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PC MUSIC=当代艺术的流量?
发起人:八卦连环掌  回复数:1   浏览数:1822   最后更新:2015/12/11 16:10:17 by 八卦连环掌
[楼主] 八卦连环掌 2015-12-11 15:55:36

来源:雅昌艺术网


天娱传媒(EE-Media)将于2015年12月12日至12月17日举办以“未来的诗人是程序员”(Coder)作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览“明天的派对”。展览邀请了数十位的流行明星、先锋艺术家和音乐人,完成八组全新艺术作品,构成三个部分的展览结构:“偶像协作项目”、“艺术家协作作品”和“艺术家主题创作作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展览关于探讨“诗意科技和互联网”以及“流行格式作为当代艺术媒介”的初衷。同时,这也是一场属于年轻人自己的艺术派对。

  “偶像协作项目”(Superstars Collaboration)是由艺术家和大众偶像合作完成的创作。其中,李宇春与PC Music合作的艺术作品REAL LOVE / ONLY YOU涵盖音乐、录像和装置等多重媒介形式,通过一系列不断打破和平衡“二元对立”的手段重现偶像“真实处境”和“虚拟身份”之间的对抗和转换。“偶像协作”一词并非最近才有,达利与西班牙导演布努埃尔合作拍摄超现实主义影片也属于此列。

  在此之前,李宇春已经与当代艺术有过多次交集,艺术家喻红李宇春创作油画肖像以探寻其真实的内心;2014年“明天的派对”展览中,特别策划的艺术项目“1987”,李宇春对话徐冰叶永青、宋永红、张培力、丁乙、王广义六位“八五新潮”重要见证者,向当年的年轻人发问,关于当时的世界;2015年与余德耀美术馆及创作者兰登国际艺术小组展开名为“Chris Lee X Rain Room”的艺术跨界合作,用影像和音乐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李宇春本人表示:“与当代艺术的合作并非浅尝辄止,而是持之以恒的开端。”

  如果说这种结合究竟能带来什么,也许是Superstar来自各个年龄层的受众群,因为对于偶像的热爱而走进当代艺术或走进美术馆,将会带来美术馆系统所无法想象的巨大流量,其中蕴藏着新人群对于当代艺术产生兴趣的进一步可能。

这一次,这位中国首位民选超级偶像与西方争议音乐艺术团体PC Music,合作了一张只有2⾸单曲的“二元对立”(Duality)数字EP。为什么这样的合作被称为“当代艺术”而有别于任何一种形式的流行音乐专辑?

他们协同众多艺术家、商业制作团队、职业流行推手,通过一系列创作、生产、制作和传播的行为,探讨着“流行格式作为艺术媒介的可能性”,并在一场名为“派对”的展览中以“现场表演”和“录像+装置”的方式出现。“现场表演”的形式无异于俗套的流行新歌发布会,而“录像+装置”的作品形态也是最“流行”的当代艺术媒介。模拟了一场流行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实验。这张数字EP通过⾳乐和演唱表现一系列对⽴元素,比如“厚重”和“柔和”,同时,这也是在科技和互联网背景下对于“善良与邪恶”、“进步与衰退”等辩证概念的反思。

整个Video由2个章节组成,分别呈现两首音乐的不同风格,尝试定义一种“诗意的数字视觉”。“基于李宇春以及她对艺术和时尚的不妥协态度,我想创作一些非常不一样的东西。当“二元对立”的灵感产生时,我想我必须找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来把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做成一个音乐影像作品” PC Music艺术总监Finn是本次合作项目的创意主导。

镜面装置呼应录像视觉基础的建构,并多屏呈现录像内容。装置主体采用镜面材料,建构起如音符般律动的反射曲面,并将观众环抱其中。嵌入其中的LED屏幕的光线在镜面装置中不断反射,重现着录像作品中偶像置身镜面世界的真实体验。

  在影像作品里与李宇春相互追逐的那个对象,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定义,它可以是任何给她带来期待感和压迫感的事物,也可以是李宇春自己。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会看到自己的不同角度,而“追逐与被追逐”的设定就是看到自我的不同侧面的过程。

  “我搜集和研究过李宇春的经历,我觉得,对于她来说,“WHY ME”是一个非常好的题设,这让李宇春一直在音乐世界中思考自我为何意义,从而成为一个不断前进的探索者。” PC Music创始人Alex说。

