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成为一种话语:“呼吸--山东当代艺术大展”评议
发起人:牧羊人  回复数:0   浏览数:2407   最后更新:2007/04/29 04:59:21 by
[楼主] 牧羊人 2007-04-29 04:59:21
呼吸成为一种话语:“呼吸--山东当代艺术大展”评议
岛子   雅昌艺术网专稿   2007-04-26 10:34:16
  展览学术主持:岛 子
  主题阐释和展览概况
  自1980年代以来,在雕塑、绘画、摄影、录像、记录影片、行为表演以及身体艺术等每一种视觉艺术领域的前沿,都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山东籍艺术家,更有杰出者影响力已蜚声国际。进入21世纪后,齐鲁大地艺术新锐辈出,他/她们以各自的才华、胆识和创新智慧,持续充实、扩展着艺术历史的当代性概念与涵义,在波澜壮阔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中,与前行者共同书写出新世纪的篇章。如同宇宙生命万物的吐故纳新、生生不息,“呼吸”作为本展的主题,既象征着当代艺术发展史吐故纳新的一般规律,也是地域文化生态环境的实在诉求。“呼吸”的美学意义,体现着天地人神的信约、交流、共生,而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呼吸”更是每个男人、女人必须争取的基本权利。
  参展艺术家朱艾平在访谈中有一段恰切的阐释:
  呼吸的含义有很多,每个人都需要呼吸,但是呼吸的空间到底有多大?从人自身来讲,人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大量的工作压力,环境污染,造成人呼吸的困难,另外来自于无形的权贵政治经济的控制,来自有形的住房、教育、医疗对民权的压迫,使得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呼吸的空间。艺术家更是这样。艺术家呼吸的自由空间到底有多大,这是值得深思的。呼吸是一把尺子,衡量社会对待艺术家的宽容度。每个艺术家对呼吸应该都有一个自己的理解。
  呼吸总是必要的,不呼吸或停止呼吸则意味着死亡,意味着窒息,呼吸不畅就会郁闷。呼吸与环境有关,但更是个人的,具体的,不是由某个组织、某个权威人士所恩赐的。因此,向威权体制求宽容并非本展的意图,宽容似乎与平等价值相关,但在一元威权体制下,宽容者与被宽容者并不平等,而一旦宽容与被宽容的关系彻底平等了,宽容则没有必要了。宽容只有舟楫之功,而非彼岸。
  策展人韩涛在谈到这个策划展览初衷时指出:
  北京一向被我们认为是文化艺术的中心,相对于其它地域,它的开放性更大,艺术思想、创作活动更为活跃。标志着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些重要展览、活动,大部分聚焦在这里。然而,作为有着悠久人文传统的山东,在对待当代艺术的态度上却少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冷漠。
  他认识到,当代艺术的真正成熟是全地、全方位的生产性机制的建构,也应该是非中心的差异的展开。为此,韩涛自2006年开始,就产生策划这个展览的想法。有必要提到,本次展览的费用和大型展览目录的印制费用,均由韩涛个人出资。展览委员会的共识是: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对自85新潮以来山东当代艺术发展的轨迹进行梳理、反省和总结,焕发当代艺术所应有的独立性、前卫性与实验性精神。同时也尽可能让观众能够与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零距离接触,以改变观众对当代艺术的非学术性理解,最终给山东当代艺术生态带来新的活力。《呼吸—山东当代艺术大展》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得到了山东各大高校、艺术机构、相关媒体及山东省博物馆的大力支持,才有了这个展览的最终出现。
  本展览联结山东籍本地和山东籍外地艺术家共35人,于2007年4月上旬在山东省博物馆展出各类新作百余件,展品基本呈现出了85新潮以来山东当代艺术发展状况,老前卫都交出了自己的精心之作,隋建国的新作《大提速》是一件声音装置,他与合作者以复合媒介语言的熟练驾驭,反映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真实性。张永见的《后砍砸器时代》租用建筑工程铲车用巨石猛砸一辆经过喷漆的废旧黑色标志牌轿车,直到巨石嵌入驾驶室,在开幕式上引起轰动,展品当晚即被交通警察秘密地拖走,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当代探索性艺术作品的有机部分了。济南交通警察或许不需要懂得艺术作品受法律保护,但汽车工业导致能源短缺、污染超标,以致全球气候变暖,则属于小学生环保教育常识,我们很难理解济南交警是如何成为全国交警标兵的。由于展览审查部门禁止展览高氏兄弟的《MISSMAO》,作者随机变通,请来一位歌厅小姐,怀抱小白猫翘腿坐在高脚凳子上,与观众互相凝视,小姐胸部写有“毛小姐不在”、大腿上写着高氏兄弟的网址,这件作品标题为《替身》,富有反讽趣味。焦应奇展示了“字本体”系列,他通过造字、注音、释义结合人像造型,揭示当代精神处境,从自身生存经验出发,批判地思考现实文化的矛盾性和暧昧性,从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就是艺术?),到给出一种观念和形态都无法归类的东西,意味着不能仅仅模仿当代艺术诸多形式就属于当代艺术,原创的批判精神才是当代艺术的灵魂。