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露:30分钟写《天鹅绒监狱》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691   最后更新:2016/01/04 22:23:37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16-01-04 22:23:37

来源:瑞象馆 文:张涵露


《天鹅绒监狱》

[匈牙利] 米克洛什·哈拉兹蒂 著 / 戴潍娜 译 / 三辉图书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15


在阅读全书前我们注意到紧接着标题页之后的“出版说明”:“……作者在书中也以种种或者直接或曲折的叙述表达了他对东欧社会的意见,这些意见明显地带有作者的右翼立场,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我们所不同意的。然而,此书在文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上,依旧有相当价值,值得推荐给研究者。”


《天鹅绒监狱》整本书的论述过程并不那么直截了当,但是其论点在反复显现中还是比较清晰,即在斯大林主义文化政策倒台后,我们迎来了一个“进步的审查”制度,在其中,审查者与艺术家心照不宣地维持一种持久而安稳的共同利益,互相学习,互相塑造,友好合作。“改进后的审查制度,不再要求我们提供完美社会的愿景或思想忠诚的证明。它仅仅需要我们真诚的参与。”自此,艺术家获得有限自由创作的空间,并且因为可以反对“旧制度”而与当权者同仇敌忾,不乏一个知识分子需要的“批判精神”,一切圆满和谐。


这本书中还有一个精彩的论点:它打破了固有意识形态话语之间的二元对立。哈拉兹蒂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企业内部,不过是一套类独裁的运作机制;而斯大林赋予艺术家和知识分子那“建设社会”的厚望,则“象征着成熟的产业意识”。作者批评的是趋于简单化、同化的集权思维,而这种思维,从来不分左右古今东西。一个前苏联的批评者一定是自由主义拥抱者吗?所以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认为哈拉兹蒂对社会主义匈牙利政府的冷嘲热讽是一种“右翼立场”,不过是自打脸。


本书写于70年代末的东欧,少数内容已过时,但是其中大部分警言式的描述和预言,都在当代的中国得到了验证。关于审查与文化的互为彼此,文化的自我审查就不说了,连审查都演变成为了文化本身,并且在最近见证了企业的欣然加入:国产电影近两年崛起最大的“功臣”之一便是广电局;马云在互联网大会上公开赞扬互联网“监管”;阿里巴巴收购《南华早报》,为了向外展示中国的正面形象,这荒诞至极的消息却未激起舆论波澜,我们的确已与审查者共枕而睡,在巨大的天鹅绒监狱。


艺术家们面对新式审查时,“公开宣誓已不必,安静默认足矣。”那么,是否“越狱”的方式只有公开宣誓不参与?在2016年第一天的零点,微博账号“理论车间后门”因为直白的“不参与”言论被新浪封号,删帖者(或者举报者)的“快狠准”令人叹服(但也别忘了想象他们的恐惧和措手不及)。如果哈拉兹蒂在书中描绘的匈牙利社会是审查2.0,那么,我们日夜沐浴着的,是第几代智能系统?

“理论-车间”的微博描述:在理论车间后门和对门后的一扇新门


在传统的国家社会主义环境中,只有文化工作者、艺术家才面临审查的威胁,他们必须与国家机器的窥觎共生,时刻作好了斗争的准备;而在新的制度中,尤其是在网络社会,审查更隐形,然而也更广泛,它均匀地埋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交网络的下层。如果按照哈拉兹蒂的观点——审查者与被审查者互相塑造的话,那么在今天,被审查者也更广泛,而我们寄予厚望的“人人都是艺术家”一早已实现,因为越狱的命运,早就交到你我她他手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