关于艺术家

李宇春:中国超级偶像,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EMA欧洲音乐大奖全球最佳艺人奖,三度受邀出席戛纳国际电影节并担任颁奖嘉宾,获得WMA世界音乐大奖大中华区最高销量奖和2014APEC最杰出女性奖。

  PC Music:作为英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先锋独立音乐厂牌之一,PC Music的音乐风格新颖而独特,其立意紧贴科技与人性,同时能够做到对创作元素飞变而线聚的把握,被评价为是“无视于传统音乐流派的戏虐复合产物”迄今为止已推出上百首作品,其中多首单曲下载量突破100,000次。曾为麦当娜制作专辑。

  参展作品主创人员:音乐制作A.G. Cook (PC Music创始人)、艺术总监Finn Mactaggart (PC Music艺术总监)、MV导演Kinga Burza、MV摄影和灯光Axel Cosnefroy、装置建筑师Yael Reisner、CGI主视觉Kim Laughton和平面摄影CG Watkins。

关于展览

  “明天的派对”当代艺术项目是由天娱传媒在2014年发起的先锋文化项目,集结大众偶像、当代艺术家、先锋音乐人和不同领域的创作者。通过艺术展览项目的形式记录和反思,共同讨论并协作创新,当下流行文化、科技、媒介和社会。一切非同寻常的合作都属于“明天”的创作模式,“明天的派对”正在尝试记录这一门类。

[沙发:1楼] 八卦连环掌 2015-12-11 16:10:17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熊晓翊

龙丹妮:“中国的当代艺术与娱乐产业一样是畸形的”



龙丹妮,国内最大的造星梦工厂“天娱传媒”CEO,首屈一指的制作人,大名鼎鼎的“选秀教母”。从90年代末开始,龙丹妮开创了国内最早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她手下诞生了一个个收视率的惊叹号,草根变明星的传奇,围绕着巨大的商业成功,也伴随着来自社会的争议与口水、有关部门的紧急叫停……亲手谛造了一个个“疯狂现场”的娱乐先锋龙丹妮在2014年,将脚跨到了艺术领域。


“这就是我们的行为艺术”

  想知道由娱乐公司推出的“当代艺术展”长什么样吗?还记得去年年底在尤伦斯举办的“明天的派对”吗?满场子的荧光粉配荧光绿、美少女头套加真人大小的肉色人偶,陈天灼的邪典视觉配搭曾轶可的锦羊音……各类小清新与恶趣味奇幻交织的录影带,展厅里还有可以玩的游戏机,被戏谑的中学课本,文艺情怀的年代对话,与突然袭击式的行为现场,最后整个活动在满场撒钱的狂欢中达到了一种的“奇怪”的高潮。——“典型的中国式复合型经济催生出来的一种文化派对,城乡结合什么都有。”说到此,龙丹妮哈哈大笑。

  2015年“明天的派对”又要来了!在此之前请龙丹妮谈谈2014年“派对”的亮点与遗憾,她说:“我看到了一种野蛮生长的美,一个特别青涩的东西伫立在流行文化和当代艺术的交叉点上,这就是它的生命力。遗憾的东西太多了,不计其数的遗憾,包括艺术圈对我们的认知,娱乐圈对我们的认知都有遗憾。”

  的确,天娱为什么要推出“明天的派对”,到现在估计很多人也没闹明白。艺术圈的很多人以为它只是一个“艺术搭台,明星唱戏”的秀;而娱乐圈不理解的可能是为什么折腾这么大一个活动,居然没有任何商业广告,天娱究竟在干什么?这大概就是龙丹妮所说的“认知上的遗憾”。就像对于同样的一个现场,有人看到的是颠覆常规,有人看到的娱乐至死。——对这些反应,龙丹妮虽然颇多遗憾,但也早有准备,因为这一切她“蓄谋己久”。








2014,“明天的派对”展览现场

  2014年,天娱传媒成立十周年,一场庆典必不可少。——在公司所有人想象中,十年了,应该有那么一场演唱会,场馆越大越好,那就定鸟巢吧,李宇春张杰曾轶可华晨宇都来了,独唱几首,再合唱几首,串烧几首,粉丝们疯狂地哄抢门票,每人穿着自己偶像的后援服装,挥舞着灯牌,荧光棒点缀其中,其乐融融。