如果说徐冰的“天书”有一种汉字解构主义表演性,那么,焦的“字本体”造字则真正具有语言哲学字典的生成意义。运用滑稽模仿手法,朱艾平首次展示了影像作品,八幅《真相》联作,人物形象是一戴墨镜的神秘黑衣男人,厚重的白粉傅面,自深红色平面背景透出,面对观者做出种种装腔作势的威慑意味的表演,这形象没有确定的身份标识,但人们会在任何权力机构与这种人格面具遭遇。权贵的黑社会化孳生了庸人政治,是该作品的基本隐喻。李秀勤的装置/雕塑《交叉路口》直接挪用完整的铁道路叉钢轨和枕木,枕木两边铺有玻璃砖,并配有粗木坐凳,把坐而论道、非确定性的概念演绎得十分到位,李凝在其作品之上的即兴独舞,使两厢的语义得意发挥。作品的展位在大厅中间,恰好贯通了博物馆东侧展厅的文物陈列与西侧展厅的当代展品。
  纪录艺术的力量来自于对社会进程的积极参与,纪实摄影和纪录片发展繁盛的时代,大都是社会变革如火如荼的时候。当一个社会的发展速度不以年计,而以月计的时候,纪录艺术便有了蓬勃生长的温床。展览的影像部分主要是纪录艺术作品,陈为军的《好死不如赖活着》记述河南艾滋病村一个四口之家的悲惨故事,但这种故事不为主流媒体喜欢,也注定不可能被钦定为“感动中国”节目。日越、冯琳的纪实摄影都是表现被遗弃的生命和命运,前者是智障流浪者的肖像,后者是受虐的猫的肖像。
  展览特别突出展示了新锐艺术家的作品,如李凝和他的“凌云焰身体影像实验室”的首演作品《胶带》,也夫的行为艺术《三平方米计划》、韩涛的“事件艺术”、张同帅的木刻版画《会议》系列、常磊的观念摄影。年轻的女性艺术家鲁飞飞的影像作品《哀悼基督》系列、在读研究生李心沫的录像艺术作品《肺矽病调查:我要呼吸》、山东艺术学院青年女教师黎洵的油画作品都受到平等的重视。
  整个展厅有两种强烈的声响相互激荡且混合,《矽肺病调查:我要呼吸》中无钱医治的矽肺病农民矿工撕心裂肺的不断咳嗽、《大提速》中火车警笛般的鸣叫、列车驶过的震动和轰鸣,这冷血的钢铁机械与无辜的病痛的混合声音的能指,已经微妙传达了一个大展的主题和一个时代的症候。
  齐鲁文化与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首先是当代人的精神文明追求,一种创造性的审美生活方式和理想的民主社会生活方式,一种本真的生存样式,而不是传统的固有的地域文化形态及其延续,更与权势的尊卑和利禄的厚薄无关。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生活或政治生活方式,象民主和自由一样,当代艺术体现着一种理想的社会共同体的存在方式,体现着天地人神之间的信约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表明的普世价值。因此,它具有多元性、公共性、实验性、批判性特征。当代艺术的当代性也正蕴涵在上述特征之中。据此可以理解,不是生活在当世的艺术家就能称得上是当代艺术家,端看其是否具备当代性的立场、观念和创作方法。象民主和自由一样,当代艺术是一种不断进行的先锋实验,有着不断生成和完善的可能性。民主和自由不是终极性现实,它们意味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理想。当代艺术既是这一历史进程和社会理想的表征,又自觉参与其中,构成自身的主体性。当代艺术的生长、建构、发展未必非要仰赖民主与自由,但检验和考量一国、一族、一地的民主化程度如何,则主要取决于创作和表达的自由程度如何。这属于当代艺术文化体系的自明之理,根本用不着谁来启蒙。
  山东惯常被自诩为“文化大省”,其实质是作为“正统的正统”——儒教、名教和当今“主旋律”文化杂交的权力文化、庸人文化。这种瞒顸而贫乏的自大,才是名副其实的媚俗,毫无文化价值。山东末流书画盛行,一些传统书画家跻身宦海、游艺市场,无非是这种媚俗的现实反映。儒教和“主旋律”不是山东人或华夏民族的文化宗主,历史上不是,今天同样没有必然性。汉承秦制,汉儒董仲舒借助王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齐鲁作为东方思想文化摇篮的多元性地位受到一元独尊的遏制,历代王权利用儒家一元教化实行道统、文统和法统的全权统治,因此由先秦齐国“稷下学派”开创的自由多元的思想文化而形成的另一些齐鲁文化形态,并没有得到认知和发扬,齐人邹衍的阴阳五行说、由老庄道家衍化而来的齐地黄老之学、海岱壮丽奇幻的人文地理所孕育的方仙道等重要的东方神秘主义思想,从近代以来被现代性进步史观视为“封建迷信”而彻底“袪魅”。思想文化史表明,当我们定义并思考文化传统时,必须警惕一元论的主奴权力逻辑,也必须反对历史决定论,认识多元决定论的意义,理解传统所具有的非正统的正当性、美学差异性、文化丰富性和思想创造能力,方可能在现代性的选择之外,在子乌虚有的地方性身份之外,也在古代世界的主流选择之外,建立一种天地人神和谐共存的自由关联域。
  当代艺术史中的齐鲁先锋
  早在1970年代,青岛、济南两地就有年轻画家开始探索抽象性、表现性的绘画创作,青岛青年画家范华因不堪制度环境的压制,在极度苦闷的心情下自杀,其作品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直到“85美术运动”,省城济南因为有两所艺术院校和专业画家,方逐渐形成了松散的先锋群体。1985年11月,朱艾平在济南工业展览馆策划了“山东青年艺术奉献展”, 参展艺术家有:朱艾平、李娃克、焦应奇、隋建国、高氏兄弟、潘鲁生、邱兵、李广元等。1986年高氏兄弟、李群等建立“世纪末画会” ,并于同年在济南皇亭体育馆举办展览。董超、张永见等人发起组织“鲁西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