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是策展人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1587   最后更新:2015/11/19 21:43:57 by 欧卖疙瘩
[楼主] 欧卖疙瘩 2015-11-19 21:43:57

来源:打边炉 文:何庆基


来源:《当代艺术新闻》2010年8月号。漫画来自网络。




传统而言,策展人是个在幕后研究、监策维修保养艺术品,然后负责把艺术品展示出来的人,他/她是个沉默的学者型中介人。这角色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文献展》的出现出现转变,策展人作为文化演绎者的角色逐渐出现。但在亚洲,文化活动相对发展迟缓,策展人这行业更是鲜为人知。1988年当我在初入行时,一般人都不知策展人为何方神圣。谁知道二十多年后,策展人在香港以至亚洲地区忽然热起来,由于策展人无须任何专业认可,在香港现在到处都有人以策展人自居,真有“满城尽是策展人”之感。


策展人的地位亦因此热潮而急速提升,随之而来是空前的自我膨胀。笔者从事策展工作多年,从来没有在海报或其他宣传刊物上印出策展人的名称,唯一以策展人名称出现的地方,是在展览场刊的导言内。反观香港现在的展览海报及宣传广告,往往大肆张扬策展人的名字,风头盖过参展的艺术工作者,犹如策展人才是展览的明星。作为中介的策展人,已凌驾于艺术工作者之上,自行为自已头上戴上光环,这种自我膨胀现象实在令人不安。


这现象也不是香港独有,策展人地位日益吃重,和21世纪的艺术“大骚”热潮有关,这热潮最鲜明地反映在各地不停涌现的双年展上。国际艺术活动竞争激烈,各出奇谋争取注意,大型综合艺术骚此起彼落。“造骚”的需求大增,但来来去去都是那群明星展出者,展览很难再倚赖个别艺术作品来支撑,如果作品上未能有大惊喜,便得倚重别出心栽的展览题目和独特的作品组合,找些复杂艰涩的命名,以振高超文化的声势。杰出的不再是展出的艺术工作者,而是中介的策展人。策展人的角色吃重,其明星化的现象亦随之出现。艺术大骚令策展人在这艺术游戏中地位急升,但也令他们变得肤浅。


自从香港推出空前庞大的西九龙文化区之计划后,更多人想投身策展工作,以为会机会无穷。这急速反应,却正好反映出对博物馆运作的无知,以为艺术馆的工作,就只有展览策划。艺术馆是庞大且极复杂的运作机制,内里需要的专才,又岂止策展人?即使是展览策划,又岂止是筹划展览,有多少人理解当中的繁复工作?不要谈展览安排的技术性问题,单是处理与政府、公众、传媒、赞助商、董事局和艺术界的关系,已令人头痛。


在亚洲,很多具规模的艺术馆都是由政府操控,其运作模式不单保守,而且往往相当封闭。以香港为例,年青人希望从事策展工作,往往只能偶尔在些小型的独立艺术空间内搞些小展览,由于展览机构欠规模缺资源,未能全面学习专业展览策划不同环节的繁复工作。即使偶有机会参与较大型的项目,也只是个别项目,曲终人便散,没有持续发展的机会去探索、去成长。


问题是,有机会在大型机构内工作的,被多年的官僚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消磨下,已再无生气创意,只求无灾无难无争议的情况下交功课。机制以外的,即使充满热情渴求参与,却苦无机会,只能在边缘搞些小动作,未能踄足较完整专业的空间内学习和工作。边缘化的可以尝试走进机制内,但这类官僚机制内近亲繁殖的倾向强大,即使有机会走进去,如果不是因为不能适应官僚文化而辞退,或是因为愿意接受持续的妥协而磨尽所有菱角,最后变成庞大死闷机构的一份子。


文化、艺术的发展,需要整个文化生态圈的平衡配合和支援。一个权力过份倾斜的不平衡机制,不可能会容纳到活泼多元的发展。教的书越多,越觉现实的残酷,培养出不少年青、有理想热忱,希望从事策展工作,最后发觉眼前是个苦无发展机会的腐朽机制。难怪拿著个小小的策展人名称把它放大,至少在感觉上好像自已文化发展上有一个角色。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