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义个展“图像修正”登陆新加坡 重拾早年的思考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1   浏览数:1218   最后更新:2016/01/12 20:05:59 by guest
[楼主] clclcl 2016-01-12 11:47:35

来源:雅昌艺术网 文:陈敏


“图像修正”王广义个展海报

  【编者按】“作为自’85时期以来的当代艺术文化中的一个代表人物,王广义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图式中的书写、修辞和吊诡。”评论家吕澎在文章《新宗教——伟大的幻觉》中这样评价王广义王广义被视为中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无法绕过的名字。2016年1月12日,“图像修正”王广义个展将在新加坡当代美术馆开幕,此次,王广义将拾回了早年的思考。

【以“图像修正”重拾早年的思考】

王广义对社会和生活始终有着深刻的思考:存在着一种战争美学吗?“新宗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伟大的幻觉”产生于何处?如何从“物种的局部“观照自身的整体认识?本次展览将展出王广义于2007年创作的《冷战美学》、2011年创作的《伟大的幻觉》、《新宗教》以及2015年最新创作的《物种的局部》等系列作品。王广义通过作品向观众彻底开放思考的闸门: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与行为的悖论中发展的。

《冷战美学——躲在防空洞中的人》系列 雕塑 2007年

《冷战美学——躲在防空洞中的人》系列 雕塑 2007年

《冷战美学——躲在防空洞中的人》系列 雕塑 2007年

  《冷战美学》系列是2007年王广义提出的大型视觉方案中的作品,这个方案可以视为其代表作《大批判》的逻辑延续。《冷战美学》以上世纪60年代冷战时期的全民战备状态为语境,展开对战争美学的重新探索。为了明确一种历史的符号,保持程式化的识别,艺术家继续放弃任何绘画的可能性,毫不怀疑地使用波普语言,来陈述历史问题。

《伟大的幻觉》 120×320cm 摄影 2011年

《伟大的幻觉》(局部) 摄影 2011年

  在《伟大的幻觉》中,王广义将肮脏卫生间的图像不断复制,蓝色而幽暗的蹲坑所构成的图像被一些游离的白色条纹所打断,这似乎是意义不明的创作,但如果能够理解艺术家一贯以来的切入点,这件作品的意图就显得不那么晦涩了。《伟大的幻觉》塑造着这种体验,从远处观察这些难以置信的整齐阵列,它就像意识形态那样真实。然而,当你急不可耐地越过白色屏障,将视觉对焦在细节处时,看到的景象却完全落空。

《新宗教——关怀》 400×40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作为一位充满思想悖论的当代艺术家,王广义思考“新宗教”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新宗教”是一种已经被秘密植入了的神话的延续,过去的神话虽然已经告别,但在今天又有什么东西能够弥补它带来的真空,承担相似的社会功能?或许答案就在他所带来的作品中。

《物种的局部 1号》 180×150cm 摄影 2015年

《物种的局部 2号》 180×150cm 摄影 2015年

《物种的局部 3号》 180×150cm 摄影 2015年

《物种的局部 4号》 180×150cm 摄影 2015年

《物种的局部 5号》 197×150cm 摄影 2015年

  此次将展出王广义于2015年创作的图片类艺术作品《物种的局部》系列。关于“物种的局部”,王广义想表达的是人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人体自身是由无数个局部组成的,人身上的一个痣、小孩张着的嘴巴、胳膊腋下的毛,认真看这些局部,会感觉到局部里有一种特别神秘的东西,而人对自身的认识远比我们想象的那样更具有不确定。“当我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时,会觉得似乎不是那个东西、不是人身体的那个部位,因为我们太习惯一张脸、习惯脸的表情,事实上这些局部远比一张脸更丰富,所具有的含义是更加不确定的”。“人对自身的局部和细节的再次观看,是人自己赋予自己神性的一种可能性”。

【“政治波普”和“被遮蔽”的其他创作】

王广义

王广义,1957年生于哈尔滨。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院油画系。1985年任教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参与组织“北方艺术群体”。1989年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大展”。1990年至2007年创作《大批判》,以系列波普绘画在国内外引起轰动。2007年后,他开始《新宗教》、《冷战美学》等系列作品的探索。

  由于《大批判》系列的巨大影响,人们常常将“政治波普”这个顽固的标签贴在王广义的身上,但对他而言,更希望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艺术家本身。“如果在漫长的创作生涯,没有一件广为人知的作品也会很烦恼……但艺术家有了这样一件广为人知的作品,就会遮蔽掉一些东西。”