  而龙丹妮对这种现成的方案不屑一顾,“大家都能很容易想到的事情,天娱为什么要去做”。当龙丹妮打定主意要将天娱十周年庆办成一场当代艺术展时,天娱内部的员工与艺人同时陷入了茫然,其实就连龙丹妮自己也不太清楚要如何着手。

  大概从三年前开始,龙丹妮对当代艺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每周至少拿出一天的时间去看展览,或去艺术家的工作室找他们聊天,三年来几乎每周如此,直到这项内容变成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兴趣,才促使我有了‘贼胆’做这么一件事情,尽管如此,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做一个展览是怎么回事,尽管我看了那么多的展览。”

  “当时我跟同事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们都是目瞪口呆的,我们的品牌部总经理赵辉做了十几年公关,非常一流的公关人才,对青年文化的非常了解,哪怕是这样的人物,他对艺术完全觉得是一个门外汉。展览跟艺术家至少要有一个简单的协议,这个东西怎么准备?我们的法务、律师完全搞不清楚艺术品是什么状况,好像那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情。全公司都来问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事情?包括艺人,去年的曾轶可、华晨宇、李宇春都来问过我为什么做这个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莫名其妙。所以我知道这个事情的阻力不是来自于大家不做,而是大家真的不知道艺术到底是什么,在这一点上特别难。”

  能把这个项目推行到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龙丹妮的CEO身份。一方面,她要求公司必须把这件事的落实写进日程表,另外一方面,除了把它当做一种必须执行的任务外,她还需不停在公司宣讲这件事的意义——这很像互联网公司里的布道师职位,她说“这就是我们的行为艺术”。

  作为第一个把外国选秀模式带入中国并将之本土化的金牌编导,龙丹妮对流行文化总是有着超前的嗅觉,并深韵如何“超前一点,而又不能超前很多”引导大众心理。

  “我们去年做的时候请了很多音乐公司的老总来,像索尼,还有很多国际音乐公司,他们来第一眼就说:你们要把北京变成纽约吗?”——的确,在国外艺术与娱乐之间的互相跨界十分活跃,由此诞生了很多经典的作品提升了整个流行文化的品格,但在中国,所谓的艺术跨界往往是艺术为商业品牌装点一下门面,艺术的创新能量并没有真正透过商业影响到大众文化领域,而龙丹妮认为在未来一代的年轻人的生活中,艺术与娱乐应该出现在同一界面,并且由此激活新的可能,而“明天的派对”,就是龙丹妮用来为这种新的可能性做的一场实验。

  “我们也没有说这就是一个纯粹的当代艺术展,我们还是定义为一个先锋文化,对先锋文化的一种探索和思考,这里面绝对是承载了艺术。我们想做的是青年文化敏感者,所以首先我们要打破隔阂和界定。”

  “我觉得娱乐圈和艺术圈完全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彼此互不探望,甚至互相彼此看不起,艺术圈看娱乐圈说,那什么呀,太俗了!娱乐圈说,你是精英文化,你是高大上,你们就是自娱自乐!我觉得我们在做一件‘很坏’的事情,我们像一个坏小孩,把他们撺掇到一块,看看他们会干嘛,会发生什么,这是我们感兴趣的地方。”


2015,“明天的派对”展厅模拟效果

明天的偶像

  在天娱,由艺术总监游上上带领的团队负责落实具体的筹备工作,首先游上上会列出一长串艺术家的名单,并一个个的打电话去寻求合作意向。沟通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不是所有艺术家都愿意参与,一来有些艺术家担心活动过于娱乐化,另一方面天娱要求参展的是全新的作品,也给艺术家提出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游上上团队必须精确把握明星与艺术之间对话的“翻译”技巧。

  确定了艺术家之后,龙丹妮、游上上就把同事们召集坐在一起开会,确定了“明天的派对”这个名字,它来自于地下丝绒乐队的一首歌名,将这个名字正式作为展览名字向外推出时,那天刚好是地下丝绒乐队主唱Lou Reed的忌日,“这完全是凑巧,我想是因为我的诚意到了,这个事就有了一些命中注定的色彩吧!”项目传播负责人莫力说。

