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廖:艺术圈几乎没加入互联网革命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936   最后更新:2015/11/10 09:45:26 by 点蚊香
[楼主] 点蚊香 2015-11-10 09:45:26


来源:艺术国际 /廖廖


原文标题:《艺术圈的互联网革命:私人定制与时间贩卖》


互联网的出现,最初给现代人类文明带来两个巨变:信息爆炸与社交平台。第一个巨变是“信息大爆炸”,之前被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垄断的图像、信息、舆论,在互联网平台上呈现出“大规模的业余化”,一言堂变成了茶馆,所有人都可以参与传播和交流。互联网降低了文字、图像、视频的传播成本,随时随地的“自拍”冲击着传统新闻媒体,博客和论坛等冲击着出版业,非专业的人群威胁着专业机构和权威的生存。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大爆炸,对于信息的传播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革命,不亚于文字、印刷术和电视的发明对于人类传播文明的影响。

互联网的第二个冲击波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交平台”。人们可以跨地域、跨行业进行沟通。以前我们看电视、看展览,都是单向的消费,我们没有办法发表个人意见,而在互联网时代,分享与交流取代了单向的消费。从昨天遍地开花的论坛、博客到今天满天飞舞的弹幕,再小众的爱好都可以找到同好,还可以随时随地发表个人意见与观点。因为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出现,人们共享、合作与集体行动的成本大大降低,也让群体行动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艺术圈几乎没加入互联网革命


中国的艺术圈与互联网虽然有亲密接触,但却是一次并不成功的约会,除了一堆泛善可陈的论坛和稀稀落落的众酬项目,艺术圈与互联网并没有擦出太多的火花,互联网的信息爆炸与社交平台也未能撼动艺术圈的秩序和权威。从来都是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的艺术圈,在互联网带来的革命潮流当中,仿佛死水微澜。

互联网的信息与社交让大众有机会分享以往被专业权威垄断的话语权。譬如豆瓣网的影评让专业影评家失去权威,草根的博客冲击着专业媒体,网络的“意见领袖”影响着以往的政经权威。但信息爆炸与社交平台并没有影响到艺术圈的旧秩序,有了论坛和博客,可是在上面发言的还是以前掌控纸媒的那一批旧权威。有了微信与微博,但那只是展览的广告橱窗,或者让毫无野性的年轻人围聚着给大咖大佬们点赞。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圈内涛声依旧,还是传统的权威在掌控着话语权,早熟而温和的年轻人并没有打算拿起新媒体的工具,发出自己的声音。

互联网工具有三个重要作用:消费、分享与创造。而艺术圈只是在利用互联网工具的“消费”功能,纷纷兴起的各种“艺术电商”旨在如何“开发市场”。但是就算是开发新市场,艺术电商也始终没有办法扩大消费群,也没有办法突破交易量的瓶颈,所谓的“网络拍卖”只是现实交易的小小补充,更像一个新奇的游戏,而不是对传统商业秩序的冲击。

信息大爆炸与社交平台的无限大,并没有让艺术得以普及,经过十几年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今天的人们依然与十几年前一样误解行为艺术,误读抽象艺术,今天的小资、文青和知识分子也依然分不清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艺术圈仿佛有一个绝缘的保护罩,信息的大爆炸并没有打通一条圈内圈外的通道,爱好者在艺术圈外止步,圈内人始终在玩着小圈子的游戏。

信息爆炸与社交平台也并没有让艺术影响到大众,相反,今天的流行文化、网络语言反过来深刻影响着艺术圈,各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流行图像让艺术图像相比之下“黯然失色”。最火爆最受欢迎的“艺术史解读”是用日漫、网络热图和娱乐八卦包装过的“艺术故事”,顾爷、祺四等人的爆红,让越来越多的网络视频和图文开始模仿此种“艺术八卦史”的模式来解读艺术。在经过互联网包装的流行文化面前,艺术节节败退。


重在分享经验的“在行”和“艺典达人”


在“信息爆炸”与“社交平台”之后,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第三个冲击是“认知盈余”。认知盈余是指许多有专业知识的人,愿意通过网络平台来分享自己的知识,当然,还有自己的时间。无论是维基百科、Twitter还是豆瓣、译言、知乎等平台都是在利用人们的认知盈余。认知盈余是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产力”,各个网络社区的兴衰成败背后是一场场“认知盈余”的战斗。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时间的缩短,现代人拥有越来越多的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人们消磨时间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自由时间成为人们重要的资产。在互联网时代,也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网络来分享自由时间。

果壳网的“在行”就是一款开拓认知盈余的价值的APP。“在行”网罗了各行各业的行家,学员只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就能与心仪的行家进行一对一的约见、对谈。知识并不都是全部来自书本与校园教育,还有许多失败的经验、个人的感受难以描述,需要书本之外的教育渠道来传授。“在行”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各个领域的行家可以在上面出售自己的自由时间,让学员们有机会汲取行家的经验与智慧。

但是“在行”并不是纯粹针对艺术,“艺术”只是其数十个选项之一。“在行”不会费心费力在艺术领域进行深耕,要发掘艺术圈达人的认知盈余,要给爱好者私人定制,要把自由时间运用得当,还得依靠艺术圈内部的“专业平台”。

“艺典达人”是一款艺术专业的APP,它与“在行”一样可以让达人出售时间,与学员一对一地约见,同时还有讲座、看展和话题讨论。区别在于,艺典达人是专业的文化艺术APP,而在行则包罗万象。作为艺术专业的APP,艺典达人不仅提供达人与学员约见的平台,它还试图通过社交让知识转化为价值,重新定义艺术品的价格,推动非标准化的艺术品的销售。

