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谈“语言与思想”:为艺术、政治、世界夯实地基的“言意之辨”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0   浏览数:1352   最后更新:2015/12/03 19:14:50 by 之乎者也
[楼主] 之乎者也 2015-12-03 19:14:50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201511月中旬,著名哲学家陈嘉映教授应中国美术学院之邀,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语言与思想——想与说公开讲座。讲座重新梳理、辨析了语言哲学史上关于语言与思想关系的诸种理论言说,提出语言是思想的归宿的说法,并围绕它进行了一系列释义与辨析。

哲学家陈嘉映


在讲座现场,诸多听众以“为何不谈论(当代)艺术”向陈嘉映发问,陈嘉映表示:“哲学与艺术的关系像工程学与建筑学的关系。尽管两者有交壤地方,但它们不能相互替代。哲学家的工作就像为建筑师做工程地基。人们会记得建筑师,不会去关注那些为其夯实地基的人。但哲学家应该恪守本职,将概念、结构性的工作做好,为艺术、政治,这个世界夯实地基。”他认为:“我们(哲学家)的工作是找出看似分裂的、已经分裂的世界是怎么联系着的。”本文梳理了陈嘉映在讲谈中的层次与重点,意图向读者呈现这“为艺术、政治、世界夯实地基”的言意之辨。


哲学与艺术的关系像工程学与建筑学的关系。尽管两者有交壤地方,但它们不能相互替代。哲学家的工作就像为建筑师做工程地基。人们会记得建筑师,不会去关注那些为其夯实地基的人。但哲学家应该恪守本职,将概念、结构性的工作做好,为艺术、政治,这个世界夯实地基。

——陈嘉映



“语言指称论”


关于语言与思想的关系,人们常常说语言表达思想,语言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关于语言与现实的关系,人们常常说语言反应现实。关于语言本身,人们总会说语言是一面镜子。关于语言的经典比喻,还有语言是思想的衣裳语言是传达思想的包裹等等


然而陈嘉映指出:人们也可以进一步追问,语言为什么要穿上“衣裳”?假如它本身是美好、无暇的?关于“语言是思想的包裹”之喻,人们则可以发问:通常我们是在“包裹”打开之后才看到“礼品”,而我们在说话之时接受到的其实只是“语词”——似乎只有“包裹”。包裹和礼品变成一个东西了。


索绪尔转型


瑞士语言学家弗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为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人


索绪尔说,在语言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一切都是混沌一团。类似于康德式对经验主义的哥白尼式革命,索绪尔也给语言学带来系统的、大规模的转变。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是一个结构。人们必须通过语言才能思考世界。陈嘉映认为:“康德与索绪尔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在康德那里,起决定作用的结构是先天的;而在索绪尔那里的语言尽管与先天理性非常相似,但毕竟不是得之于上帝,它是由人发展出来的。”


陈嘉映谈到,这种差异也许是因为在康德与索绪尔之间的100年中隔着一个达尔文。达尔文之后,人们再讲纯粹的“先天”似乎比较困难。对索绪尔来说,语言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先天的,但它自己是经历发展的、是有历史的——是由千百万人的运用发展而来。

由索绪尔的弟子于1916年根据索绪尔课堂的听课笔记,编写的《通用语言学》(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又翻译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该著作为二十世纪现代语言学的开山之作


索绪尔的语言论对于语言指称论的反拨,同时倒转了我们对世界的基本认识——艺术如此,真理也是一样。比如人们原来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或者说“真理反映了现实”。而经过索绪尔,人们只能说,“现实”本身并没有清楚的形态,是语言给予它一个清楚的形态。


由此,陈嘉映提出:如果人们因之承认语言是一个系统,那么语言即使反映现实,但也不为现实所决定。因为是一个系统的是语言,而并非现实是一个系统。


“语言是思想的归宿”

- ▬ -


语言是一个独立的、自主性很强的系统。它不以我们每个人的想法而改变,我们要说话就得这么说我们很难说着这句话,意味着那句话。这就是(只是表达意义上的)所谓思想归宿于语言之中。

——陈嘉映


陈嘉映指出,思想是流动的,思想在语言中成形。思想除了它被说出来的这种“是”,没有其它的“是”。语言不是在镜子的意义上反映世界,而在做了点什么的意义上与世界发生关系。陈嘉映用“设施”之喻来取代“镜子”之喻,比如“交通设施”。“交通设施”更强调一种系统性。比如交通设施对交通需求的回应,是通过自己的系统来回应整体的交通需求,而不是通过单个的道路来回应单个人的交通需求。

陈嘉映集四十年从事哲学思考与研究形成的最重要的哲学专著之一,出版于2011年。全书共分九章,以语言分析哲学的方法论述了相关的全部哲学命题


陈嘉映认为,语言是一个独立的、自主性很强的系统。它不以我们每个人的想法而改变,我们要说话就得这么说。我们很难说着这句话,意味着那句话。这就是所谓“思想归宿于语言”之中。但是,这是在表达的意义上讲“思想归宿于语言”,而人们并不把世界整体地理解为一个表达的世界。人们并不把一切都看作是一种表达。