  确定每个艺术家与艺人的合作方案是整个筹备环节最令人头疼的部分,首先是艺术家与艺人进行脑力激荡,最后的方案由艺术家来完成。这个过程中,几乎每组合作的艺人与艺术家之间都产生过冲突与矛盾。艺术家都是强硬派,艺人觉得自己被摆布很委屈,试图找公司为自己撑腰,但公司的同事会告诉她们,“这是你们的合作,你们可以去争吵,甚至可以打架,谁赢了就听谁的”。

  “去年是我们第一次做艺术展,所以更多从国内起步,挑选了一些中国的艺术家,做完以后,我们自己也打开了一个视角,今年我们更加没有标准了,唯一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大家一起讨论觉得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做了,实际上‘挺有意思’这六个字后面比去年难一万倍,因为要让更多更执拗的人在一起合作是多难的一件事情,要么发展化学反应非常好,要么不发生化学反应非常背道而驰,往往是这样的结局,因为很难说服一个人包容另外一个人,这也是一个磨炼的过程。”

  去年参与“明天的派对”的是三位艺人,今年只有两位。“今年我们的作品量精简了,只有八组作品,如果说去年我们只打开了一扇门,今年我们想走得更深入一些,今年的作品实施难度比较大,本身像李宇春和欧豪的作品都比去年难大很多,花费的时间很多,说白了就是我们精力顾不过来,再多一个艺人真的是承受不了。”

  “甚至我觉得有一个艺人都OK了,因为所有的东西不能以多少去衡量,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艺人和艺术家在一起究竟可以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这是我们想要观察的一种路径,并不是说一百个人干了才有意义,其实一个人干完以后也是一种意义,就是这么一个状态。”龙丹妮说。








2015 "明天的派对“参展者海报

  在龙丹妮的名片上除了基本的信息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号“青年文化敏感者”。天娱,作为旗下有数百号年轻艺人的,并向娱乐产业贡献大量新生代偶像的娱乐公司,需要一种价值内核和企业精神,“青年文化敏感者”就是龙丹妮为之找到的定位,“偶像文化的本质是青年文化”,什么又能代表青年文化的精神呢?造星工厂在推出他们的偶像们时还停留在荷尔蒙层面,在今天来看显然是不够的了。龙丹妮说,“这是一层泡沫,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荷尔蒙这一层泡沫给吹掉。”

  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偶像们也需要在“出产设定”的系统之上进行升级,要往他们身上注入更多的自由思考与反叛精神,在此意义上,艺术可以为青年文化提供什么不言而喻。天娱准确的找到了艺人与艺术家之间的共同处境,他们树立个性化的风格,反叛陈规与束缚,他们是粉丝及观众们眼中更为自由、独立与完善的人,然而他们的成功又必需在资本的推动下得以实现。这样一种矛盾,被龙丹妮称之为“自我的反对者”。

  在2014年的主题中,从前期筹备、策划到最终的呈现形式,“明天的派对”都以一个“规矩破坏者”的姿态出现的。它既不完全冲着满足大众娱乐的流行文化而去,也不符合学术圈定下的当代艺术标准,而是刻意模糊了“派对”和“展览”、“艺术”和“娱乐”、“流行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的界限,并在一开始就抛出了“明星和艺术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艺术只属于一部分的精英群体?”、“娱乐和商业难道不是艺术的一部分吗?”等具有挑衅性的问题。

  而今年“明天的派对”主打“未来牌”,他们提练出一句酷酷的口号“未来的诗人是程序员”,更多的艺术家来自国外,更加小众化,音乐、设计、新媒体、网络与创客式的科技侠,相比2014年的“明天的派对”,出现在展览上的元素显得更为杂揉,像是所有另类元素和新兴门类的争奇斗艳。但与2014年的“明天的派对”相比,可以看到策划者更清晰的,也更深入的提出了他们的问题。

  偶像是什么?它是消费时代的美好事物,还是虚拟空间里的自我投射?在艺术家刘泳岐与王新一分别同欧豪的合作作品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设问。通过三维扫描、打印、参数化设计,刘泳岐将制作出一套动力外骨骼,并通过它捕捉欧豪的动作,控制另外一台机器。数字艺术家王新一则运用所采集的数据,经由“DAZ 3D”软件处理,制作出一个数字欧豪,与机械部分结合。展览现场会有两个屏幕,一个屏幕是欧豪本人真实的影像,另一个则是数码版的欧豪。


