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周大为:皮毛×ART021 牵动魔都的艺术神经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151   最后更新:2015/11/26 19:53:19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5-11-26 19:53:19

来源:典藏今艺术 文:林亚伟 张亚庆


周大为(下同)


11月18日傍晚,上海松江沈砖公路,一群艺术家群聚的创作园区里,第一次涌入大批的艺术爱好者,大家都是来参加“皮毛PIMO当代艺术节”,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艺术活动,近二十位艺术家共襄盛举,开放工作室让人们参观,让人潮极其兴奋。这是上海魔都,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民间当代艺术自发活动,一连举办5天,等同于艺术祭般的热闹。紧接着的11月19日下午,ART 21当代艺术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揭幕,接连着的这两场活动,都有一位关键的人物连结,他是周大为(David Chau),当代艺术收藏圈里,中国青年藏家的标志人物。


他三年前,在上海艺博会陷入青黄不接的窘境之际,与妻子应青蓝、上海公关公司一哥包一峰,共同发起创办ART 021,而今已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艺博会品牌,今年吸引了高古轩、MarinaGoodman、Galerie Chantal Crousel等无数国内外的好画廊参展,俨然已是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之外,另一处中型规模却质精的博览会。如今,周大为这位从吴大羽收藏到陈佩之的青年藏家代表,他又与没顶画廊展开了新的合作。继去年在ART 021展会期间,推出“皮毛”品牌成立商店,而今又有了艺术节的动作。这位中国当代收藏圈里的青年意见领袖,而今心里在想什么?


典:David的收藏成就,已广为艺术圈熟知,而今年在ART 021当代艺术博览会的表现,愈见商业上的成功。今年David首度以Cc基金会创办人及策展人的身分,联合没顶公司,举行“皮毛PIMO当代艺术节”。David去年举办第二届ART 021时,“皮毛”品牌成立了商店,当时就有意透过这个创意平台,发想举行各种项目。今年“皮毛PIMO当代艺术节”,显然延续了去年的概念。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要花钱、花力气,召集大家投入这个项目?


周:我一直在做跟艺术生态有关的事情。做“皮毛”的主因就是,艺术的受众群和引发关注的程度,在中国都太少。比如说,微信圈里就算再怎么出名,浏览至多几千到一万。所以,做皮毛的初衷,就是把艺术推广到大众生活的范围。虽然去年皮毛商店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但仍未实现这个初衷。皮毛这个品牌应该可以做大,或做更刺激的事。


我们原先在ART 021博览会期间只做一个展览项目,但是后来觉得,何不把“皮毛”这个品牌也加进来,最后决定就叫“皮毛艺术节”,这也结合了我们本来想做的事情。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们本来就一直在做。反过来说,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同时,我们也完成了整合。既然“皮毛”要将艺术更为大众化,成为一个结合艺术与文化的品牌,那么也可以把皮毛想做的事,都放到这个品牌里去。


典:David刚有提到,想让艺术的受众群变大。那么,艺术节活动会不会跟不同单位合作,或者邀请学生参加,而不仅仅是艺术圈的朋友。


周:当然。这次艺术节之所以跟ART 021同步,一方面是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是两者在项目上能有所互动并共享资源。比如说,在ART 021博览会上有很多大众媒体,之前我们一直跟艺术界合作,但今年我们与格瓦拉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动大众售票。另外,我们也会跟一些公众号、微信号、电视台和时尚品牌合作。所以下个艺术节,会出现很多电视台媒体。


典:这次ART 021博览会和艺术节同步,你预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或产生什么样的市场效应?


周:我不会去预想能产生多大的效果。目前已经达到的效果就是:原先ART 021没有的客人,可以透过艺术节而加入;而ART 021的客人也可以到艺术节来。一开始,我们讨论的都是现实问题,像是如何让整个流程体系合理地运作。有人说,我们做了挺多事情、野心一定很大。其实不是的。有时候,野心太大、想得太多,反而不踏实。我就是去做一件又一件事情,做到最后自然水到渠成了。


典:你觉得这次皮毛艺术节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艺术节?


周:首先,它一定是好玩的。让所有参加的人,有如置身Party一样。如果以后还会举办的话,就让它变得更好玩,也可能跟音乐、文化和市集合作。也就是说,它在形式上好玩、不摆高姿态,但内容质量上还是专业且深入的。


典:这次“皮毛PIMO当代艺术节”,有三大活动板块:“发明仪式”大型当代艺术活动、Cc基金会“超级文献”展览,以及开放艺术家工作室(将近20个)。当时整个策画团队,是怎么围绕着项目的核心,规划出这三大板块的?


周:我们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团队,反过来说,我们的规划是基于执行的可行性。我们也想把艺术节做大,放进音乐、生活之类的活动。但今年时间太短,人力有限,不具备做这些事情的条件。现在我们手上已经有这么多好的项目了,而且很多艺术家都在松江聚集。我们就在可操作的范围里,把项目整合起来。


典:看这次皮毛艺术节的三个板块规画,似乎没有把皮毛商店的商品、作品放进来?


