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剩余价值”入手,宋冬北京新展重估日常生活美学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2309   最后更新:2015/12/19 18:06:04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5-12-19 18:06:04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北京。从2005年的“物尽其用”到2005年至2011年创作的“穷人的智慧”,生长于北京胡同里的艺术家宋冬一直在践行着“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的创作宗旨。12月18日,宋冬的全新展览“北京之声——宋冬:剩余价值”在佩斯北京开幕,本次展览以《无用之用》、《无为之为》、《草图》等系列作品呈现了宋冬对日常“废弃物”的价值和美学的再认识,将“剩余价值”这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重新诠释为被人们忽略的价值,是对传统价值衡量标准的重估。


“北京之声——宋冬:剩余价值”展览现场


相对于曾在北京、纽约和柏林引起轰动的“物尽其用”,本次展览并没有较强的叙事性,但父母的生活哲学仍然是本次创作的核心。在展厅入口的墙面上印有宋冬母亲说的:“你认为没用的东西将来都用得上,你现在还没看到它的价值,要物尽其用。”以及宋冬父亲的话:“如果你能把天天吃的大白菜做的花样翻新、美味可口、出神入化,那是你的价值。”前者可以看做重估事物价值的“价值观”,后者则是如何发挥、表现这些价值的“方法论”。在这两句话下面堆放着的木质旧窗框是制作展厅内作品剩余的边角料,此时它们也作为作品在此呈现,其本身就是“物尽其用”的体现。

在展览现场,由旧窗框等旧物制成的《无为之为》和《无用之用》较均匀地分散在空间

宋冬作品《无为之为-碎片002》(左)以及《无为之为-碎块002》(右)


在主展厅里,21件装置《无为之为》和9件装置《无用之用》较均匀地分散在空间中,这些作品的抽象形制展现出一种当代视觉经验中的美学,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无为之为》的抽象的形态来源于宋冬将搜集来的旧窗框堆叠在一起时自然形成的形状和疏密。“它里面有所谓的可以上升到观赏性的审美价值。”宋冬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专访时表示。与之类似,《无用之用》是由碎裂的旧家具加上旧瓷砖、旧水管等废弃物拼贴而成。这两组作品的标题不仅体现了宋冬对于“价值之外的价值”的探索,也是宋冬一直以来对艺术创作和生活之间关系的理解,即他常说的“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这些作品都不是凭空而生的创作,而是将生活素材通过某种巧妙的“无为的力量”转换形成。


由青瓷制成的《草稿》系列作品在展览现场

宋冬作品《草稿 1235mm x 485mm》


在小展厅中,环绕在展厅四壁的由青瓷制成的《草稿》系列作品则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虽然这些陶瓷上的生活印记较少,但其创作理念与《无为之为》等作品并无二致:这些瓷片是景德镇瓷器工人剩余的边角料,宋冬根据个人审美进行挑选并打磨、标注直角边尺寸在其上,然后选择釉色、烧制成形,在烧制过程中,瓷器的实际尺寸会与事先标注的尺寸有所差距。“我喜欢朴素的东西,它们本身有打动我的、飘逸的特质。”宋冬说:“陶瓷太有意思了,一捧土,一捧水,放炉子里烧,会呈现出如此不一样的物质,里面有太多智慧。看起来是静止的,但其中包含有能量的转换。”同样是发掘“剩余价值”,从主展厅到小展厅,策展的思路可看做从生活化到更精神化、更抽象化的过程,而标题“草稿”亦是一种对过程的强调。


宋冬作品《坐井观天》

宋冬作品《坐井观天》内部


如果说素雅的《草稿》有某种禅宗式的宁静,那么展览入口处的《坐井观天》则可视为一种对当代生活的隐喻:“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只不过每个人的井不一样大而已”宋冬说。这件作品选用一些看上去更加“精致”的旧窗框配合镜子制成了内外皆可反射的井状装置,在“井”的内部,数盏旧灯发出的光通过镜子的反射呈现出一片绚烂。宋冬将其称为:“它可以反射出所有的景色,但其实本质是一片空虚。”

宋冬作品《无为之为-大白菜》


而朴实的家庭生活,在宋冬看来则是最实在的,不必对人阐释过多,这在他的创作中也有所体现。在本次展览中,有一件《无为之为-大白菜》——在旧窗框拼成的装置内部可以看见一颗瓷制的白菜。这颗特制的、具象的白菜与“旧窗框”系列作品的气质有较大差异,也许它会被质疑不符合旧物改造的逻辑,但另一方面,对宋冬来说,这是对父亲的致敬,正如在2005年宋冬在北京798的东京艺术工程实现“物尽其用”时在天窗上用霓虹灯写出来的那句“爸!别担心,我们和妈都挺好的。”一样,观众是否注意到或认同这些细节的价值并不重要,它们更关乎艺术家的个人感情。也许,在宋冬的创作哲学“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后,我们还可以加一句补充注解:没有生活,哪来的艺术?


