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A馆长田霏宇:好的美术馆是对一座城市的馈赠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460   最后更新:2015/11/16 10:02:07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5-11-16 10:02:07

来源:新视线


"无论如何,好的美术馆都是对一座城市的馈赠。 "

—— 田霏宇


▲田霏宇在《刁德谦回顾展》展厅中


2015年9月21日上午10点,安静的周一闭馆日,我们和田霏宇(Philip Tinari)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一层大堂北侧见面,这里如今被改造成了公共阅读区,高五六米的大书架上摆满了英文画册、杂志、独立出版物,和少部分中文的艺术人文类书籍,最上层的几格估计只能用于仰望和装饰。

▲图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对于近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而言,生于1979年的意大利裔美国人田霏宇是无可争议的将国际视野引入本地,再将本地创作推向国际的核心实践者。这个硕士专业方向选择了东亚研究(哈佛大学),2001年第一次来中国,他与这里最中坚的一代艺术家、策展人、媒体和机构同行一起成长,见证并参与了整个艺术生态的基建、扩张和洗牌,其间创办了 2008年上线的《艺术论坛》(Artforum)杂志中文网站,创刊了中国最优秀的双语艺术杂志《艺术界》(LEAP),担任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代表,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客座讲师。近期,田霏宇被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提名为"全球青年领袖"。


田霏宇做了什么


▲由田霏宇策划的展览 ,《刘韡:颜色》


先谈谈你人生中策划的第一个艺术展览吧,在杜克大学美术馆,2001年,主题是亚洲当代艺术。

对,"亚洲制造"(Made in Asia)。当时展览门口的刻字是徐冰的新英文书法,他正好就在杜克大学做驻村项目;然后有王功新做的玻璃膜卷轴 (《无题》,1993)、黄永砯的《太公钓鱼,愿者上钩》(2000),还有村上隆。我其实不是美术学系策展专业的学生,是文学系,而文学系的办公室就在美术馆里面。那个展览是和一位日本裔的亚洲艺术史教授合作的,找的都是中日韩艺术家,除了刚才提到的中国的艺术家,还有韩国的徐道获金守子,日本的村上隆森万里子。村上隆展的是那个标志性的美少女玩偶雕塑《MissKo2》。

▲由田霏宇策划的展览 ,《中国摄影书集》


你是怎样找到这些亚洲艺术家的?

大部分是通过纽约的画廊系统。做那个展览的过程中也看到了一些早期的中国当代艺术,但不是特别符合"亚洲制造"这个主题,因为它更多是关于跨国的线索。我们找到的亚洲艺术家不一定在亚洲工作,但都是真正的亚洲人而非美籍亚裔一个角度是2000年初身份政治的浪潮刚刚过去,但还没有完全平静,全球话语也还没有开始变得无聊,就做了这个主题,觉得还是有一些意思;另一个角度就是探讨这些来自于不同语境的作品是怎么流通、以及怎么被观看的。

▲由田霏宇策划的展览 ,《刁德谦回顾展》

▲由田霏宇策划的展览 ,《刁德谦回顾展》


同样是亚洲艺术家,谈谈UCCA正在展出的刁德谦?他也是20世纪50年代后随家族移居美国的华人艺术家中很特殊的一位。

刁德谦这个展览特别有营养是因为他的作品涉及了大量历史。我开始研究这个展览的时候,就对里面的很多细节提出过问题,比如说像《百花齐放》 (1988)那张,用了很多前卫运动时期的标志,这些你平时几乎不可能了解到,除非是读这方面的博士;然而对刁德谦来说这些信息就是日常工作、实践的一部分,他会整天坐在工作室翻书。前几天跟郝量(画家)和皮力(香港M+博物馆高级策展人)也聊到,刁德谦与西方现代主义前辈艺术家的关系就特别像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比如说一位画家可能与几个朝代以前的另一位画家、或者同一题材的古画建立某种关系。


▲由UCCA举办的展览的海报,《刁德谦回顾展》


现在还在中央美术学院的人文学院代课吗?

目前没有,明年或后年可能会以一个更正规的身份回去教书,但需要官方审批的时间。前几年代课最好玩的就是认识那些学生,包括最早《艺术界》的班子也有好几个人,其实教书就是一个做HR的最好方式。我倒没觉得中国的学院教育有什么压抑之处,因为当时我教的是必修课专业英语阅读写作,和皮力轮流代课,给学生选读一些评论文章,再分小组翻译,讨论过程中就可以通过一些最具体的案例更多关注到国际正在发生的艺术知识。


▲由田霏宇策划的展览 ,《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


这里提到的"基础"是指?