《雪》(毕业创作) 150×120cm 布面油画 1984年

《后古典——大悲爱的复归》 200×150cm 布面油画 1986年

  80年代,王广义参与并引领的“北方艺术群体”成为“八五美术运动”中的重要一支。彼时他创作的作品中人物和动物,寂静而又肃穆,弥漫着宗教意味,那是艺术家臆想中的“圣洁的北方文明”。而在《后古典》系列中,艺术家更是选择了文艺复兴和新古典时期的现成图像,作为他修正的对象。


《红色理性——偶像的修正》  200x160cm   布面油画1987

  1987年,王广义创作了一幅名为《红色理性——偶像的修正》的作品,整幅画面有红色网格笼罩着,中间人物的姿态模拟圣母怜子图,两边各有一群人物聚集。本作品的主角人物毫无修饰,完全去除了原作虔诚奉献的宗教象征,只留下红、黑、白三色的抽象形体,使两者形成强烈的对比。那个时期,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他认为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甚至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可以修正偶像。而在三十年后回望过去,王广义则表示“今天我再看这个问题的时候,不会再用这些很庞大的词汇,而是会选择中性的词,比如“偶像的底片”。


《大批判——万宝路》 175×175cm  布面油画 1992年

《大批判——可口可乐》 200×200cm 布面油画 1990-1993年

王广义于1990年开始了《大批判》系列作品的创作。这个系列将“文革”宣传画中的元素和西方商品符号并置一处,画面简单,故意剔除任何绘画技巧和内涵。吕澎评价道:“只要充分认识王广义是如何看待现代政治生活与视觉语言之间的特殊关联,我们就能够意识到《大批判》是一种富于历史感的语言选项,并非是一种粗糙的、含糊其辞的文化投机。”

  从创作之初到2007年结束,长达16年,这个系列持续得最久。王广义表示这与波普的重复性有关,安迪·沃霍尔说过一句话:“重复就是力量。”而结束的原因“就是我想结束了,因为艺术家内心会有种终结”。


《VISA》   120×80×60cm×33件   装置(人造毛、图片、木箱、丝网印刷等) 1994 年

  从1990年到2006年进行《大批判》创作的这16年的同时,王广义也在创作其他作品,包括装置等。《VISA》这件装置作品使用了叠放有序的木箱;这些木箱面对观众的一面呈现了一张婴儿的面孔,图片是红色和绿色的。在这些图片上,王广义还用丝网印的方式印上了他的姓名,性别和构思这件作品的时间,还有艺术家曾经使用的传呼机的号码,而在其中一些箱子上,印有 “VISA”的字样。


《冷战美学——恐惧状态下的人群》 215×60×30cm 装置 2007-2008年

  2007年王广义打出了他视觉政治学中的另一张牌——大型视觉方案《冷战美学》。王广义说,这些作品的图像来源于冷战时期官方印制的宣传画。他一直关注着冷战时期历史,作品融入了他对冷战之后世界政治、文化格局的重新思考。

《新宗教-哀悼基督》 400×60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导师之死》 400×600cm 布面油画 400×600cm 2011年

《新宗教-最后的晚餐》 400×160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2011年的《新宗教》系列是一系列由政治宗教领导人为主体的布面油画作品。王广义迷恋古典主义的神话,在一封他写给严善醇的信中他写道:“我的兴趣在宗教哲学和存在哲学。我最爱读的是托马斯阿奎那、尼采、萨特的书,后来便热衷于中世纪的神学。” “他创作与伟人、符号、神话有关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并不关注任何表象的呈现,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观念的探索中。”

王广义将这些图片以负片的方式进行了处理,突出冷色调和冰封的感觉。通过这个系列的作品,王广义进行了自我提问:处于伟大乌托邦之间的普通人民,人类身上所具有的迷恋,以及为何所有人都需要寻找一个用以安放他们的信仰的形象。

王广义:在“乌托邦”、“波普”、“个人神学”中看到更完整的自己】

  “王广义算作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一个入口和切片,梳理王广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史。”评论家黄专这样评价王广义

  作为’85的核心人物,王广义经历了这段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初期最激情澎湃的年代,也在90年代凝聚着一群人的力量继续推动着它的前行。

  虽然贴着“政治波普”这个顽固标签,但王广义还是希望公众能够在“乌托邦”、“波普”、“个人神学”中看到更完整的自己。吕澎说:“他通过创造性的视觉语言表明,政治不因平等而发生,政治意味着艺术图式的建构与争夺,意味着在空间与时间、可见与不可见、言语与噪音之间的重新划界,政治挑战并反对意识形态的凝固秩序,通过制造混乱、盲点和悖论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之解放。”作为“85思潮”的同行者,30年中,社会在变,艺术家在变,王广义也在变。

[沙发:1楼] guest 2016-01-12 20:05:59
就这点拾人牙慧的波普破东西就把黄转骗晕了,底子太薄了84年的创作幼稚极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