专访宋冬


宋冬

1966年出生于北京,从1990年代初开始从事行为、录像、装置、摄影、观念绘画和戏剧等多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作品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等重要美术馆及艺术机构收藏。


Q:作为“物尽其用”和“穷人的智慧”的延续,“剩余价值”与前两个项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
在做“物尽其用”的时候,也不是为了做而做,而是当时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让我妈妈从我爸爸突然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就是艺术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一个向我母亲这代人重新学习的理由。“物尽其用”之后,常有人问,你们家这么多东西都放哪呢?其实肯定有地方放。怎么节省空间,邻里之间如何使用公共空间,如何相处,这都是我小时候的经验,然后就做了“穷人的智慧”。在那里面我提出了“借权”这个词,实际是从“借景”来的。一棵树的权利,你不能够剥夺,但你可以借过来,变成你的权利。我还提出了“抽象现实主义”,因为我们学习知识和艺术都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去获得的,每个人离不开现实,但又想找到一种精神化的生活状态。我妈妈常说“什么东西都有用”,但这些东西每天跟我在一起,我却一直没有认识到它们的价值。直到某一天,当你认识到不一样以后,就会通过艺术的途径或其他途径来呈现你的认识,这次展览主要谈的是认识。

作品“物尽其用”(2005)在200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展览现场。这件作品由宋冬和母亲共同完成,以系统化的分类方式呈现了宋冬的母亲几十年来收集的一万多件生活用品

在宋冬“穷人的智慧”系列作品(2005-2011)中,他以“借权”形容人在有限的条件下的生活方式


Q:“剩余价值”的创作契机是?
A: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拆迁的时期,而小时候我生活在大杂院中,那样的生活有种胡同文化在里面,而现在北京城是一个如此不人性化的城市。梁思成在几十年前就预言了我们今天的处境,但今天我们生活在各种困境中仍执迷不悟,就是一开始的认识上出了问题。那我就从身边找,就做了这些东西。这些作品都是生活的碎片。

Q:“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这句话贯穿了你的很多作品,但生活和艺术之间总有一个需要转译,或者说“点石成金”的手段。能否谈谈你在这样做的时候,你的切入点和方式?
A:
我觉得并不是“点石成金”,当我们在谈“点石成金”的时候,已经承认了金子的价值,而忽略了石头的价值。但为什么不能“点金成石”呢?金子被定义成价值的代表,但世上很多东西无法用这个去衡量,所以才有了剩余价值。我可能关注的就是没有被大家认识到的那部分。使用旧材料进行创作不是一个新鲜事,但我在想的是,如何用周边信手拈来的材料,把我自己的情感和对美学的认识投射到上面。我爸给我的影响就是,如何把一颗大白菜做得花样翻新,就体现了你的价值。所以“剩余价值”在我看来跟剥削无关,就是我用不同的方式做白菜,做完了后大家尝尝,喜欢或不喜欢都无所谓。

在本次展览中展出的宋冬作品《无用之用-No.3》


Q:“物尽其用”是通过一种“无为”的方式把你家里的物品呈现出来,但从“穷人的智慧”到“剩余价值”,你作为艺术家的介入和创造愈发明显。
A:
相比创造,我更愿意用“形成”这个词。我不是在凭空造形,对我来说凭空造形特别难。其实就是当你对这些东西的认识不是垃圾的时候,就会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形成想法,这样往下走。

Q:本次展览的很多作品是用窗户框做成的,是否有何用意?
A:
这次用的窗户很多,因为大量的窗户随着拆迁不断被废弃。但我喜欢这些木质窗户,它们大部分都是我生活的年代那种门窗。我们经常透过窗户看外面,而忽略了窗户本身的美感。当它们堆在那里时形成一种自然的疏密。我就把它们再呈现出来,慢慢会形成一种对美的认识。

宋冬作品《无为之为-003》

宋冬作品《条形码》


Q:其实这三个系列的作品一直有种怀旧的情绪。
A:
其实每个人都不想跟过去一样,在既定的价值体系里出不来的话,就无法建立自己的体系,所以人要不断往前走。人人都有“弑父情结”,所以才有孙悟空这个角色,但《西游记》谈的其实是归化。任何人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过去的东西潜移默化留在血里,割舍不掉,所以需要去面对。有人通过抹平去面对,有人通过放大去面对。而对我来说,曾经抹平也曾经放大,这些都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

Q:你的作品时常流露出禅宗思想的气质。
A:这就是我生活的状态吧,我很难定义这东西是哪来的,就跟我吃的面条米饭一样,都是给我养分的东西。我很喜欢禅宗,但到现在也说不出来什么是禅宗,我也很喜欢《道德经》,但仍然觉得没读懂。不仅是思想哲人,任何人都有可能给我启示。我有一次在一个面馆吃饭,人很多,我端着碗怕碰着人烫着手,左躲右躲。但有一个盲人,他非常淡定地端着碗走过来,坐在我旁边,一滴汤都没溅出来,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我在这吃饭已经十几年了,我心里有一盏灯。”这话让我豁然开朗,我特别渴望我也能有一天有那样一盏灯。


北京之声——宋冬:剩余价值

佩斯北京 | 展至2016年2月27日


采访、撰文 | 朱文琪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