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正走下坡的艺术“老炮儿”和5位正上升的“新势力”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1558   最后更新:2015/12/31 09:50:39 by 欧卖疙瘩
[楼主] 欧卖疙瘩 2015-12-31 09:50:39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文:Ben Luke


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杰夫·昆斯、安尼施·卡普尔、大卫·霍克尼一直是各大艺术头条高频出现的名字,然而,他们在这一年中带来的作品和展览却莫名其妙地令人失望。这些“老炮儿”之所以走下坡路究竟是名利双收后的江郎才尽还是因为他们即将“过气”?而另一方面,罗恩·内格尔等重新被发现价值的老艺术家和瑞秋·罗斯等艺术界“新星”却正在上升的势头。《艺术新闻》细数了5位处于下降趋势的艺术家和5位处于上升趋势的艺术家,为2016年的全球艺术格局做出前瞻。



江郎才尽?5位处于下降趋势的艺术家

- ▬ -

1.
杰夫·昆斯
Jeff Koons

今年在高古轩,昆斯在透纳、提香、埃尔·格列柯、马奈等古典大师杰作的复制品上,摆上了一个个凝视球。“当这些画作和凝视球放在一起的时候有更强的冲击力”,昆斯说,“如果你把凝视球拿走,这些作品不会呈现同样的效果。它们属于不同的现象。这些画作在它们各自的时代都是杰作,但如今这个时刻,它们只有和凝视球放在一起时才能发出最强音”——即使艺术界最高明的讽刺家也无法说出比昆斯更滑稽的话。

杰夫·昆斯“凝视球绘画”系列作品在高古轩画廊的展览现场



2.
安尼施·卡普尔
Anish Kapoor


卡普尔矗立在凡尔赛宫的新作《肮脏的角落》被画上了令人咂舌的带有反犹色彩的涂鸦。尽管这件作品的理念和卡普尔以往创作的大型公共装置不乏相通之处,却缺少了卡普尔杰作中惯有的性感和神秘。然而与他三月在伦敦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展出的深红色硅胶画作相比,这已然是件杰作。现在这些画作正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皇家美术馆展出,和伦勃朗的晚年作品同在一处,将伟大和庸俗的对立推向了一个新的极端。

安尼施·卡普尔今年在里森画廊的个展现场



3.
大卫·霍克尼
David Hockney


霍克尼今年春天在安内雷·朱达画廊(Annely Juda Fine Art)展示了他的摄影作品,将近距离的人物特写和用Photoshop创作出的物件拼贴在一起,试图营造一种不使用眼镜就能观测到的近乎3D的效果。虽然霍克尼对视觉和图像元素的判断总是非常敏锐,但这些“摄影素描”只是一团团混乱,霍克尼的PS技术尤其拙劣。霍克尼如今的艺术创作充斥着一个他漫长艺术生涯中前所未有的元素:乏味。

霍克尼在安内雷·朱达画廊展出的作品《透视需要被逆转》



4.
马歇尔·雷斯
Martial Raysse


威尼斯双年展最不堪入目的作品当属马歇尔·雷斯在葛拉西宫(Palazzo Grassi)的个展。他自1970年代起创作的叙事性绘画绝对可以归入史上最差作品的行列。然而作品中对文艺复兴和普桑的引用却被他的支持者们大肆吹捧。雷斯最大的藏家弗朗索瓦·皮诺(François Pinault)也是葛拉西宫的拥有者。雷斯说皮诺“一直向世人宣称我是一个多么好的艺术家,以致于人们居然开始相信他的话”。

马歇尔·雷斯(左)与他的藏家弗朗索瓦·皮诺(右)在葛拉西宫个展中的作品前



5.
达明恩·赫斯特
Damien Hirst

人们原以为赫斯特在2015年不会有新作,但白立方在10月伦敦弗里兹艺术展上对赫斯特两幅画作的出售让这个预期成为泡影。在作品《荷尔拜因艺术家水彩》(Holbein Artists’ Watercolors)中,赫斯特树立起了来自一家艺术材料公司的巨大比色表。赫斯特非常仰慕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创作,然而这件作品只是对里希特《色表》系列的拙劣影射,对杜尚“现成品”概念的粗俗挪用,也脱不开赫斯特自己斑点绘画的痕迹。《超级中心》(Super Centre )则是一幅小型画作,布满了各大公司的商标。对这种作品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赫斯特新作《荷尔拜因艺术家水彩》





