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远苇:从内省及苦修中形成的时间概念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1   浏览数:1947   最后更新:2015/11/24 00:02:22 by guest
[楼主] colin2010 2015-11-23 22:17:13

来源:芭莎艺术


2015年1121日至2016228OCAT西安馆将举办冬季展览,梁远苇——“椭圆”作为本次展览的三个项目之一,日前在OCAT西安馆开幕。

对于这次在OCAT西安馆举办的“椭圆”个展,艺术家梁远苇自己的形容是“一种完全摊开的、自我剖析式的展览”,展现了她如何面对并推进自身建立的系统、以及如何达到下一个阶段的过程。两个展厅中呈现了她两个阶段的作品: 三幅2005-2008年的绘画以及2004-2006年的装置行为作品《You Must be Strong》代表了最初的阶段,而2015年展开的16幅绘画和2011年的装置《一件绘画》则述说着她目前思考的问题,观展路线形成了一个椭圆形。

梁远苇《2015.01》,布面油画,40×30cm,2015年


此次展览与常规展览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些作品呈现的是从实验稿到完成品的整个过程,梁远苇没有对展出的作品进行挑选,而是原原本本地还原了自己的创作过程,这个展览更像是艺术家将自己当做试纸来反映实验。


梁远苇《2015.04》,布面油画,120×140cm,2015年


在本次展览中,梁远苇的作品以精致的花纹作为其审美体系的构成基础来构成极简绘画及拼贴作品,这往往使人容易忽略其中的复杂与深刻性。然而,她的创作理念深受艺术史经典的影响,这其中包括14 世纪的意大利湿壁画及现当代艺术语言系统中颇受尊敬的贾斯坡•约翰斯和加布里埃尔•奥罗斯科。因此,绘画成为了她探索机械复制时代人们对于艺术作品视觉阅读方式的一种手段。


“每个人活着都会老的。”

“我认为,最完美的创作状态就是好好活着。”


艺术家梁远苇


出生于1977年的梁远苇,从小过着被计划好的人生坦途。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文静乖巧的女孩却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与叛逆。她曾坦言自身有着对于孤独的渴求。而这种孤独正使她艺术的种子在愀然生长着,如是一根倒勾的芒刺,注定会扎得自己不得安生,唯有创作才是最终的出路。她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此后几年里工作、读研、留校任教。但在本顺风顺水的人生里,她选择了放弃固有的轨迹,任由那一份对艺术的执拗滋长。2006年,梁远苇辞职。不管这个世界是否因此而少了一个艺术院校的女老师,至少,它从此多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

梁远苇《2015.08》,布面油画,30×24cm,2015年


梁远苇的执拗让她的艺术变成了其对生活的实验探索。她用“金色笔记”,这个多丽丝莱辛的诺贝尔著作当语境,进行了苦行僧似的架上时间之旅。刘野曾经评价其作品说:每一个片断的经营蕴含在整体结构的控制之中,虽然是在重复一个元素,但实际上每个局部都和画家细微的心情变化相关联,透露出时间和岁月的流逝感,体现出很强的温度感和人情味。对于梁远苇而言,“时间”不仅是作品的创作框架,也是一种投射于观众体验中不可磨灭的因素。无论是她的绘画,摄影还是装置作品,时间的概念都形成于一种内省及苦修般的创作经历。然而,观者则通过明快而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与技法中微妙的神韵接收来自艺术家的信息传达。

梁远苇《2015.09》,布面油画,24×30cm,2015年


对于梁远苇来说,绘画的过程更像一种仪式。长久以来,她一直具备着一种孜孜不倦的实验精神,并且这种实践不仅对艺术技巧有严格的要求,还对于时间及精力的安排也有特定量的要求,这些因素也让她的作品中也包含着充分的时间性。这促使观众在看作品的同时,须重新审视那交织成每日平凡生活的、使人销魂或痛苦的微妙问题。艺术家拒绝简单易得的答案,更乐于对感知环境进行艰苦地重构。

梁远苇《2015.11》,布面油画,120×140cm,2015年


她就像一句平淡然而充满力量的诗句,

隐藏在其作品背后,

听着那些评论者的言说,淡淡地说:

“我不觉得有谁可以给我一个定义。”


梁远苇从今年的第一幅画开始就拒绝给自己设定方向,只是尽量画好每幅画,然后在下一幅中进一步推进之前所触及的问题。从第一幅画到第十六幅画依次排开,并辅以编码,这样一来观众看到的就不是普通意义上关于结果的展览,而是能看到艺术家创作的源头。展览中明确的线性发展,能够使观者察觉出艺术家的发展脉络,从每一幅都略有差异的画面中,能够挖掘出艺术家如何作出选择与取舍,涉及到艺术家艺术生涯的阶段性变化。


她曾说,“我愿意让时间来描绘所有作品的轮廓,而不能被世俗价值观和既有规则限制。在我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我模仿世界,从而了解世界,从而创造世界。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最终产品一直未显现,只有当画完成时人们才能理解它的最终状态。”

梁远苇《2015.12》,布面油画,40×50cm,2015年


对梁远苇来说,在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断用各种办法来让自己辨析出自己身在何处。她认为现在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一样模糊,甚至是曾度过的生活,也并不如自己一厢情愿的那样清晰。相比存在,失去才是真实。正如是皱纹让人知道拥有过皮肤,是病痛让人拥有过健康,是死亡让人拥有过亲人。如果不能清醒,那就坠入虚无。她所认知的生活,没有规律可循没有律条可依。它是个混沌的存在,一分一秒吞噬碾压过来。

梁远苇《2015.14》,布面油画,50×40cm,2015年


在图形上这次梁远苇只使用了花的样式。她认为花的定义有很多社会属性和隐喻,比如浮华、女性化、美好等等。而她自己就是在一个充满隐喻的符号上去下手,通过绘画手段让它回到它自己。她想用花这个形象去作一个抗争,一个对题材和自我的双重抗争。由于画花本身难控制易浅薄,她特意注重要带给花新生的内容,而不被它本身的含义扼制住。

梁远苇《2015.16》,布面油画,120×140cm,2015年


梁远苇曾提到她如何在工作的过程中尽力让自己牢记最初的感觉,并在非常严谨地完成画面这个过程中去逐渐接近它。她用克制和理性的工作方法来限制自己的感觉及情绪,又尝试让其在框架中得到流动的可能性。

艺术家梁远苇在展览开幕式


我努力的方向就是让这些重复放在那儿你绝对不会厌倦,因为重复只是它的一个表像,你第一眼看到它在重复,但你仔细看它每一个细节都不一样。这正是我自己感兴趣的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让它本身就存在的区别和本来就存在的真理,能够很微妙地就表达出来。


在梁远苇看来,有一首诗是如此真实,就如同大地的声音一般,表达出“瞬间即永恒”的概念。

一切寻找你的人
都想试探你;
那些找到你的人
将会束缚你,
用图画,用姿势。

我却愿理解你,
像大地理解你,
随着我成熟
你的王国也会成熟。

我不想从你那儿获得
证明你存在的虚荣。
我知道:时光有自己的
名姓,你有你的姓名。

不要为我显示奇迹。
让你的诚律合乎情理,
让它们一代一代
更加明晰。

——《寻找你的一切人》 里尔克

[沙发:1楼] guest 2015-11-24 00:02:22
像王光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