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吴曾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983   最后更新:2016/01/09 20:51:38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6-01-09 20:51:38

来源:艺术界LEAP


现场,吴曾与弗莱德·摩登,《遗失通讯与里先生》,2014年,双屏高清彩色影像,立体声,17分钟,特别鸣谢纽约克利夫顿·贝内文托画廊提供本文所有图像

吴曾

纽约克利夫顿·贝内文托画廊

2015.09.03 - 2015.10.31


吴曾(Wu Tsang)即使在博学多才的人中也属于佼佼者。她的身份不仅限于编舞家、电影人、活动策划人,抑或是致力于推动性别界限的社会批评家。在有所涉足的领域,她都保持同样高的水准全身心地扮演着这些角色。吴曾的创作形式多样:有时,她与整个社会群体合作——她曾为一件作品邀请墨西哥城所有变装皇后一同参与;她有时也与个体艺术家展开长期、富有创造力的合作,比如雌雄莫辨的舞者Boychild。吴曾近期的个展也正是如此,而这次在她一系列的录像装置中现身的则是酷儿作家、理论家弗莱德·摩登。

吴曾与弗莱德·摩登,《遗失通讯与里先生》,2014年,双屏高清彩色影像,立体声,17分钟


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摩登和吴曾通过语音信箱的形式,给对方留下关于身份、艺术等问题的警句。当录像屏幕上展示出摩登和吴曾两人目光直视摄影机的半静态肖像时,这些录音也同时播放。录像里,摩登嘴唇上涂了口红,而吴曾所占据的性别空间则暧昧不明——她有时涂着口红,有时脸上画着铅笔小胡子。另一块屏幕上,摩登身着变装服饰,随着贝蒂·卡特的《耳鬓絮语》起舞。这段录像与吴曾以肉色布料制作的厚重雕塑呼应,舞者的定格瞬间和希腊罗马雕塑的斗篷各自上演了一段灵魂独舞。而雕塑上所添设的一串串水晶和亮珠则是古典和嬉皮主义的折中。

吴曾,《无题》,2015年,布料,金属支架,水晶,80x32x32英寸

吴曾,《无题》,细节,2015年,布料,金属支架,水晶,73x18x16英寸


这些作品与吴曾2014年的大型项目“喜悦生命中的一天”相比,少了些许能量,该作品聚焦于狂热的舞者Boychild,呈现了一个疯狂、醉生梦死的幻景:在受到严格管制的世界中,无视人们的对性别角色的预期是非法的,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则提供了逃离这种现状的自由。吴曾的其他项目,包括开临时夜店,或者以一种创造力十足的社交“破坏者”的姿态周游世界,并通过社交媒体Instagram记录下来,都使她虚设的舞台更加充实、丰富。尽管此次个展少了流行文化的因素,它却以更沉静、更批判的形式存在。它少了份人满为患的夜店的气氛,更像是学术的图书馆,象征着塑造一个内在自我所必须经历的思考和述行。这种演变无疑将会涉及更广的群体,是与自我之外世界所演绎的浪漫。问题是,这两者之间为何非选一个不可?(译/李昊雯、李佳桓)

吴曾,《耳鬓絮语》静态截图,2015年,单频有声彩色录像,4分钟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