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当代艺术圈的趋势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605   最后更新:2016/01/01 11:23:53 by 猴面包树
[楼主] 猴面包树 2016-01-01 11:23:53

来源:选择choices


1 艺术中心的南移,或者分化

北京,曾经的无法替代的文化之都,其地位已经不保。这么说也许有夸张,但是,从不断地有艺术家搬离黑桥,798艺术区的物业涨房租驱赶画廊种种行经,以及到现在专营当代艺术的美术馆级别的机构,仍是UCCA挺着,木木美术馆高大上,看不到反哺、带动北京艺术生态的责任感,而在隔壁艺术区的北京民生美术馆,馆内行政体系官僚,不懂艺术的人领导懂艺术的人,让人忧虑。尽管也有一些私人美术馆设立起来,但是,格局还是没办法与上海一竿子私人美术馆相提并论。于是乎,聚居于北京,等待出头的艺术家,到底在盼什么呢?吸霾自high吗?


深圳、武汉、杭州会是重点关注的城市,深圳有招商局在支持大艺术门类的发展,武汉,有懂艺术有经验的人在,且看能培养/挖掘出什么来。杭州是上海的后花园,更不用说最近“杭州人”这个词出现了,是否能有杭州热,以区隔日趋纸醉金迷的上海人,从而杭州脱离附属于上海的地位,在文化上辐射上海呢?


2 美术馆热爱“门票”收入,忽略自身的品牌性与收藏机制

2015年有许多当代美术馆迎来了第一个10年,或者走向10年一个阶段性的进程中,在这些美术馆里,欠缺自我造血机制。


使用打鸡血的方法——举办迎合大众口味的展览,以门票来回收营运成本,显然欠缺长远的考虑。因为10年的耕耘,一个美术馆的品牌、风格应该明确,什么展览该做,什么展览不该做,应该都有分寸,收藏董事会稳定,但是,在这些大龄美术馆里,却看不到这种脉络,不禁让人困惑,请问时间与金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尤其是10年之后,也没有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语境里具有话语权与指标性的美术馆,真没有资格说,“了解当代艺术”,“当代艺术领军者”,不要被边缘化才是当务之急。


而对于新兴美术馆,内部工作人员很重要,有的营运不到两年,上上下下各节点的工作人员就换了3批的美术馆要反省。团队合作,尊重专业,才能走得长远,这也不是钱就可以搞定的,任性要付出的代价,是要花多少钱、时间才能明白呢?显然,没有从那些大龄美术馆的历程中总结经验。相同的,要挖掘人才,请去那些大龄美术馆里挖人,有经验、能逆来顺受、经得起折腾的人都蜗居在那里,你还等什么?总要有做事的人吧。


3 非画廊非美术馆的小机构崛起,外国人/艺术家自我营运会比较有持续性

2015年另一个趋势是小机构的崛起,不管我们称这些是替代性空间、非营利空间或者独立空间。看似百家争鸣,欣欣向荣,但是,大家都在为可持续性、资金发愁。


尤其,新世纪基金会2016年,只把20万的资金赞助给两个小机构上。那么接下来,这些运营者要面对的是巨大的金钱压力。在这个背景下,外国人还多条路,可以申请母国或者他国潜在的资金赞助,艺术家可以靠作品维持,而没有造血机制的其他小机构负责人,该怎么办?


身处展览泛滥的时代,请告诉我,一个展览必须存在于一个真实空间的理由。


4 策展人的疲软与新一代策展人的酝酿/浮出台面

我们都知道,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也都知道,现在艺术家都想要被带出国外展览的心理,倒是跟前几代艺术家无分轩轾。


随着1980后艺术家成为当代艺术圈的主流(或者说台面上的),那些不甚了解年轻艺术家创作的策展人,逐渐黯然失色(用文学性的字眼来描绘后网路艺术家,很诡异,好吗)。更别提海龟型策展人逐渐回巢,可能/已经给予策展一个新的气象。至少,这一波年轻策展人,英语没有问题,直接与西方论述对接,所拥有的人脉资源、知识与方法论都与过去策展人不一样了,迭代了。(人都是喜新厌旧的)


