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社群在中国的兴起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0   浏览数:1847   最后更新:2015/11/30 17:27:03 by 灰常灰
[楼主] 灰常灰 2015-11-30 17:27:03

来源:艺术界LEAP 文:胡泳


© Jean Julien


数字化社群不同于线下的小型社群或大规模社群,它是扎根于网络空间的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虽然数字化社群本身是虚拟空间的一部分,但它所牵涉的人际关系却是真实的。在增进社会联结、提升社会团结性方面,它与线下的社群拥有同样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其不同于过去社群的特点,数字化社群毫无疑问在丰富着中国社会的异质性。

提高社会联结的紧密度

网络社群在中国,从最早的 BBS、QQ群到后来的SNS、微博和微信,影响和作用一步步扩大。即时通讯应用和网络社区的活跃,表明互联网在显著增加社会联结的紧密程度。借助即时通讯应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的即时通讯,人们沟通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彼此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建立联系。如今人们关心的不再是沟通的不便,而是沟通太方便而可能导致私人空间缩小。

如果说即时通讯应用主要是增强了关系的沟通频度,那么网络社区则建立起更多的“弱关系连接”。在社交网络上,更多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社会中人们的横向联系比过去更加活跃了。这使得人们的想法和经历可以在更广的范围被共享,即使关系较疏远的人也可以借助社交网络而找到共同点,关系建立的门槛降低了。

这方面的一个证明是网络兴趣社群的不断发展。兴趣社交成为社交领域的大趋势。2015年8月6日,在首届“中国互联网移动社群大会”上,腾讯QQ联合企鹅智酷发布的《中国移动社群生态报告》披露,在移动社群中,同事朋友类关系群占比超三成,而兴趣群占比高达66.4 %。从腾讯科技针对“95后”的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到,兴趣化社交在互联网新生代“95后”的社交网络中占据了极大的比重,兴趣化社群将会是下一代社交网络的一个趋势。

图片来源:企鹅智库《中国移动社群生态报告》


创造讨论敏感话题的机会

社群除了能通过兴趣建立连接外,也能通过内容建立连接。从本质上来看,社交其实就是寻找话题、建立连接的过程。通过垂直化内容连接起来的社群具有蓬勃的社交活力。

此类垂直社群为人们创造了讨论敏感问题和被忽视话题的机会。维吾尔语网站、藏语网站、同性恋社区网站、关注工人问题的网站、残疾人社区以及那些为病人寻求帮助的网上社区等一些应运而生的网站增强了人们对这类问题的兴趣。

具体的例子包括专注于宣传西藏文化、艺术,为藏族知识分子提供支持的西藏文化网;普及血友病常识、为患者及患者家庭提供援助的血友之家;倡导“以传播为导向的行动主义女权主张”,即通过自身行动促进性别平等及女权主义声音的传播和诉求的达成的女声网等等。这些小群体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和邮件组交流信息、 协调行动,他们展开的讨论和交流已经扩大到主流媒体,并且提高了人们对此类问题的认识。

社会群体如农民和农民工也通过利用互联网吸引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例如,2010年,浙江省宁海县16位农民因土地争端问题向当地政府寻求帮助未果,在当地的宁海在线论坛及全国社交网站天涯论坛发布帖子,声称如果政府不提供帮助,他们将在随后的星期六集体自杀。他们的这一举动促使当局出面对争议展开调查。

19958月开通的水木清华BBS是中国教育网的第一个BBS,曾经是中国大陆最有人气的网络论坛之一,代表着中国高校的网络社群文化。到2005年在教育部规定下,转型为实名制下的校内交流平台,访问人数大减,影响力已不如前。


增加社会关系的透明度

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确保对成员的可见以及成员之间的可见,是增强认同感的必要方式。对社群的信任和认同往往建立在这种可见性上。

网络社群的透明度往往很高。在BBS中,网友可以回顾过去的所有讨论,所有对话都记录在案;在淘宝平台上,买家和卖家的信誉和评价也公之于众,以提升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在社交网络中,Newsfeed形式则是通过将好友动态公开,来提高人们对彼此的了解。几乎所有网络社区都保持着较高的透明度,通过建立成员之间彼此的信任以及成员对社区的了解,来提升社群内部的认同感。

许多微信群都致力于建立自己的群规,有的还有由社群活动积极分子组成的群议会,以保证社群沟通的有序性,厘清社群的内外边界。在群体内交往产生的各种纠纷及其解决之中,网络社群得以形成自治能力,从而逐步改善社会的基质。

维基百科上用户过亿的虚拟社区列表,其中排名第一的是Facebook,第三即是腾讯QQQQ空间。在中国大陆广受欢迎的微信app排在了第四位。


通过主动参与而强化认同

主动的认同比被动的认同更具持久力。而在数字化社群中,人们往往是主动参与到不同的社区之中。当人们参加豆瓣的摄影交流小组,或在微博上关注有关长跑的账号,他们都是基于自己的兴趣或需要而主动地参与到社区之中。在人们正式参与到网络社区的活动之前,或许他们已经对这个社区怀有心理上的亲近,这是从认同感出发找寻社区的过程。

