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ation观物公式——胡晓媛的创作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926   最后更新:2015/11/14 17:04:26 by 叮当猫
[楼主] 叮当猫 2015-11-14 17:04:26

来源:北京公社


胡晓媛 | 木-物体 No.1 & 木-物体 No.2


胡晓媛的艺术语言犹如她本人,干净内敛。但认真解读她的作品后发现,这种表象的精致背后其实是附有敏锐的感受性和严谨的逻辑性。她的装置与绘画着重于对日常之物进行语言形式的探索与实践,将之前对自我一时的表述延展到媒介层面。而这一特征则更加明显地体现在影像艺术的实践中,似乎已经能够从具体的经验中抽离,转而在形式内部讨论时间、空间和存在等更为抽象的主题。

那时光

二十个普通家庭自制(绣制或编织)并使用过的家居产品、棉线

700 x 500 cm

2005-2007

送不出去的信物

自己的头发、白绫、手绷

共10组,每组2件,共20件

2005-2006


送不出的信物-双鱼戏水




胡晓媛在北京公社的第一次个展录像作品 | 没有为什么

单频录像

23'00''

2010


2004年“我的”、2005年“送不出去的信物”和2007年获邀参加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的“那时光”等作品均制作复杂,所选取的材料如头发、旧布、盲文等本身往往具有丰富的情感指代,以抒发个人意志。从2008年的“静音”、“夏至”、和“木”系列开始,她有意识地与之前的创作方式拉开距离,重新审视物与形之间的关系,进入到对语言形式的冷静探索和反复实验中。直至2010年位于北京公社的个展“胡晓媛”时期的录像装置系列,她的视觉表达开始趋于成熟和轻松,呈现出更加明确的个人风格。无论她的创造图像,还是观看她的作品,时间都是关键元素。在胡晓媛的心中,存在的根源其实就是时间,她觉得或者最物理化的实质其实不过是拥有了一个个体验的过程。“而时间是个极有意思的事,它是纯概念化无实体的存在,最虚无无形,可却又最逻辑清晰,毫厘不差。就从这逆向的两点,真是不得不去恭敬这理智无形的表演者,它自说自话地演,我们却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可以掌控它。”



水、墨、绡、白漆

尺寸可变

2009-2010


她在自己的作品“木”系列和“无用”里,就一直在与这位理智虚无的表演者共舞,可其实看得更深入一些你便会发现,内里是各跳各的。看似自如的真实木纹,其实每一道都是描绘的再现及其对于本质的覆盖,整个过程让艺术家的思考变得更为有趣且深刻。她反复地用着木、墨、绡、漆这些看似单纯不变的材质,因为她觉得材质如同媒介、尺寸一样,只是作品的一个显性部分。作品并不是材料的合成,而是借助材料滋生的精神性,它们也独立于艺术家的思维之外。“木”的表现手法很简单,里面是木板、木块、或者木条,涂白,外面包裹一层绡,匀称妥帖的覆盖在木上,最后在绡上面细细描绘木头的纹路。作品的呈现也很简单,就放置或倚靠在墙上,没有“当代艺术”常见的、藉由摆设的造型感,角度、绚丽独特的灯光(更多时候是冷调的氛围),去凸显作品的“形式”。细看她的创作,细腻的手感一直都是艺术家创作的语言,手感不是无意识的机械式的劳作,在胡晓媛逐渐发展中的创作里,更像是艺术家一个用身体触碰的过程的探讨。

胡晓媛在北京公社的第二次个展 | 根处无果

木、墨、绡、白漆

尺寸可变

2012




单频录像装置(DVD播放机、监控器)

7'30''

2012


一个关于“空性”的故事,对胡晓媛有所影响。一位上师向他的学生们展示一支铅笔并问道: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一支铅笔。接着老师把铅笔扔给一只碰巧在附近的狗,那只狗开始玩那支铅笔。老师接着又问学生:那是什么?但是学生们不知道是应该说它是支铅笔还是一个木棍。在装置作品“看”中观众几乎只能看见一块白色的投影幕布,只有十分靠近幕布,极为仔细观看才能看到一个白色部分在左右移动。观众不知道的是那个白色部分其实是艺术家背在背上的一块750cm高135cm宽的很重的白色板子。同时这个作品还包括一个展示并记录你移动过程的小显示器,很讽刺的是显示器的屏幕面向墙壁并不向任何人展出,观众只能看见屏幕映在墙上的一小圈光晕。

伐冰渡海

三频录像

9'40''

2012


从“木”系列到录像作品“伐冰渡海”,可以看出作品的创作过程对于胡晓媛来说非常重要,这种趋势让我们更期待看到她更具哲思性的思考作品。


可以说,当代艺术界中对表演的创新思考给予了她很大的力量。的确,她的表演并不惊天动地,既没有表达强硬的政治态度,也没有身体的展演性。但是,她所有作品都在告诉我们一些隐蔽的行动、力量、抵抗和批判性。在她的眼中,“新”是个充满危机的词,尤其在当下这个高速滚动的世界里,它显得更为无力和单薄。





北京公社将于2015年11月15日开启胡晓媛在北京公社的第三次个展:蚁骨,展览将持续到2016年1月2日。“蚁骨”、“草刺”和“石疑”将是艺术家在未来两年内陆续呈现的三部曲式创作,这三部分的标题共同指向了微弱纤细与所谓的坚固恒常之间的互生关系。

胡晓媛1977年生于中国哈尔滨,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目前生活并工作于北京。在年轻一代艺术家中,胡晓媛的创作已经受到了重要关注。她参加过的重要展览包括:“Inside”(东京宫,巴黎,法国,2014)、“2014台北双年展”(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台湾,2014)、第二届新美术馆三年展(纽约, 2012)、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德国, 2007)。“麻将:乌利·希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展”(瑞士,2005)、“醍醐:段建宇胡晓媛”双个展(上海外滩美术馆,2013)、“ON | OFF: 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迷途-时间、空间、织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2014)、“我这一代:年轻中国艺术家”(坦帕艺术博物馆,圣彼得斯堡美术馆,佛罗里达,美国,2014)、“Right is Wrong”(瑞典,Bildmuseet美术馆,2014)、“聚焦北京:德赫斯·佐莫收藏展”(荷兰波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2014)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