对于充满经验的策展人来说,不能再随便接策展的行活了,请保证自己的品牌性,好好地往一个领域耕耘吧,或者,写书吧。


5 拍卖行的扩张与二级市场趣味的青黄不接将持续

一样的情况,自从50后60后的油雕版块的当代艺术家在拍场上卖不上价钱后,拍卖行懵了。一方面,70后80后的油雕版块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很难征集到,而且也卖不上价,另一方面,代理70后80后的油雕版块的当代艺术家的画廊也不是跟所有的拍卖行合作。(个体藏家要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间上拍,嗯,你不是短视,就是,判断精准。)


于是,我们看到,拍行大佬们开始买一些显然不是他们趣味的作品,开始认识年轻艺术家,开始尝试跟年轻人在一起(事实上这些年轻人都奔四了)。也看到国际拍行的亚洲做局,引导很多二级市场买家把钱投入购买日本抽象艺术家、韩国抽象艺术家的作品上,嗯,这也连带的台湾早期的抽象艺术家也因此到福泽。而这个看似被市场驱动的态势,其发端在于英美大型非营利美术馆对于战后抽象的梳理与研究,不论是白教堂的百年抽象展览,或者是古根海姆的“具体:灿烂的游乐场”。


其实,西方的把戏很简单,美术馆先做统整性梳理,董事会根据研究成果小范围买一圈,等待展览发效,画廊将单个艺术家展览或项目做出来,其他美术馆呈现一下个体艺术家的回顾性展览或者中期回顾展,等待第二次发效,接着,大范围的藏家介入买单跟风。你懂了吗?真的请国内拍卖行,真的要好好地跟国内的美术馆配合起来。对于吴冠中出现在当代艺术拍场中,真的让我怀疑是我艺术史没学好,还是你没有把艺术史学好。


6 美术馆热之后,会是艺术基金会发烧

经过一连串美术馆的建立,相信壕们都觉得只要有钱就可以开美术馆。也确实现在美术馆的成立,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政府也喜闻乐见。但,也就是美术馆很多,所以,打着美术馆旗帜,想要以便宜的价钱收作品的人,这一招还可以用多久呢?


只怕,这种方法也已经迭代了。因为,有一个跟“美术馆”听起来一样崇高的机构叫“基金会”。基金会听起来更为公益,以此跟满大街的“美术馆”拉开距离。过去,美术馆创办人,很天使,在未来,基金会创始人,更无邪,更能控制本益比。


养一个空间与机构,考验的是资金,可持续性、自我造血能力,建立一个基金会,找的是好项目,借以表达、传播基金会的品牌,资金量可以控制,也不需要硬性地“收藏”什么。(在欧美,严格意义上的美术馆,需要有一定比例的馆藏)


所以,经营一座美术馆,倒不如成立艺术基金会。而,还是要执着开一座美术馆的壕,我懂你是为了符合政策上的大方针。


7 个体力量的式微=自媒体力量的崛起

你花多久时间在手机上?你的朋友花多久时间在手机上?你朋友的朋友花多久的时间在手机上?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存在感没关系,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存在感(第二春?)。而在人人都可以设立微信公众账号的时代,你是谁也很重要。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从一个公司、机构能不能玩转代表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到一个艺术家懂不懂用适切的,符合互联网逻辑的方式经营自己,都表示你有多大的能力掌握自己的人生与形象。


某种程度上,经营互联网里的第二人生,是另一个蓝海。


8 画廊本身的自我更新

如果策展人面对的是海龟的回巢,那么本土画廊面对的是外资画廊的一锅端。2015年,也是好多画廊的10周年,而从经营方式与代理艺术家的培育,只怕很多画廊都还没找到方向,一些画廊已经开始培养第二梯队的养成,或者从别的画廊移植。