艺术家刘泳岐向欧豪介绍机械穿戴

机械师为欧豪调整穿戴

欧豪试穿仿生机械穿戴

  偶像,与未来的人造机器人一样,是被设计与操控出来的。他们日趋完美,又始终在人造之物与真实的人性之间体现着冲突与漏洞,而这象征了网络时代人类普遍所面临的异化处境。以对幻觉的揭露来制作幻觉,以反景观来营造景观,以消解符号来强化符号,未来的诗人是程序员,未来的一切都具有游戏性。“当机械和计算机变得越发人性化,人类从科技中看到的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具有美感和诗意的自己,我们创造着机器,机器也创造着我们。我们在未来的这张网里僭越自身的神,也终被自身的创造物所僭越。”——整个展览透过新媒体的艺术形式,将探讨科技与网络统治下的未来生存方式,与对偶像文化的品牌化塑造与传递融为一体,这其间包括了艺术,但肯定不是一个纯艺术的展览,对此,主办方采用了一个说法——“把流行格式作为当代艺术媒介”。

  当艺术家让偶像成为作品中的实验性元素,其实对于天娱而言,“明天的派对”也是一个实验性的品牌,它为吸引和满足粉丝为主导的娱乐消费中注入了新的元素,其实这个过程也在设问艺术家们,如何走向更开阔的世界,去完成他们的创作。


林科作品

对话龙丹妮:“其实很多年轻艺术家想签我们”

  雅昌艺术网:听说天娱来办展览,艺术圈很多人说你们是来抢饭碗的,有这一说吧?

  龙丹妮:也许别人是开玩笑,很多艺术圈的说你们来了我们就没法活了。每个人说“抢饭碗”这三个字的时候,目的和动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看到我们后面的平台,流行文化的力量和裹胁的资本,我们随便做一个事情都是上亿级次数的传播量,但在艺术行业,有的展览做几个月,关注的人数才几千。所以“抢饭碗”这个事情挺好笑的,根本不存在抢饭碗,因为艺术市场根本还没有开启,怎么叫抢饭碗呢?我也说千万不要这样想,我们是一个观察者,我们希望把艺术与娱乐这两块东西打通,看看有没有可能产生新的一个化学反应。至于那个东西是什么,有没有意义我真的不知道,但是你不去做怎么知道是什么。

  雅昌艺术网:您之前三、四年经常关注艺术,作为一个娱乐业资深人士,一个旁观者,您觉得整个艺术生态或者是行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龙丹妮:我不能瞎说。我觉得艺术圈很小,你可以花很短的时间,就把这个圈里的精英人物几乎全认识了,但是这之后,你发现这根本不代表你了解艺术圈,实际上从事艺术的人有很多,我们看到的人和所谓成功的艺术资本力量只是冰山一角,艺术涵概的范围很广。

  我认为中国的艺术行业跟中国的娱乐业一样,走到今天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境地,是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的境地,因为全世界资本的红利都往中国市场滚,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说:你不参与它的争斗,就干脆退出历史舞台,你参与它的争斗,就必须面对它的畸形和灰色地带。这是很困惑的境地,但是一定会梳理出新娱乐、新经济下面的一个新的秩序,这个秩序是怎么建立的,是谁来建立的,是有待观瞻的一个事情。跟文化环境、跟资本力量、跟从业者的认知都有关系。

  回过头来说,我观望艺术圈本质上是同样的道理,比如现在最有价值的艺术家基本上是符合西方标准定义、价值观建立起来的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价值体系和认知体系捧红的艺术家。但西方的经济在没落,经济在哪里,红利就在哪里,所以全球的资本也要进入中国,这个情况下,从艺术的角度要分两头看,艺术家个体和和艺术市场是两码事。从中国的艺术市场来说,或许也到了一个跟中国娱乐经济一样很扭曲、很复杂的一个地带。这个时候也是需要建立中国自己的艺术体系的时候,只是谁来建立,这后面资本的力量,平台的力量,传播的力量,各种力量扭结混打在一起,我看到的现在的中国艺术圈,这些力量没有完全进来,还只是一些拍卖行、收藏家,还没有上升到更高的追逐。这个秩序建立后,可能中国的艺术市场会形成一个新的生态。