需要同时辨析的还有“内部语言”。人们通常会关注一些语言成型之前的“中间阶层”,比如“内部语言”。但在陈嘉映看来,“内部语言”是比较游移的表述。其中最主要是内部语言没有固定的词汇。我们知道语言是分节的,它是通过词汇的组合来表达思想。人在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之后,就能够运用它来进行各种表述。没有固定的词汇则很难定义为“语言”。


中国词汇中“像”的语言逻辑

- ▬ -


中国词汇里的“像”或“形”,是“思想归宿于语言”的活动中的一站吗?

易经八卦图


中国人的“像”主要源自八卦。为什么“言”不能让我们理解天意,而八卦、“像”却可以?在八卦的解释系统中,“像”被认为是直接反映世界逻辑的。而我们说的语言逻辑则是在“设施”的意义上与世界相关。语言的逻辑是并不能直接兑换成世界的逻辑。我们还知道“像”虽然与“言”和“意”联系在一起,但它更多地联系于“数”。“像”与“数”都是规律性的东西,是一种循环的自然规律。世界的循环往复的规律————这是“像”与“数”主要表述的意义。


陈嘉映认为语言之前的一些所谓“前语言”,“类语言”其实是“概念结构 ”。它不是自然的规律,而是语言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像”是言的基础,“意”是通过“像”成其为言的。我们之前对“像”的最大的混淆是将我们语言的结构混淆于宇宙万物的规律。因为我们言说万物的时候是依赖于语言结构的。而区分这两种结构,澄清这种混淆,是现代人才有的反思。


人们所说的“规律”是没有例外的,普遍性的。“概念结构”的规律是有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并不是“共同性”,而是使变化成为可能的“概念机制”。关于“概念结构”的规律性与普遍性,陈嘉映是在庄子的“道通为一”的意义上来讲的。它的最典型的例子是不同语言的“可翻译性”。尽管没有一个英文词能够好好地被翻译成汉语,但翻译却仍是可能的。只是待翻译的两种语言之间并没有一种“共同的”东西,只能说一种语言表述着由另一种语言同时表述着一些东西。


言有尽而意无穷

- ▬ -


另一个最言不尽意的时刻,是我们写那封小信的时刻。好像那种感情,我们怎么说都觉得不行,都觉得没有将要讲的话说出来。同时它在说出来了之后,总连着一个没有被说出来的东西。

——陈嘉映


“不可翻译”也是讨论“不可言说”的很好起点。首先,通常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很多“不可言说”,“言不尽意”的感觉。这其中的一个维度是,通常我们要说什么,已经由我们的语言教给我们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已经按照语言能让我们呈现什么而向语言去呈现。


其次,很多情况下的“不可言说”,并非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义上的不可言说。它们只是无法表述得很清楚,而并非“意无穷”。


在陈嘉映看来,真正的“意无穷”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关于“最高的存在者”。最高的、唯一者是只要给出一个词汇描述了它,它便不再是那个词,而必须高于这个词的东西。只要用到一个词,即使我们说它是最最普遍的,它也成为了一个具体的东西,一个具体的词。对于这点的反拨才有了“至高者无名”——这是关于“不可言说”的最强烈的驱动。但它总把普遍性理解为一个不断更高的抽象,它最终趋于“无名”。这是相当值得质疑的。而我们中文所说的“道是最高的普遍性”是指最高的东西的可翻译性,而不是说最高的上面还有一个更高。


另一个最“言不尽意”的时刻,是我们写“那封小信”的时刻。好像那种“感情”,我们怎么说都觉得不行,都觉得没有将要讲的话说出来。同时它在说出来了之后,总连着一个没有被说出来的东西。这种“言不尽意”确实很大程度上无法克服。但它是因为此刻想被表达的是“个体的存在感”。它想表达的那种爱,怎么表达都觉得相类于他人的表达,而它又自觉必须表达成为“个体的”,“个体的存在性”。这里的“不可表达” 并不是说字词语言不能表达,音乐语言、绘画语言,或者政治行为就能够表达,它确实是“言不尽意”的。


但是关于这种“言不尽意”我们也可以有两种态度。它可以是一种恋爱般的“焦虑”,但也可以是“欲辩已忘言”,因为“此中有真意”。

▲  陈嘉映2015年最新的著作《何为良好生活》

“思想归宿于语言”是一种表达,但我们也不是一定要表达。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似乎太要表达了。世界本身不全是表达的,生活本身也不是一场表达,它比表达宽的多。尽管伟大的作品来自表达,它的养料来自于不表达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思想归宿于生活”


撰文 | 张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