新兴画廊,经营好的,不外乎凭借藏家关系、销售与做项目的能力,甚至是海外项目的能力。销售、参加海外艺博会,认识国外策展人,专业的管理能力是艺术家选择跟画廊长久下去的诱因。然而,对于国内画廊的经营模式,还看不到大的改变,而欧美已经有一批画廊在2015年前后关闭,或者合并,这意味着画廊的合纵连横的时代即将到来,能够在海外找到对的合作者,也许能够避免被大型、连锁型画廊抢走自己艺术家的情况。


总之,现在对于大部分画廊的突围,真的不是去上MBA课程,结识富人这么简单了,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知识与判断能力,如果我们讨论的是画廊,而不是画店。


9 艺术家创作,靠自己。

一级市场画廊,经营的好的,就那么几家,如果才能跻身进去?即使真的进去了,日子就会好吗?感觉这是一个“围城”的问题。现在画廊除了想要寻找合适的国内艺术家,也将目光投到国外的年轻艺术家。这意味着,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世界的竞争。


然而,要想要长久地享受当艺术家的乐趣,还需要自己的独立性。尽早地实现财务自由,才有创作自由的可能性与空间。毕竟,当个体与机构碰撞时,个体还是趋于劣势,于是,怎么能没有钱傍身呢?


并在此之外,完成创作上高质量的制作,这已经成为一个“must”。玩“糙”与作品细节“糙”的艺术家,还需要提炼这“糙”,从而使之成为一种可被品评与传播的美学与美感,用以对抗全球化的精工细致。谈到这糙劲,除了在视觉上极致的追求,要使之成为“美学”,需要靠艺术家的自我言说(符合逻辑的那种)。靠着直觉创作,固然很好,但是,有着自我研究与文字,才能使自己走得更远。


不要靠别人来替自己代言了。艺术家该尽可能地捍卫/掌握自己的话语权,这第一步就该是以言立身,这才可能跟评论家、策展人有平起平坐的可能,多方交流才会是“讨论”。第一步就是学习英文,全球化的现下,大家需要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尽可能的缩小,语言困境所带来的劣势。


10 艺术媒体内容的单一,微信艺术媒体的崛起

艺术财经的停刊,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看看现在比较火热的、比较持续更新,跟上目前展览制作节奏的艺术媒体,不外乎几家资本较为雄厚的媒体集团,现代传播的TANC、雅昌的雅昌网与凤凰的凤凰文化。这三家是以新闻、快讯的方式来跟上展览发生的节奏,看到很多重复的、新闻稿内容在这三家媒体传播,微信刷屏。


我们正在彼此消费彼此。


相对新闻报道,展评也很重要。2015年,本来立基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界》杂志调整了自己的方向,成为收罗全世界展评的杂志,同时,也把展评的字数减半,也卖起了限量衍生海报。在文字上,这种调整也许很符合互联网的阅读习惯,不过,这种具有资本与话语权的媒体,被资本利益追赶所带来的后遗症是,内容看似热闹、潮爆却也欠缺深度,脱离现实。


媒体被资本绑架的情况,外国艺术媒体倒还乐观一些,例如2015年《艺术论坛》中文网倒亦步亦趋,稳扎稳打地冒出头来,看看他们的内容(国内与国外文章的长度与深度、标准)、文献检索形式的网站,编辑人员构成(前《艺术界》创刊元老加入),都让人认为此刊多少能填补“内容贫瘠”的窟窿,同时,在上海的Randian online也在逐渐扩张中,犀利的观点,也弥补现代传播、雅昌与凤凰不能做到的事情——实话实说。


但是,上面所述的媒体,却不能逃过消费与被消费的命运,同时,迟早也是要被资本绑架,走上制作符合大环境生产节奏,但却牺牲内容质量的归宿。


对此趋势,微信公众平台中那些由不同个体与群体所生产的内容,倒是可以期待一下。尽管我们看到许多艺术资深媒体人在营运公众号的时候的套路,但是,至少对于个体来说,内容的制作与节奏是掌握在在自己手上,如此的自由度,让微信成为一个可以被媒体人把玩的东西,让人期待一种“新”的媒体的诞生。这里的新是格罗伊斯的“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