由于越来越多的网络行为依赖于主动获取,而人们常会关注那些他们已经赞同或感兴趣的内容,因此网络社区本身可能会强化一个人的认知和兴趣结构。一个喜欢足球的人,可能会在网络社区中经年累月地关注足球的信息,从而更喜欢足球。认同感通过主动的参与过程而得到强化,这是数字化社群中常见的现象。

因此,数字化社群很可能比线下的社群更具有团结性,同时也更难形成单一的大规模的网络社群。加入社群的主动性和认同感的强化,只会导致网络空间中的不同社区朝着多元的方向各自发展,因而数字化社群一定是多元的社群集合。

©Geek&Poke


跨地域的社群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一直拥有跨越地域限制的冲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冲动促成了社群流动性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然而,线下的大规模社群始终无法摆脱地域的限制,因为社群成员必须在地理相近的情况下才能实现高效的沟通。 因此,即使点对点的沟通早已实现了跨地域交流,但社群基本上还是扎根于特定地点的。

很多时候,地域既是本地认同的基础,又是更大范围认同的阻碍。本地的认同感越深,对其他地区的排斥力也就越大,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更大社群的团结性。在中国,地域是个争议性十足的话题,例如北京较为封闭的社会资源和上海强烈的本地认同,都广受诟病。地区间的矛盾有时也会影响到中国整体社会的普遍认同。

数字化社群改变了这一局面。在网络空间,由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组成的社区早已不是新鲜事,这意味着社群这一形态可以摆脱地域所施加的障碍。跨地域的数字化社群将更广范围的人们联结在一起,摆脱了地点的标签,实际上增强了社群的影响力。由此,数字化社群超越了熟人社区的紧密联结的社群,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可以达到新的高度。

感性的、情景的、日常生活的社群

任何社群的建立都必须符合这样一个原则:它所耗费的成本必须低于其所实现的价值。在过去,社群本身往往肩负着某个特定的使命,使命驱动着人们克服沟通的障碍、支付组织的成本来组建某个特定的社群。因而社群本身意味着理性的、正式的组织,拥有明确的目标和手段。贴近日常生活而存在的群体往往规模很小,以此来减低团体本身的组织成本。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人们集聚的成本,社群的建立变得非常容易,结果是大量非使命驱动的社群建立起来。在豆瓣上,人们聚在一起讨论某一本书或者某部电影的得失,这些探讨可能不具备专业和深度的水平,但并不妨碍人们参与讨论。因此,围绕书籍和电影的业余社群在豆瓣上活跃起来。在糗事百科中,人们彼此分享尴尬和搞笑的故事,而这也形成了一个异常活跃的社区。人们因为更多感性的理由而参与到社群当中,在他们参与时,没有使命感在驱动着他们;人们可能就某一个突发事件在微博上讨论起来,即使不以得出共识和提出解决方案为目的,但社会讨论依然可以开展。数字化社群不再囿于理性的、正式的、目标驱动的形式,从而提高了社群的活跃度。

Modern Life © Jean Julien


共同体的复归

数字化社群最初是对线下社群的补充,如今它越来越凸显出重要性。网络上的社群比线下社群更具有活跃度和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实实在在影响着线下的人们。因此数字化社群的繁荣绝不仅是网络空间的繁荣,更对社会的团结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借助数字化社群,社会中的人们实现了“再部落化”,更广范围的社会联结紧密地建立起来,人们彼此之间有更多的机会来增进理解和认同,社会的团结性因此可以得到提升。

然而,数字化社群在增进社会团结的同时,并没有打造一个人人平等的乌托邦。数字化社群的活跃并不意味着成员的普遍活跃,相反少数的活跃分子和沉默的大多数是很多社群的共有特征。网络社群的活跃度普遍体现出不均衡的分布,越活跃的参与者数量越少,而绝大多数参与者的活跃度都普遍很低,二者呈现出幂律分布的特点。

幂律的现象在自然界非常普遍,但它出现在社群之中则值得引起警惕。人类普遍具有追求公正的诉求,而幂律则暗示着极少数人占据大多数资源,而多数成员则相对匮乏。这种极不均衡的状况可能导致社会的断裂。同样,数字化社群的活跃是否只是表象的活跃,它在多大程度上 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普遍状态,仍需进一步考察。

综上所述,数字化社群的繁荣是对大规模社群自身缺陷的一种补充,它平行于线下社群而体现出多元的、活跃的、更具团结性的特征。线下的大规模社群在创造社会财富和鼓励个人自由的同时,却削弱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横向联结和彼此的认同感,使得社群团结性的降低成为规模扩大的代价。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跨地域的、多元化的数字化社群在网络空间建立起来,为人们增强联系纽带、加强彼此了解提供了机会。在这里,人们自发地寻找迎合自己兴趣和需求的社区,并很可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认同感。而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数字化社群之中,则有利于积累大规模社群所匮乏的社会资本。最终,前工业时代团结的小型社群的某些特点可能会回归,但不同于以往的是,信息时代的社群将是在大规模、跨地域、多元化的基础上实现共同体的复归。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