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迎来拐点”对话之一:真的有拐点吗?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775   最后更新:2015/12/22 18:55:34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5-12-22 18:55:34

来源: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


10月25日下午,CCAA公开交流活动“艺术评论迎来拐点?”北京CCAA Cube顺利举行。左起:CCAA总监刘栗溧,评委嘉宾乌利·希克(Uli Sigg)、查尔斯·加利亚诺(Charles Guarino)、郑胜天、皮力、马克·瑞伯特 (Mark Rapplot)

距离2015年10月25日在北京CCAA Cube举行题为“艺术评论迎来拐点?”的公开学术交流活动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对话活动后,不少媒体对其进行了即时且具体的对话内容报道。经过两个月,CCAA根据现场所提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将内容分类为《真的有拐点吗?》《艺术评论给谁看?》《艺术家工作方式的“裂变”与“升级”》《国际媒体如何选择发生在中国的艺术进行报道?》《从民间来,到民间去》五期推送分享给大家。


对话活动由CCAA总监刘栗溧主持,受邀参与的查尔斯•加利亚诺(Charles Guarino)、马克•瑞伯特(Mark Rappolt)、皮力、乌利•希克(Uli Sigg)、郑胜天5位国内外评论人同时“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第五届艺术评论奖”评审团成员,他们与来自不同领域的10位对话人进行公开交流。

十位对话人来自艺术批评、艺术写作、艺术策展、艺术机构、美术教育、公务员、在校学生等不同领域。既有专门从事独立策展与艺术写作的独立策展人顾振清先生、英国独立艺术评论人李蔼德(Edward Sanderson)先生,德国汉学家和日耳曼文学家由甲(Stefanie Thiedig)女士,也有在机构从事艺术相关项目策划的上海视界艺术中心策展人巢佳幸女士、南京国际美展策展人齐廷杰先生、UCCA创意探索地带研发顾问王滢露女士、西安OCAT当代艺术中心学术及公共项目策划人于渺女士,亦有从事美术教育的安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师张学军先生、供职于政府单位的安阳残疾人联合会的王永刚先生,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硕士在读王家欢女士。

对话人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与地区,因为共同关注当代艺术的发展而齐聚一堂。主要围绕当代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当中所出现的现象、工作方法、受众关系6个方面进行探讨和交流。其中“艺术批评是否出现全球性衰退?”“中国批评体系如何建立?”“有偿批评是否会削弱批评力度?”“艺术评论者是否应该注意艺术家是实践不被沦为理论的注脚?”“艺术评论给谁看?”“艺术评论如何与艺术家建立共振?”“艺术家利用机构运营模式构建自身艺术系统的新形势在未来是否会生效?”“国际艺术媒体如何遴选发生在中国的当代艺术进行报道?”“如何发现独善其身的艺术家?”等问题在当天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流。CCAA将其进行分为五部分进行分类梳理。

1985年2月李小山发表于《江苏画刊》上《当代中国画之我见》被栗宪庭修改标题转载的《中国画已经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刊于1985年10月的《中国美术报》上,文章一出在美术界引起激烈争论。

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的三十多年时间中,批评家的工作与艺术家的创作共生共振。上世纪七八十年,一批先行者“倡导解放美术领域里奴才”开始兴办建立各类美术报刊。而在今年艺术界不约而同回忆“‘85思潮”三十年中,作为当时“推新”主要力量的《美术》《江苏画刊》《美术思潮》等一系列报刊杂志及重要内容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例如1985年李小山一篇《当代中国画之我见》被栗宪庭修改标题转载在《中国美术报》上的《中国画已经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整整影响三代国画家的创作。而作为批评的力量,1989年2月的“中国现代艺术展”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发展新时期以来第一个由批评家组织策划、多家报刊杂志的大型艺术展览,成为当时对于85思潮后反思的重要标志。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加入WTO后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艺术市场也不甘落后,2000年之后特别是在2005年迎来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第一次井喷。而这其中,大量新的运营和推介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廊机构、经纪人、媒体开始出现,而出现在展览中的前言、网络媒体上的展评和新闻、报纸杂志上的深度文章开始以几何倍数增长。而这其中,部分批评家和善于文字的艺术家开始多了一个新的身份——策展人。他们开始负责筹划展览、撰写宣传文章、协调艺术家和画廊的关系,甚至充当艺术品定价的建议人,艺术家与藏家之间的摆渡人。

