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斐作品《La Town》北京首映会精彩回顾(附精彩片花)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1   浏览数:2964   最后更新:2016/01/11 21:30:11 by guest
[楼主] 毛边本 2015-12-24 20:39:03

来源: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12月23日下午,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新艺见”举办了2015年的最后一场讲座,艺术家曹斐带来了她参展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全世界的未来”的作品《La Town》,这也是该作品第一次在北京地区的放映。来自台湾的著名艺术评论家黄建宏先生也在讲座中和艺术家一起讨论了城市和影像等话题。

近50分钟的放映之后,曹斐和现场观众分享了她创作《La Town》的想法。

黄建宏(右)和曹斐(左)的对话。


黄建宏先生提到曹斐作品《La Town》与法国新浪潮代表电影《广岛之恋》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La Town》里的法语配音灵感源于电影《广岛之恋》。男女主人公梦呓般的对话犹如两个幽灵漂浮于城市上空,画面和文本分离又相连的关系赋予作品更丰富的多维语境。《La Town》里充斥着各种末世景象,如僵尸、灾难、屠杀、战争,还有色情,黄建宏在此探讨了现实中的危机和艺术中呈现的危机的关系,影像中的危机貌似离我们很近,但其实不发生关系,正如《La Town》中提到这座城市经由虫洞跌落至不同时空,也因此浓缩了不同时空的危机。曹斐的创作从早期的游戏精神和乐观态度转变近几年侧重刻画的末世景象和情绪,曹斐坦言北京乃至中国的后奥运时代的现实成为作品的基调。城市是曹斐创作的母题之一,真实和虚拟互为纠缠地共存于作品中。而谈及现实中城市的未来,曹斐说可能未来的危机急速降临我们头上时,我们根本就没有做好准备。

除了放映《La Town》以外,曹斐在讲座中还播放了一段创作花絮视频。


以下为曹斐向现场观众介绍自己在创作《La Town》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

“作品一开始的灵感起源很小,是我在淘宝上发现的人物和建筑模型,直觉让我觉得可以做作品,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形式,于是这些模型一直待在工作室中,并且数量一直在增加,一直到后来决定拍一部影片。整个拍摄期间都在陆陆续续增加模型,一边考虑模型之间的关系,一边考虑还要添加什么样的模型。


这是当时在我旧的工作室里,大概一个两平方米的桌子上,就把整个影片拍完(的过程)。基本上所有的城市(场景)发生都在这个桌子上,但我并没将整个城市铺开来拍摄,比如我拍动物园的时候,我就去做一个动物园的场景,要拍美术馆的时候,就在桌子上搭一个美术馆的场景。所以并不是搭了一个巨大的城市在桌上拍的。这是借用了拍电影的前后借景的方式。

从纪录片中可以看到模型和现实的比例。拍摄用的机器,就是5DIII。有一些是需要轨道或者摇臂的,灯用的基本上是LED灯。因为模型的体量很小,所以不能用太大的灯,有时候我们甚至用一些小的LED灯做一些小的光源的点缀。因为在我大学时期,做过很多广告拍摄的美术指导,所以对搭建、还有画面上的场景跟画面的关系会有一些经验。

很多操作除了手以外,还要镊子等工具来做特别微细的调整,比如需要买特别细的沙和小石子儿。甚至有时候到工作室外捡一些很细的灰土一样的东西做装点。

通过这一次呢,我也学会了很多做模型的技巧,比如怎么做固态的流水等等。”

最后,奉上《La Town》精彩两分钟片花。


[沙发:1楼] guest 2016-01-11 21:30:10
来源: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新艺见 |曹斐《La Town》北京首映会精华回顾


《La Town》

曹斐这个片子的起源比较简单。在2013年拍《霾》时我已经在陆陆续续收集这些迷你模型。那时候先是对人物模型感兴趣,但还不知道要拿来做什么。后来想把它们拍成摄影,于是又去收集了同比例(1:87)的各式各样的建筑模型,但摄影并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如果说我的长项是影像作品的话,那么我如何利用这些素材做出一个活动的影像。所以大家看到很多时候我需要使用大量运动镜头来使这些静止的模型运动起来。这个片子的拍摄方式其实是反电影的,不是先有剧本、台词和分镜头,而是陆陆续续随着拍摄的想法和进度不断收集建筑和空间模型,边拍边发展。在后期剪辑时,我觉得影片需要一个声音,为什么会想到借鉴《广岛之恋》,是因为我很喜欢里面的镜头在城市中游移和推进的方式,文本和画面分离产生了一种抽象性,这也是新浪潮电影的一个特征。《广岛之恋》的文本也很有意思,一直在肯定和否定之间,与真相有一种距离感,《La Town》后面也有很多是我发展出来的对白。影片的男配音是一个法国的音乐家,当时配音的时候没有给他看影像,录完对白后,他说感觉像两个幽灵在城市上空漂浮。我说你能不能随便唱一首歌表达你现在的感受,他就清唱了一首法语歌《不可或缺》,当时我还不知道歌词内容,只觉得很伤感。他说是他岳父临终前他在病榻前创作的。我觉得特别吻合,就放在了影片的结尾部分。


