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苗:我们是一些精神化的动物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197   最后更新:2016/01/01 11:07:08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6-01-01 11:07:08

来源:798艺术 李旭辉


林天苗的创作显示出她是一位能将各种材料提炼出灵性的艺术家,作为一名女性,她的作品反反复复被视作对女性束缚的反抗和提示,但是细心观看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创作中所体现的只是一名女性知识分子在点醒社会中被压抑和控制的自然属性,林田苗是一位为空间展示艺术而生的艺术家,在她的布置中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抓住观众的心灵,对于僵化的组织和结构来说,她是一个完美的破坏者,同时也是一位建立者。


艺术汇:很多人会把你归类为女性艺术家,常常是因为你使用纺织品之类材料的,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林天苗:很多女性艺术家都是从身边熟悉的材料入手,但现在对我来说材料已经没有界限。正在展览的《1+1+1+1+……》中的作品都是硬材料,每种材料的选择都是我对生命的一个认识,这样才被称之为我的材料。



艺术汇:最早能看到你受到一些极简主义影响,越到后期你的创作中出现的色彩越多,促使你变化有什么因素吗?


林天苗:感性上觉得应该变,比如说近期作品颜色上的变化,实际上来自于母亲的去逝。换成别人可能用白或黑色来表现,我就用粉红、粉绿,而且必须用这两种色彩来表达一种契机,尤其是像装置艺术家,用颜色时一定需要深入的思考。平时我会然后用手机写一些想法,然后反复看,都是短短的文字。还要不断地改,沉淀的过程越来越长。


《没准儿一样》136×215×76cm 亚麻布、棉布、真丝布、丝线、树脂骨骼 2011 年



艺术汇:你早期的作品与你早期从事的工作有关系吗?


林天苗:早期的创作反而在回避跟设计有关系的东西,当时的设计在我的作品里面起到一种负作用。因为设计它的功能性很强,但在作品里你要解决哲学问题,你要解决作品里面的材料的互相对比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态等等问题,就必须更深入和更复杂。这跟设计完全不一样。现在我对设计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这 20 年的事物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甚至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艺术本身。现在我没有回避设计,甚至故意加强设计感,我能把一个东西做得特别完整,让人无可挑剔,这是设计带给我的一种习惯。我很愿意让别人去看我的展览现场。这就是设计带来的我对现场的把握能力,把握跟观众互动的心理到达什么程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玩具》高 3.3m 旋转直径 3m 重量 150-250kg 聚脲、铁、发动机、混合材料 2015 年



艺术汇:你作品《妳!》里的很多词汇都是来自电脑网络


林天苗:对,就像女性那个词汇,大量的刷屏,好多人都不知道在刷什么,都是垃圾。把它们整理起来,就是收垃圾的一个过程。但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材料,词汇也可以变成一种材料,信息也可以是一种材料,很多材料都不是特别贵重,但至少要符合我的价值观。


《妳》 7.38×3.02×0.14m 彩色丝线,布,金色画框 2009-2015年



艺术汇:谈论个体自由问题是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早期西方的文化进来后就开始的,89 艺术大展之后,个体的声音就消失了,又回到谈论整体的时代 。你那个时候在美国,为什么会想到以一种女性的角度作为一个切入点。


林天苗:我不是一个集体主义者,所以也很讨厌在一个组织范围之内去工作,因为我无法跟这个系统合作。我的作品也是很个人性的,但个人性的东西是反映这个时代的社会环境。我很多东西是跟自己的肢体语言发生关系而产生的。比如说《白日梦》,包括这次在温州昊美术馆个展的作品《手语》中我还是探讨怎么去触摸这种心态,男性和女性怎么互换,比如说《无题》这三件作品,都是跟肢体语言有关系。 宏大的事物对我没有形成身体干扰的时候 ,我是不会有反应的。因为文革从我 5 岁开始到高中结束,我基本上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现在回忆起我身上有种特别不自信或是没有安全感的经验就来自那时候。1988 离开中国,但是在美国这么多年,给予了我最大的自信。


《失与得》尺寸可变 聚脲、工具、不锈钢支架 2014 年



艺术汇:你对身体的有些类似生物学的研究,喜欢加入某种解剖的感官在作品里面,不知道你对身体结构好奇心是什么时候培养起来的?


林天苗:我对骨头的感兴趣之前,我想是我妈妈给我的习惯。她让我洗碗,筷子必须得一根根擦,而且小时候,我的自行车永远是亮亮的,擦着擦着,我就特别进入细节,就分析它的结构,就走神了。我利用骨胳来表达对妈妈的思念,从崇敬,畏惧,我把骨骼看成他物,可能和王功新生病有关联,他对死亡不惧怕,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所以我经常把骨头看成跟其动物的骨胳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就开始慢慢地注意这些东西了,大概各个骨头有什么作用,以及后来和工具的结合,甚至可以把工具看成骨头的一部分。像《失与得》和《都一样》看上去很漂亮,可能跟数码时代也有一定的关系,我觉得是强制性的数码化或者是强制性的排列,逻辑化排列其实蛮残酷的,甚至说我们天天看这些艺术作品,其实对我们本身的也是一种残酷的行为。

《都一样》尺寸可变 聚脲 2014 年



艺术汇:你是怎么看待在今天这个消费时代,社会对女性的约束?


林天苗:在我的作品分成两个阶段中,第一是黑白阶段,完全是素色,那是在美国创作的。当时是极简主义末期,对我审美的影响,就是这么来的。极简主义对一个材料或事情,看到什么时候是它的本质 ,什么是不能多的东西,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训练。我在 2008 年之前的工作处于这样一个阶段。然后,做了很多呈现消费时代的作品,但作品表层上的消费一定是基于我对极简主义的一种基础来的,所以从我的作品里面看到人工的消费, 材料的消费,就是说无休止的一种让你难受的状态,这个正好契合当下的一种感觉。

1.62M展览现场



艺术汇:谈谈《玩具》这个作品。你的创作中很少用到的抽象化的运动。而漩涡这种形式之前也有很多艺术家借用过,1911 年杜尚参加展览就用过漩涡,1912 年塔特林制作了第三国际塔也是螺旋形,有时我们面对一个事物的悲观或乐观的看法都会呈现出一个漩涡状,这个转变是怎样的?


林天苗:这些年来我要考虑女性的问题,要考虑社会的问题,要考虑民族的问题,但其实这些都不应该是我要考虑的问题。我就想做一个简单艺术品,我解决不了这些问题,首先女性的问题困扰我将近 10 年,这个问题我就得自己看自己,一直到自己寻找自己,到最后解放自己。那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不能用最简单最快乐的一个方法去做作品呢,能不能做到,这个能不能让别人有一个共鸣,有一个期待?如果这件作品如果不是在《1.62M》这个展览中呈现的话,它可能是一件不成立的作品。正因为我们是一些精神化的动物,我们有些东西必须用肢体语言来表达 ,必须用文字来表达 ,必须用视觉来表达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