从事中国当代艺术写作的一部分工作者,从最初与行业共生共振,渐渐转变为与行业“互惠互利”,使得艺术批评家和评论家一面在公共空间中不断的策划展览、撰写文章,一面在公众舆论中渐渐失语,甚至口诛笔伐。

而在如此一个并不新鲜的现象和话题上,CCAA却看到像世界艺术史大会、ORACLE国际摄影专家论坛等国际权威艺术学术组织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国;看到中国美术家协会正式成立了策展委员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其他领域的学者跨界到从事艺术的评论的工作和角色当中。而这一些表面的现象是否会成为投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行业内部变化的显影?带着这样的疑问,CCAA在组织这次活动之初,就在标题中先打上了一个问号。

如何展开一次有效的对话活动是CCAA搭建学术与公众交流考虑的起点。为此,CCAA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10位对话人与国际艺术评论人展开的此次对话,试图建立一个直接有效的对话机制。从民间来,到民间去,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与写作激发一种新的可能。

对话人顾振清,独立策展人,曾任2004CCAA艺术总监。他提问,究竟艺术批评有没有一个全球性衰退?这种现状能否扭转?欧美的批评机制及其建构进程有无经验可供借鉴和分享?

对于“拐点”一说,在公开征集的对话人中,策展人顾振清对此在一开始就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正在不断地往下落,一直在衰退当中。特别是2005年后由资本占据主导权的大环境下,绝大多数批评家不甘于寂寞和坐冷板凳,开始进行“委托批评”、“软文”写作,“过度生产”导致愈渐缺乏批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如此情况下,顾振清认为“看不到扭转的机会”。

特邀嘉宾查尔斯•加利亚诺(Charles Guarino),1984年进入ArtForum,30年来一直担任该杂志发行人。2006年创办artforum中文网介绍中国艺术。

“我在艺术圈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哪个批评家仅靠写批评文章赚钱能让自己活得潇洒。” 从来不做“软文的”Art Forum,其发行人查尔斯•加利亚诺用30年的经验一句话道清批评家的职能与属性。另外,还谈到了中国特色的“车马费”现象。

马克·瑞伯特 (Mark Rapplot),Art Review主编,2013年创办了Art Review Asia。2015英国保诚当代艺术奖(Prudential Eye Awards)和2015利奥波德艺术奖(Leopold Bloom Art Award)评委会成员。

而在马克•瑞伯特看来,关于艺术评论者和策展人之间的关系的讨论在西方艺术圈或者是艺术评论圈里边也经常进行,关于策展人进行有偿服务或者是提供一些其他的软文的方式,也不仅仅出现在中国,但一定要保持中立的态度。

特邀嘉宾郑胜天,Yishu典藏国际版总编,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艺术当代》编委。曾策划“上海摩登”、2004上海双年展、“中国生意”、“艺术和中国革命”等重要展览。2009年起担任温哥华双年展亚洲自身策展人,并被颁发策展成就奖。2013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四册《郑胜天艺文选》。

郑胜天认为,中国不是缺乏批评,是缺乏独立的批评。独立批评的基础取决于有独立的人格,如果独立的人格不受尊重,独立的批评就建立不起来。并且,他认为艺术批评的现状并非使一个完全悲观的状态。正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下,艺术批评、批评、写作在各种各样的媒体和自媒体平台上不断衍生、发酵,使得关于艺术的写作数量和活跃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代,关键是如何看待新的时代中艺术批评所处的位置。

对话人齐廷杰,南京国际美展策展人,艺术评论人。

与之相关的话题,南京国际美展的策展人齐廷杰也提出了有关于“有偿批评”及“批评市场化”的问题。当下的艺术批评、评论、写作环境与上世纪相对集权话语的状态相比更加民主的同时,在谈论“批评市场化”、“批评商业化”,皮力认为是对传统批评语境、印刷木所预设的崇拜。中国艺术家对批评家的“迷信”是长期的集权、意识形态、传媒在高度控制的情况下,形成一种对传媒的“崇拜感”。

皮力,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高级策展人,批评家。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任教达12年,最新撰写书籍《从行动到观念—晚期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转型》已在台湾出版。


而在如今出版门槛变低,新媒体顺势而生,再加上艺术家绝大部分受过良好理论训练,艺术作品的阐释权不再被批评家垄断。 艺术批评家对艺术独一无二的解释权力在当下变得平面化。如今批评的生态已经不同于传统传媒时代的生态,而正是因为“新”才造就填补空白的可能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