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学院:档案的重新排演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407   最后更新:2015/11/10 16:33:15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15-11-10 16:33:15

来源:艺术界LEAP 蒋立言


黑山学院:布克敏斯特福勒课上,于爱登湖校区,1949年夏



黑山学院的硕大校徽下罗列着如雷贯耳的名字:阿伯斯、劳申伯格、凯奇、德库宁、卡宁汉,爱因斯坦曾在这里客座演讲,拐角处的黑板上是当天“黑山学院档案”的表演项目,仿佛这所传奇的学院依旧存在。柏林汉堡火车站现当代美术馆于2015年6月举办的“黑山学院:一个跨界实验,1933-1957年”是一次对这段历史的文献式回顾。展览现场用木板和钢架结构搭建出了一个包豪斯风格的临时空间,阿伯斯著名的《向正方形致敬:在路上》被置于显要位置,空间内部则展示了深受其色彩理论启迪的实验性音乐、戏剧和诗歌作品。将实物、影像和历史档案巧妙地编排进实验性工作坊,似乎黑山学院的教案仍可立即实现。

尽管黑山学院只存在了短短二十四载,并不影响它的实验成为了后世现当代艺术教育的历史范本。展览再次引领观众回顾这段曾经辉煌的历史——四位被踢出正统艺术学院的教授,22名学生,12名教员,集资14500美金,1933年于北卡罗来纳州偏远地黑山的一间会议室,“黑山学院”由此诞生。

展览现场,汉堡火车站现当代美术馆,2015年


学院吸收了曾长期任教于包豪斯学院,受纳粹迫害流亡美国的阿伯斯夫妇、建筑师格罗皮乌斯、瑞士舞台设计师沙文斯基等人,强调艺术与生活体验密不可分,教学与实践不存在明显界限。黑山学院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各个门类的艺术和自然科学课程,学习之余还要参加集体劳动,就地取材,进行即兴创作。阿伯斯的教学注重直觉和专业素养,即心手统一——直觉是来源于日常体验和实践,就像有人请教伦勃朗如何作画,而他的回答是“首先你得拿起颜料和刷子。”德拉克瓦曾说,“要是一个画家可以让音乐家陷入绝望,那该多好!”,阿伯斯认为这是对形式在逻辑上的和谐的最高礼赞,它适用于一切艺术形式的审美体验,如果一个人不能深刻领悟和拓展线条、形状、颜色和材质在视觉上的意义,那就一定不是个真正的艺术家。而要达到这种境界的唯一途径是包豪斯思潮崇尚的精确和秩序。直觉代表主观感知,而专业素养则表现为客观呈现,两者应相互融合。黑山学院的理念可谓是现代艺术教学的经典范本,为总体艺术提供了理论补充和实践方案。

黑山学院:与约瑟夫·阿伯斯一起上摄影课,于爱登湖校区,约摄于1944年



实际上,黑山学院称得上是“艺术家驻村计划”的雏形。在展览现场,巨幅展板回顾了黑山学院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建筑师布克敏斯特福勒带领学生实现测地线建筑结构,灵感来源于怎样在受灾地迅速搭建临时住宅。陈箴在《震教徒农庄日记》中曾记录他九十年代初在美国濒临消失的震教徒聚居村落的驻留经历,第一次学习编织竹篮让他感叹生活劳动才是艺术。与当地人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经历更成为他“融超经验”理论的重要源泉。

如果说在媒体时代尚未真正来临的年代,艺术家的生活体验来自第一手自然,那么在今天媒体再造的景观世界,当下感受更多源于伪时空,导致艺术创作愈趋基于拟像,受制于单维度同质化的日常生活。在黑山学院的经验中则颇有先见之明,凯奇在黑山学院夏季课程时创作的《无题事件-戏剧作品1号》,在学院食堂悬挂劳申伯格的全白油画、同时上演托德的实验音乐,库宁汉的实验舞蹈,奥尔森的诗歌,最后由白衣伺者向观众送上咖啡。当日常视觉体验变得扑朔迷离,加深某一时间段对特定群体事件的个体感受和记忆,艺术创作的来源“日常”是否会更加突出?如今在当代艺术领域,融合多种表现形式的现场,强调过程体验的观念也重新引发探讨。自作品离开艺术家工作室的那一刻起,艺术的本体性就不存在了,当公众的角色以这样一种互动的方式介入,又会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判定维度产生怎样的变化?

展览现场,汉堡火车站现当代美术馆,2015年


“黑山档案排演”从构思到实现都能看到凯奇作品的影子,各大艺术院校学生必须在特定的时间结构里通过团队互动进行即兴创作。德累斯顿美术学院的一组学生实现的《正餐》项目颇有教益。进餐的长条形桌面是一个纸质模型。16名食客用膝盖支撑着纸筒状桌腿,“进餐”过程不允许交流,一名佩戴白手套的伺应生分发剪刀、线团和纸片,食客们需要进行一系列动作,并最终将桌子用肉粉色胶带包裹成一件作品。期间由领班发号施令,参与者必须协同工作才能完成任务。这一荒诞的情景作品模拟黑山学院集体式体验创作,同时质疑定义与仪式在不同时空、语境下的意义。“排演”这一形式本身亦是一种体验和重新发现,同时,一个线上的“黑山学院研究所”博客也在持续不断地更新中。如凯奇所言:“即使已经离开黑山学院很久了,却如同一直在那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