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图伊曼斯:我喜欢比上海“丑陋”的北京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0   浏览数:2096   最后更新:2015/12/24 21:35:17 by 灰常灰
[楼主] 灰常灰 2015-12-24 21:35:17

来源:FT中文网 文:张璐诗


比利时当今最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smans),去年创作了一幅名为《海岸》的作品。画面是来自1968年英国电影“A Twist of Sand”的一个镜头:一队德国潜水艇的成员在等待被执行死刑。我不久前在伦敦见到吕克,他说:“假如你想一想ISIS,同样是执行死刑前的场景,这样的画面会马上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以极端的黑暗画面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贯穿了吕克35年的职业生涯。他小时候偶然发现家里的两兄弟曾参加希特勒青年团。到了20岁出头,吕克就下决心不要“为艺术而艺术”。他为自己定下“二战后”这个时间段,重点关注战后西方社会的政治和历史发展。吕克这样解释这一创作起点:“二战结束后,欧洲失去了所有的殖民地,同时也失去了对世界的垄断权力。而欧洲某些国家想要对一个族群赶尽杀绝,这一行为造成的是欧洲自身的精神崩溃。”

吕克的成名作是以德国达豪(Dachau)纳粹集中营的水彩画为原型而制作的《煤气室》(Gas Chamber)。这幅作品完成于1986年,但在此前的9年之前,吕克初次造访达豪集中营遗址,首先画下了一幅水彩画。吕克习惯于以原已存在的摄影、绘画、影视图片等作为原始素材,在创作时,将原作中的具体形象和色彩抽离掉,只留下轮廓或模糊的图像,再通过模仿、挪用、转译等方式,对历史作选择性的想象与构建。

吕克生于1958年,属于二战后“婴儿潮”一代。他在布鲁塞尔与安特卫普的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与美术史,并在布鲁塞尔大学学习美术史。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为具像艺术复兴赋予新意”开始活跃于国际艺术界。2004年,图伊曼斯被英国《艺术评论》杂志评为国际艺术界百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

今年秋天,吕克将40位比利时抽象艺术代表人物的作品带到英国展出,他自己的回顾展也从10月中旬开始在多哈举办。这也是海湾地区举办的史上最大规模艺术展之一。我们也谈到了今日欧洲面临的难民危机。吕克显示出欧洲左派人士的思维方向:“难民抵达欧洲的第一站是希腊,而希腊本身的经济状况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难民们就算一直北上到了匈牙利,处境依然压抑。许多人已经无端、无辜丢了性命。叙利亚人民被迫背井离乡是因为危难迫在眉睫,而至今欧洲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解决方案,尤其从人道主义角度看来,这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欧洲的难题。”

但在谈及“艺术到底能做些什么”时,吕克很直接:“艺术肯定是不可能拯救世界的。我曾到过好几次慈善拍卖会上,包括为日本海啸做捐赠的拍卖会。在某种程度上,拍卖得来的金钱可以间接帮上忙,但艺术对于政治、社会的进程毫无帮助。艺术可以有观点,但在艺术作品中装满政治观点又不对头,那样就成了政治宣传品了。在此之外,生活本身就是政治。”

吕克关注欧洲及各国的时事与政治,曾通过创作去表达自己对比利时对刚果的殖民历史之愤怒。今年初在英国的展览上,吕克展示了一幅上世纪八十年代“巴黎食人案”主角佐川一政(Issei Sagawa)的画像。这次创作源自吕克在网上看过的1小时佐川纪录片,后来又了解了这个日本食人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犯罪记录。而日本居然如今还容许此人逍遥法外,甚至成为地下群体的cult偶像。这“一整套疯狂的逻辑”引发了吕克的创作表达欲望。他给佐川创作了三幅画像,并提醒我:从“食人”延伸开去的解读,是一个以物欲消费为基础的社会。

吕克来过中国几次,最近正在筹备与中国艺术家刘炜合作的一个展览。他喜欢比上海“丑陋”的北京,因为“它不那么精细,殖民地色彩没有那么明显,更像中国。”吕克也谈到了自己看过的不少中国现代艺术:“我曾经看过一场中国艺术家的大型群展,看到过规模恢弘、技巧惊人的‘大作’。可我的感觉是,这里面很多都缺乏焦点。”吕克的印象是,有绘画天赋和技巧的人,在中国有的是,但“能画”并不等同于这些作品“有意义”。“当你在做反思时,应该存在某些有效的媒介,而且这种载体应该是多种层次的,绝对不应该是层面单一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