为他们点赞:5位正在上升的艺术家



1.
罗恩·内格尔
Ron Nagle

当年轻的以陶瓷为媒介的艺术家,如杰斯·瓦恩(Jesse Wine)和亚伦·安吉尔(Aaron Angell)在艺术界名声鹊起时,纽约马修·马克思画廊(Matthew Marks Gallery)画廊在罗恩·内格尔2013年于威尼斯惊艳亮相之后为其举办的过去25年艺术生涯的小型回顾展也是今年最精彩的展览之一。内格尔的作品尺寸微小,富有色彩、感官和肌理的美感。他的作品受到诸如菲利普·加斯顿、乔治·莫兰迪甚至《疯猫》(Krazy Kat)系列漫画的多重影响,将珠宝的精致炫目与伟大艺术的深沉完美结合。

罗恩·内格尔以陶瓷创作的作品




2.
克里斯·奥菲利
Chris Ofili

在摒弃他一度标志性的大象粪便近十年后,克里斯·奥菲利最近的作品令人叫绝。2014新美术馆为他举办的个展广受赞誉,也标志了他正回归纽约。他1999-2000年在纽约展出《圣母玛利亚》后,就几乎不再涉足这座城市。他在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展出的由四幅绘画组成的装置作品是本次双年展最大的亮点之一。奥菲利的胜利回归是艺术经纪人值得深思的案例:要给予艺术家足够的空间寻找自己的语言,不应给予他们过度的创作压力。

克里斯·奥菲利在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的绘画装置




3.
瑞秋·罗斯
Rachel Rose


鲜有人首次举办个展可以像瑞秋·罗斯在伦敦蛇形湖美术馆(Serpentine Galleries)举办的个展那样如此富有自信。她在狭长的走廊内布置了富感染力的声频定向系统,引领观众走向两个令人着迷的影像装置。她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视觉元素包罗万象,从YouTube上截取的雹暴视频到普桑和美国独立战争。她如今在惠特尼美术馆和都灵沃利城堡(Castello di Rivoli)展出的作品同样彰显了她追求浸入式感官和心智体验的创作理念。

瑞秋·罗斯在伦敦蛇形湖美术馆举办的个展现场



4.
丽奈特·博阿基耶
Lynette Yiadom-Boakye

丽奈特·博阿基耶一幅2011年的作品十月在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以44万6千5百英镑成交。但她飙升的身价并不意味着她也是那类天赋平平的市场宠儿,事实上恰恰相反。她创作的主题主要是虚构的黑人肖像,通常设置在迷一般的群像或阴沉的场景中。今年她在伦敦蛇形画廊和慕尼黑艺术之家(Haus der Kunst)的展览彰显了她对油彩运用的无限表现力。博阿基耶将她画中人物的生命力和她笔触的生命力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丽奈特·博阿基耶作品《错杂》



5.
若·马利亚·古斯芒和佩德罗·派瓦
João Maria Gusmão and Pedro Paiva


当长篇影像作品逐渐成为艺术界主流时,若·马利亚·古斯芒和佩德罗·派瓦通常在雕塑语境下展出的短小精悍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他们的作品《鹦鹉》(Papagaio)已在米兰、伦敦和柏林展出,由高速摄像机拍摄,再以慢动作呈现,创造出一个完全浸入式的世界。当投影机开始运作,画面开始流动并产生回响。即使是诸如一个盲人吃木瓜的普通场景也可以变得令人着迷,每一帧影像都可以逐渐演化出一幅具丰富细节的图画。

若·马利亚·古斯芒和佩德罗·派瓦影像作品《鹦鹉》


撰文 | Ben Luke

翻译 | 赵文睿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