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加工厂
发起人:art娜娜  回复数:0   浏览数:1860   最后更新:2007/04/25 17:10:03 by
[楼主] art娜娜 2007-04-25 17:10:03

          神话加工厂——谈媒体与艺术的关系

                 文:付晓东 for:OCT会议发言
  
  纸媒是权利的,拥有纸媒固定寄送用户的是图书馆,学院,策展人,艺术家,美术馆,网络是无权的,上网消磨时间的是学生、艺术爱好者、文艺小青年、在边缘地区的,缺少娱乐生活的,收入中下的有闲阶层。
  纸媒创造和宣判精神和物质财富,网络表现了纸媒的传播范围和反作用影响。
  想巩固话语权的,占领纸媒,想颠覆话语权的,占领网络。
  纸媒如同大家闺秀,定期的,优雅的,赏脸的在每个月的固定时间,身价可观的露一次脸,网络兼容并续到了街头按摩的程度,你的点击就是它最好的报酬,无时不刻的,堆积如山的供你挑选。
  纸媒是可出售版面的,网络是可赚取积分的;
  纸媒不生产内容,生产读者,把读者卖给广告商,纸媒雇佣知识分子,使他们沦为帮闲文人;网络也不生产内容,他用自己引诱读者,使心地纯洁的堕落,意志薄弱的人沉迷,得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谁都不能不尊重印刷在200克铜版纸上的铅字,但谁都不应该把BBS上的八卦绯闻当真;
  纸媒介是精英的,网络是草根的;
  纸媒介适合学术,网络适合调侃;
  杂志是不能篡改的,白纸黑字,固定的;网络是可反复修改、添加、删除的,如同生命一样不断生长和蔓延的,随时随地可以灰飞湮灭,但又可以被无限复制、撒播、漂移、死而复生的。
  
  早期,随着艺术杂志的发展,出现了为了方便杂志印刷的画幅,如何能够在即定版面内使画幅达到最大,使长卷轴的形式被尽量的避免。
  
  一些反复出现在杂志显著位置的作品,获得模仿,作品被赋予预设的成功假想和商业价值。这个过程并不需要真实的货币认定存在,却在拍卖行中得到印证。价格与印刷的位置和次数成正比。
  
  从众的媒体是消息传播的媒体,而非制造生产模式的媒体。进行“差异”交换是媒体的需要,模式通过散射成为母型,媒体把当代艺术的生产模式交给艺术家,而把模式化的再生产交给读者和收藏家。
  
  出现了更多的纯商业性杂志,从单纯的整理画廊展览信息,推广代理艺术家,以版面出售为目的,以文章为点缀的初级赤裸的商业形式,发展为显现出装饰的学术味、模拟的前卫性和做作的权威感的杂志。只有被商业利益驱使的杂志,才能占领市场,也只有利益的鼓舞下,杂志才会进一步升级、完美、无懈可击。在隐蔽和掩护下,商业必然全面占领话语,不仅买断艺术品,也将买断艺术。工资成为对人的征用,任何劳动都被降低为服务,劳动成为生活方式。价值、真相、深度和学术,依然是消费文化的多余物。
  
  传播再造了一个系统,一个世界,使人脱离原有的生存空间,进入一个世界流行艺术话语的体系,他成为可参照的一种理性,一种体制,一种实体和一种功能。他的分泌物是一切按此需求生产的艺术家和为此系统工作的人。大部分的艺术事件为媒体传播而制造,媒体就是艺术世界本身。
  
  任何对艺术界的批判,看起来都像是在虚拟的体系中的游戏,面对一个任何人都无法说出标准,难以界定范围的艺术界来说,没有这个更好的例子,他体现了媒体符号的虚拟的游戏性。进入游戏的人并不具有真正的自由,他被裹胁在游戏规则中走到最后。货币符号是游戏里的筹码,如同赌博一样无序和充满神话,一切靠碰运气或归结为好运气的迟迟不来。
  
  由于价值规律的崩溃,随众性成为了新的价格规律,画廊和美术馆对大众媒体的重视,而非专业媒体,展现了这一点。价格背后,永远找不到价值。巨额的艺术拍卖也是为媒体制造内容的戏仿,艺术家对拍卖价格排名的追求,超过了价格本身。排名榜是典型的媒体工业的产物。各种各样的诱导性排名榜和可篡改的民意调查已经成为了商业与媒体合谋的仿真。
  
  人们通过民意调查和传媒事件,欣赏到的正是艺术界滑稽的表演。除了被推选成功的人,相信自己有充分的被选中的理由,实际上其他人还有谁相信呢?各种颁奖仪式的无价值的表演,带来一种狂喜,更像是一种对统计学的观赏。
  
  当代艺术制造了一些人有而另一些人无的好奇心,不是一种善和美的娱乐,而是一种区别性的激情。它成为批评家、策展人、收藏家、画廊老板给予自己的表演,在无意义中生产意义的能力的展现,媒体则成为催生表演的舞台,并宣布裁决。
  
  媒体的艺术话语将会分层,从原始的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一个是以美术馆为高端学术的权利话语;另一个是疯狂占领民众的流行商业话语。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颁布法令,规定哪种样式的艺术作品流行,使艺术家与流行趣味像一致。这个法令可以由重要策展人推出,但对于更多的年轻艺术家这并不比一个疯狂低价购买的画廊老板更有说服力,就好像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
  
  独立批评家的声音只相当于饭后调节和娱乐项目。学院成为中立立场和独立声音的可能性存在,但其妥协性和与世隔离性,不能够形成一个新的有革命性的历史主体。
  
  出现了方便网络的传播方式,如《馒头血案》的PS剪辑、手机自拍、博客和播客。以及这些形式所带来的博客一般的自恋,猫扑一般的恶搞,雅阁女一般的自我陶醉。网络使骂人和恶搞成为了一件有技术难度的正经事。
  
  每个人都有表达与交流的基本需要,博客与BBS展现了网络人格。在网络上,信息的形式成为信息被阅读的主要原因,比如长短、话语方式、更新速度、有无排版图片等。博客成为每个人的采编方式,一些更敏感,更专业,更及时,更多现场和资源被整理和发布,个人的趣味、坚持和共享性,决定了博客的吸附力。一个专业人员的博客往往比一个外行编辑的网站有更多的有效信息。即使我们还要忍受博客里经常穿插的沾沾自喜的个人宣传,随性化的更新频率,以及相对单一的思维模式。
  
  什么是更好的媒体?我依然不能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在实践中进行修修改改,并继续期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