周:其实是有的。跟去年相比,今年我们想做出一个Statement,做一个态度出来,让人清楚知道皮毛推广的概念。如果今年皮毛再把商品拿出来,恐怕大家会混淆。我们想推广的是:皮毛是一个生活品牌,是一个多元的、推动艺术文化的品牌。所以,就把这次的艺术节做得更纯粹些。当然还是会展出皮毛的商品,但不是以此为主。


典:这次David担任策展人,其中一个项目,就是Paul Chen(陈佩之)与陆平原的双人展。这次展览定名为“超级文献”,请David分享策画这档展览的想法。例如Paul Chen,他是去年Hugo Boss大奖的得主,亦是十届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艺术家。请David分享如何关注到这位艺术家,进而收藏、策画这次的展览。


周: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形式都很简素。艺术家陆平原一直在讲鬼故事,整个展厅只有一张纸在墙上;Paul Chen在亚洲做过几次展览,这次跟以往不同,展出的作品不但格外重要,也没有在亚洲展出过。香港M+视觉博物馆收藏过一套《第二道光》(2nd Light),这是Paul Chen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选择这两位艺术家的主因是:我很喜欢他们的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我能找到符合自己的气质、符合基金会推广方向的气质。如果要在媒体平台上谈,大可以说“平原是大红人”或“我要推动年轻艺术家和国际艺术家的交流”等,但其实没有这么复杂,就只是很喜欢而已。这次正好遇到适合的展出机会,而且效果也不错。


典:David从什么时候开始买Paul Chen的作品?


周:很久之前就开始关注并收藏他的小幅作品。这件作品就是不久前买的,不但重要,而且量也不多,大多被美术馆收藏了。在中国,很少人会以高价购买这类作品,我也没料到自己会以高价收藏这支影像,比现在拍卖市场上所谓的抽象画还昂贵。


典:这次艺术节好像没有大规模展出你的艺术收藏品?


周:没有。别人都在做美术馆时,我不如安静下来做些小东西。这就是我强调的:Cc基金会跟我做的其他事情相反。其他活动都会做得很大、很快、很夸张,比如ART 021和皮毛艺术节。而Cc基金会,我会完全静下心去做,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做;一位艺术家、一位艺术家去做,可能五年下来大家没感觉,但到了第十年,转头再看这些展览,就会觉得不错。好比泰康空间,之前我们还不了解它,但一个小展览一个小展览地做,现在看来它倒有自己的味道了。


典:那么,Cc基金会明年会做哪些项目呢?


周:Cc基金会明年的目标很简单,首先,再去找几个好的项目,而且范围不仅止于中国,更是全世界的,能够与全球艺术产生关联和交流。再来,找到一个好的团队。这是明年Cc基金会要做的两件事。


典:David是一位出色的青年企业家,对于资本的投入与回报,有着敏锐的感知。在上海,人们还没投入艺博会的时候,David已在三年前创办ART 021;如今,上海许多当代画廊风起云涌,David也赞助了天线空间与Leo Xu Project。这次“皮毛PIMO当代艺术节”,是否有进一步的计划,可以牵动、带进资本力量,让更多受众参与?


周:先前支持画廊,大家不认为会成功;做博览会第一年,所有人都在看笑话。我不大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人言可畏。对我而言,团队和执行力才是最重要的。在艺术方面,我并不认为这能让我发财致富,而是搭建平台,让志同道合、对事情有同样理解的人一起来玩。我所建立的任何平台,都开放给所有人参与。


典:David谈到几件很重要的事,首先,就是不把艺术当成致富的方式,而是个人喜好。但十多年前你收藏了吴大羽的作品,如今作品身价高涨,你不认为它是一种致富的途径吗?


周:当然不会。虽然我买了吴大羽的作品,但同时也买了十个亏钱的项目。一件吴大羽根本无法覆盖其他十个项目。我现在买了很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但最后能留下的又有几个呢?


典: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得考虑他们的艺术生涯能否持续下去。你也很清楚,买十个可能只会留下一个,甚至一个也不留,但是你还是出手购藏了。


周:九个都能留下来,只是卖不掉。如果我从投资角度去收藏,结果就不是这样了。


典:David成立Cc基金会,只做四件事:包括:(一)展示推广中西当代艺术;(二)发掘被历史遗忘的展览;(三)扶持年轻艺术家;(四)让艺术拥抱大众。其中,发掘被历史遗忘的展览,要怎么呈现呢?Cc基金会还计划推动什么项目项目呢?


周:一定得和很多专业人士合作。比方说,我收藏吴大羽,多年后肯定会办一个吴大羽的展览。另一个我推崇的脉络,像杭州艺专,关良对中国现代主义的推动,从五四时期现代主义萌芽到当代艺术的启蒙,这段一直没有说清楚,肯定也会推动。而古代这个板块,如果有机会也可以介入。不一定是绘画,甚至也有可能推动哲学、文学相关的项目。质量够高的项目我都可以尝试,当然也要看机遇和执行力。


摄影丨覃斯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