有一些是机制本身的问题,比如大量依靠个人支持,有时就可能变成一种情绪化的选择,你还是会觉得美国那个艺术机构的系统有它的优点。相对官方一点的身份肯定更稳固,中国虽然也有官方系统,但跟我们都无关。其实当代艺术系统是应该发生在官方系统之内的,如果还没有触及到、或者不想触及到,那就很难定义了。你总会担心是不是有一天,这些就全部都结束了。 也可能这只是"老外的想象"?


▲由田霏宇策划的展览 ,《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

还有,我觉得很多东西是因为不懂所以才能发生。UCCA这个机构就像北京2008年冒出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建筑一样,很可能再也不会有那么优秀、引起世界瞩目的建筑,也可能再过二十年就换成了一拨完全是中国美学的建筑;所以现在回头去看,2003年中国政府建造了机场、CCTV、鸟巢、大剧院等巨型建筑,而我们这一群人其实也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UCCA差不多那是2003年计划创立、2005年拿到的这块地、2007年开幕的,它们的进程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我想这代表了某种非常乌托邦式的、对国际化的想象,并且其所产生的实体现在都还存在着。

▲由UCCA举办的展览的海报,《麒派画家周英华》


那是政策相对宽松的一段时期。

所以我才留了这么多年,可能对中国的所有期望都建立在那样一种精神状态之上。虽然还不明确自己具体有什么期望,但那几年确实挺吸引人的,它也不是改革开放初期那种很天真的状态。或者说,当时的我去看整个世界,觉得中国做的事是最牛的,像刚才提到的那几年的建筑史,哪里还有更好的?而且它们是结合了一些社会主义系统的优势的产物,像库哈斯就说过很多次,CCTV只有在一个不是完全资本化的社会中才可能发生——因为在纽约,你不可能批那么大一块地,你也不会把卖广告的和写剧本的放在一起,这完全不符合资本主义的逻辑,它总归还是有那种"大院"的概念在里面。

我来中国之前,其实完全没法想象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因为我在美国长大,还是会受到那种最晚期的妖魔化的影响,比如说在小学五年级就要一起读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通过这本书去了解共产主义。


▲由UCCA举办的展览的海报,《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


你的个人兴趣是文学和历史,尤其是美国当代文学,可以介绍一本书吗?

有一个是2005年在布鲁克林创刊的独立文学杂志 《N+1》,有点像当年《纽约书评》或者《巴黎评论》这种级别的刊物,创刊主编之一查德·哈巴克(Chad Harbach)写的一本小说《防守的艺术》 (The Art of Fielding)。讲的是一个美国小型学院里的棒球队,推理了很多关于世界、种族、性别以及所有那些个人困境,但是其实更多是讨论精神上的一种虚无。


▲左为《防守的艺术》 (The Art of Fielding),右为 《纠正》(The Corrections)

还有就是近十几年在美国公认的一部优秀小说 《纠正》(The Corrections),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写的。这部作品特别有分水岭意义,我是在2003年才看的,讽刺了1990年代克林顿时期的社会现实,写一个中西部家庭的几个孩子长大后与父母的关系,他们的父母是二战后美国"垮掉的一代",其实就是作者父母的那一代,所以更像一个自传。

我觉得在美国当代文学里面,特别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如果只看两本,你可以看乔纳森的这两本。其实就是隔了十年,去发现美国社会在精神上的变化,我们对意识形态的培养一点都不亚于这里所做的事情,应该叫例外主义吧。


(内容节选自《新视线》2015年11月刊)



田霏宇的藏书




▲Gary Shteyngart Super Sad True Love Story

▲AI Weiwei:Dropping the Urn

▲Ai Weiwei: Black White Grey

▲Hans Ulrich Obrist Interviews Volume 1

▲Deste Foundation:2000 Words series

▲Musee Cernuschi, Artists chinois a Paris

▲Wu Hung: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Primary Documents

▲《艺术界》笔记本

▲Christoph Cherix In and Out of Amsterdam

▲Elad Lassry On Onions

▲Haegue Yang Kunsthaus Bregenz green book


采访/撰文_张夕远 摄影_林舒

设计_yumo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