而且有时候想要去了解却没有途径,”这是她开始进行艺术文献整理的初衷,在整理的过程中,她发现“当前的艺术文献整理和保存的现状确实不能让人满意。”据记者所知,这类通常被人们看做是“吃力不讨好”的文献整理公号,还有“打边炉”、“小箱子字幕组”等,在美术界内具有良好的影响力与口碑。

  对张慧来说,目前的瓶颈是“搜集到别人没有发布过的内容越来越不容易”,而对刘婷来说,最大的困难是缺钱。有限的财政拨款完全不足应对支付文章、插画、设计师的稿费,她自称目前主要靠理想和友情在支撑。“其实在这一年里,有人找我们做广告,也有人想投钱,然而我深知收了钱就不能自由自在地说话了,所以拒绝了,平台的公正性和独立性是更重要的。”

  广州有个独立艺术自媒体“艺术维C”,创办者陈晓勤告诉我,她也曾经遇到了相同的困境。在投资与内容方面所需要作出的妥协之间权衡之后,她还是选择了后者,她觉得艺术自媒体造血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目前,她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在致力于将艺术生活化的同时,将那些市场价格相对比较低的青年画家推荐给她的读者。“在做好知识生产之后,你就会吸引到具有艺术欣赏愿望的固定读者群,他们信赖你的眼光和推荐,然后你就可以做一些事,帮助那些优秀的、但还没有被市场被资本看到的年轻的艺术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在这里找到了喜欢的作品,它们真的不贵,却真的特别能鼓励到青年艺术家。我想这就是艺术维C这个平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微访谈

  对于艺术自媒体,工作在一线的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们也有话说。记者专访了《美术文献》杂志主编胡震与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樊林,倾听他们的观点。

 胡震:我们应该面对这个时代言说的方式

记者:你怎么看待这一年来艺术自媒体的活跃?

胡震:自媒体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不知道他能不能最终取代我们的纸媒,但我觉得在未来的话应该是大家越来越关注的。在今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媒体是一个碎片阅读的工具,同时也是通过阅读“朋友圈”来关联世界的言说、行动与思考的工具,可以说它改变了阅读的情境。因此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写作形成一定的吸引眼球套路,这无疑都是工具的更新所带来的。当然,它也是平台,因为它不只是阅读,不只是展示,还有互动,还有联合,也可以生成新的动力。

  记者:你关注过一些艺术自媒体吗?

 胡震:我关注了打边炉、小箱子字幕组、以及各个美术馆做的微信公号,自己也在考虑用自媒体做一些事情。

 记者:你怎么看待微信平台的生命力?有人认为它与BBS、微博等模式一样都会热一阵就过去。

胡震:我想这与媒体本身的特点以及公众对媒体的认识有关,平台的轮换是很快的。我觉得也有个人的习惯在里面,我自己越来越少看微博,但我也有许多朋友一直在微博中关注事件,并把它变成微信发放在朋友圈里面。

记者:自媒体的发展在改变我们的艺术批评写作方式吗?

 胡震:我觉得这个多少是有的,而且我们必须去面对这个改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表达的方式,艺术批评也是如此。过去我们都依赖纸媒,例如杂志和书籍来了解艺术,包括对知识的深入的了解,现在通过自媒体这种方式我们有更多的途径去了解。

  这个过程中有人说这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它很不系统,它很耗时间,但其实我们在过去获取知识也是从碎片开始的,你一开始也是从碎片中慢慢积累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觉得这个还是在用自媒体的人的本身,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候还要有一种处理信息的能力。

  至于艺术批评的方式,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一种趋势,越来越多样化的批评方式也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和欢迎。我想,批评本身也不是一种样式、一种方式、一种语言或者说一类人的专利,在所谓“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我觉得人人也都可以介入到艺术批评中来。我们应该面对这个时代,不能避开。

 樊林:看书的时间比看微信更重要

 记者:你怎么看待艺术自媒体活跃的传播状态?

 樊林:它首先是针对之前固化的媒体,而固化的媒体往往是占有了话语权的,艺术自媒体的出现,是对这种状况的一个瓦解。

记者:你关注过一些艺术自媒体吗?

 樊林:我有关注打边炉和南艺美术馆的公众号。

 记者:自媒体的写作逐渐在形成一些套路,这会对我们的艺术批评写作方式或者说大众传播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樊林:我想这种网络化的写作方式在改变大众与艺术的距离感,同时我觉得这要谨慎。为什么我刚才只提到了那两个公众号?我觉得作为自媒体,既然是媒体,还是要有一个不光是态度上的严肃和端正,同时还需要有知识结构上的严谨。这个严谨不见得说文体不可以轻松,但是我看到很多自媒体的写作方式是胡扯的——这个是有的,为了拿一张图来说明一个仿佛有趣的问题,它是可以胡乱用图的,它违背艺术史本身的一些规律,这就不可取了。

 记者:有人说每个艺术家或者艺术批评家都应该开一个自媒体,你同意吗?你有开设艺术自媒体的计划吗?

樊林:我没有。其实我觉得未必我们需要那么多媒体的声音,好的媒体或者不够好、不够有趣的媒体之间本身存在一个淘汰和取代的过程,这个是前提。在已有的媒体发布的东西里面我们是不是真的有效吸收了知识,我觉得这个是核心。因为有媒体不等于说你就发出了有意思的、有效的声音。我个人还是觉得,看书的时间在现在显得更重要,而不是看微信。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