  新的生态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说今天早上,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老总们在这里跟我们开会,我跟他们讲,中国的电影走到今天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中国的年轻人越来越不care国际文化,越来越不care别人在想什么,他们只想‘我在干嘛’,中国人自己在干嘛,所有高票房的电影,除了好莱坞标准的超级大片以外,几乎全是本土电影,这跟我们禁不禁令好莱坞的片子没有关系,这是文化的认知、经济发展之后产生出来一种自我认知,这跟日本和韩国的岛国文化特别不一样,因为他们的文化输出和文化价值建立的标准跟我们不一样。

  所以回过头来说艺术业和娱乐业也是一样的,我们都会碰到同样的境地,这一代的85后、90后的艺术家们,他们的艺术作品怎么面对一个新兴的本土市场。我们经常看到西方的艺术家跟流行文化的明星在跨界、而中国几乎是零,那么在国外,他们能这样自然的互相触碰,是因为他们一出生开始那些艺术家已经知道怎么去拥抱流行文化,并且环境己经告诉它,应该去拥抱。但当我们在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艺人也很拧巴,艺术家也很拧巴,可能过了十年或五年之后,大家很快觉得根本不是事,所以刚才为什么说抢饭碗,其实大家都知道平台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和无法躲避的流行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裹胁和冲击,他们会说抢饭碗,但是他说这个还是自嘲的,因为他觉得抢不走的,他觉得你还是不懂,事实上我们觉得这个力量正在发生,可能不是我们做也是别人做。

  雅昌艺术网:天娱有兴趣涉入艺术行业吗?

  龙丹妮:目前还没有,我们是抱着一个好奇的心态来做这个事情,本质上我们做“明天”的态度,我跟公司内部也说过,第一我们不是抱着一个盈利的态度做这个事情,这是第一位的,一旦开始抱着盈利的态度来做,这个结果一定是扭曲的,我们有一点像一个实验室的研究员,我们做的事情是把A元素和B元素放在一起搅和,看它产生什么样的化学裂变,这个裂变能带给我们什么。当然我们有功利心,这个功利心要是带给我们思考,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做的文化,对艺术圈有没有思考我不知道,可能多少有一些思考,反哺到艺术家。所以,对我来说有功利心吗?有!但是跟直接的钱没有关系的,这个功利心建立在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未来有可能产生的可能性上。

  像你刚才说的我根本还没有思考到那个层面上,有一些事情是自然发生的。我还遇到很多年轻艺术家说要不我签你们公司吧,我说我真的干不了这个事。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做事情的一个流程和方式,它能产生很好的结果。所以其实很多年轻艺术家想签我们,但我说我现在没有这个能力做这个事情,我愿意推广你们,包括我们公司今年刚搬过来两个月,下面有一个很大的餐厅,明年开始每两个月做一次艺术沙龙,这个沙龙的工作是什么?就是把那些我们认为比较有意思的年轻艺术家作品放在这里无条件展出,也不是代理作品,首先大家要认知这个事情,你都不认知就做代理,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雅昌艺术网:天娱毕竟是一个商业公司,这种既没有广告,也不销售作品的展览好像更像是非盈利机构做的事情?

  龙丹妮:所以我们不会天天做,我们一年只做一次。对我们来说一次足够了,艺术思考其实未来对娱乐圈、对娱乐文化是很有帮助和借鉴意义的,娱乐圈很多内容制作方面是很局限性的,没有想象力,非常土,完全没有打开思路,而艺术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开放性。

  雅昌艺术网:所以,“明天的派对”会每年坚持做下去?你希望未来这个品牌呈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龙丹妮:我希望是坚持做。今年做完了,我肯定要总结,怎么让它更加多元化的视角去呈现,这是我想看到的一个结果,绝对不是越做越往小众里做,当然我可能越做越纯粹,这个纯粹不是说越来越少的人知道,而是越来越多元化,我们可以表达的东西很多,而且我觉得应该团结所有好玩的人来做这个事情,而不是天娱一家。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