“我带着我的尸体也没什么可担心 不会寻找避风港 生来就为了流浪……盛满可能的滤斗里 我的渴望倾泻而下 但愿未来复活 生来就为了解脱……可如果我们无法支撑 世界就会坍塌 从来都不可或缺 恰似一粒细砂 不可或缺……”


《广岛之恋》剧照

黄建宏这是一件视觉上很强烈、意义上很丰富的作品。整部作品贯穿着《广岛之恋》里的对白,在我看来La Town和广岛之间有着很多微妙的对应关系。广岛给我们的影像或形象是一次巨大的爆炸,而La Town中混杂了和城市有关的各种景象,如果说二战是以一个蘑菇云的灾难影像来结束的话,那么我们今天面对的一个状态就是通过电影、通过新闻和其他媒体,我们几乎是生活在一种日常灾难中。《广岛之恋》中女主角一直都在说自己看过广岛,但男主角一直质疑说她并没有看到。相似的对白挪用到《La Town》中,女声一直喃喃念叨看见过这座城市,但男声一直驳斥说一切都是她编造出来的。就好像《La Town》中出现了很多现实中的灾难场景,但我们在座没有多少人亲身经历过这些灾难,但我们又被种种灾难的影像包围。这也是曹斐对现实和虚拟的焦虑和思考。城市在这部影片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在其中曹斐集合了非常多的关于城市的影像。我想请曹斐再谈一些你个人的城市体验。


讲座现场

曹斐我毕业的时候2000年左右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高峰的时候,比如建筑师库哈斯在中国做的各种研究,以及很多论坛和项目都关于城市研究。尤其我在的南方是城市化最前沿的地方,所以这个时期对我的影响就是城市一直是我创作的一个母题。不同时期的作品我都在处理城市中虚和实的变焦关系。譬如《霾》,它是在一个真实的北京小区拍摄的,但我尽量找没有行人没有车辆的时候,所以感觉甚至比虚拟空间更虚假。




《霾》

黄建宏可以说曹斐的作品从《霾》开始有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就是今天人和城市的一个关系很多时候表现为我们对灾难的忧虑和恐惧。今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系统化,这种系统化反而增加了我们对危机的未知性。在《La Town》的叙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危机很多时候是处于同一个场景中,但是通过变焦的方式来展现两个不同的世界。譬如一个焦距对的是幸福的家庭生活,变焦后就变成外面的僵尸或巨鲸。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危机或威胁其实和我们处于同一世界,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焦点没有看到它们。


片子在临近结尾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夜间美术馆”,末日的场景全都变成了美术馆的展品。这其实也隐喻了我们今天经常会讨论的一个问题。艺术家将现实的灾难放到作品里,搬进美术馆,这一方面维持了艺术家批判的角色或触发大众的批判性,另一方面美术馆和展览本身就是文化资本的运作。你如何看待这种矛盾?另外这部影片中大量出现了女性作为受害者的影像,对女性的历史的或当下的或未来的处境你有什么观点?






《La Town》

曹斐这部影片并不是一个线性发展的逻辑顺序,也不是简单的反乌托邦基调,而是一种多文本的复杂关系。今天大家批判艺术作品呈现外部世界的矛盾,但又卖的很贵,并且放在美术馆这样的和资本联系密切的白盒子中,其实类似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譬如纪录片工作者也需要卖版权靠放映费来维持生存,而不是“无偿”地在网络上分享给更多人。还有一些非盈利网站也需要把点击量做上去能够获得广告。这种矛盾不是靠艺术家去解决的问题。关于女性的地位,这里代表的并不是我对女性的定义,更多的是新闻中出现的形象。


黄建宏刚才我提到我们现在身处的社会是很分裂的,如何将外部世界叠加到我们自身的生命体验中,对一些事情有所触动或有所抵抗?我觉得在曹斐作品中,通常结尾时总还要带出一点希望,情感是很重要的能量。


曹斐《广岛之恋》是爱情片,对话肯定有一个情感强度在那。而对于我来说,在末日世界里,这个还是最重要的——情感。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