中国的艺术圈错失了信息爆炸与社交平台两次互联网的红利,如果这次能借“认知盈余”的东风,把达人的“自由时间”与爱好者的“私人定制”结合起来,背后的人脉资源、艺术品的价值重估、艺术知识的全民普及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炫耀”才是所谓互联网分享的真精神


无论在行还是艺典达人,艺术圈对“认知盈余”的空间的开拓都只是一个开始。认知盈余的开发,对于达人来说意味着“贩卖自由时间”,对学员来说意味着“私人定制”。“艺典达人”要长久经营下去,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吸引更多的达人来出售自由时间?吸引艺术圈达人“出售时间”的动机肯定不是每小时的三五百块钱。

如何激励更多的达人和大咖加入“认知盈余”的开发平台?大多数研究互联网的专家都会说,互联网精神是“分享”,人们在各种平台上分享自己的信息、经验、知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持此种观点的专家不是天真就是别有用心。

事实上,“分享”并不是互联网的精神。因为分享并不符合生物的利己和生存的原则。更为准确的描述应该是“炫耀”。人们炫耀自己的独家的信息、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通过炫耀获得更多的认可与更高的地位。“炫耀”才是互联网的真精神。就像分享并不是慈善的本质,炫耀才是。

微博的衰落与微信的兴起,背后固然有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但是与“炫耀”心理也有极大关系。微博是大V的世界,人们在满足了最初对于名人的好奇之后,发现自己在微博平台上根本没有发言权,普通人无法在微博上满足炫耀的心理。而微信则不一样,在同事、朋友间,我们的旅游照、吃饭照,乃至转发的小道消息,都能满足我们炫耀的心理。


私人定制与时间贩卖


“在行”做的是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帮助实现更高效的自由劳动匹配,让自由、半自由职业者更方便地产生价值,获得金钱回报。——但是艺术圈的大佬们并不在意金钱回报或者简单的传授知识。如果“艺典达人”要吸引更多的大咖和大佬来捧场,显然不能天真地认为他们会无私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时间,在用人情与新鲜感吸引达人们进驻之后,如何保持粘性是平台考虑的首要问题。

达人们身边永远围绕着学生、下属和各种有所求的朋友,那么,他们是不是就由此满足,而不再有兴趣于通过别的渠道炫耀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呢?当然不是,人们在为了生存而拼搏的过程中形成了努力上进的精神,此种拼搏精神并不会因为我们温饱之后而停息。就像富豪从来不会满足于现有的财富,达人们从来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成就感与掌控一切的感觉。关键在于,平台如何说服他们,让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他们炫耀成就的地方。

当然,艺典达人与在行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行只是介绍艺术,而艺典达人则是希望通过达人行家的解读,赋予艺术品新的价值。这个重估艺术品价值的话语权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利益,当然,是否行得通是另一回事,但是至少这个设定对于达人行家来说,是一个潜在的重大激励机制。

艺典达人不仅针对学员解决个人问题,还打算打造艺术圈的新人脉。依靠一两次约见来经营人脉并不容易。人脉是要建立在相似地位之上,艺术圈内学员与达人之间的人脉可能难以维系——哪个达人没有许多学生门徒呢?不过圈外的艺术爱好者与艺术圈达人之间建立跨行业的人脉,在达人对艺术品的解读与爱好者对艺术品的收藏之间建立起联系,这对于达人而言,倒是充满想象空间的一种激励。

“艺典达人”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满足学员们的“私人定制”。只有针对性的“私人定制”才值得面对面、一对一的约见。如果是一次关于艺术的培训,那么讲座就能够满足,并不需要一对一的约见。只有复杂而带有针对性的意见才值得学员缴费购买一次“私人定制”的约见。认知盈余的平台还要避免一味宣传行家达人的资历,把平台变成达人的广告橱窗,而忽略了学员的真实需求。以其把注意力放在产品宣传(达人广告)上,不如注意力放在寻找合适的目标客户群上。

在满足达人与学员的诉求之后,需要考虑的是约见的主题。无论是“在行”还是“艺典达人”都要面临约见主题单一而重复的问题。如果是大多数达人的主题都只限于带学员看展览与解说,平台的长远之路可能难以维系。

如果达人与学员都在同一行业,可能还有利益冲突的问题。作为行家达人,他可以教你如何回避开一家咖啡馆的陷阱,但是达人很难真心实意地给你传授开一家画廊的心得,因为咖啡馆遍地都是,各自各精彩,而能赚钱的画廊全国就京沪那么些,总不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艺术圈的“认知盈余”不能在没有管理的情况下让我们受益,需要经过管理与提炼,才能维持一个分享的平台,让大家都在其中各取所需。艺典达人作为平台的管理者,如何选择和包装达人、选择约见的主题、保证约见的质量、达成约见的效率、建立回馈的机制,这些都是让学员一约再约,达人一见再见的前提。“艺典达人”能否成功贩卖达人的自由时间,非标准化的知识服务能否成为一种商业模式,O2O+C2C的咨询产品能走多远,甚至认知盈余的冲击波能够改变艺术圈的格局,皆取决于以上这些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


新秩序与旧世界


对于新秩序的创造者来说,旧世界是一种负担。对于旧秩序的利益获得者来说,新世界是一种灾难。“在行”作为一个圈外运作的APP,不能指望其对艺术圈的旧秩序和老权威能够产生任何冲击,而作为艺术专业平台的“艺典达人”目前对旧体制的冲击也仍旧不够大。我们希望这款APP能够给艺术圈带来“混乱的秩序”,而不是在原有的秩序上修修补补。就像电子邮件并不仅仅是信件的改良版,就像微信并不仅仅是传统社交的加强版,一切伟大的新事物都会带来“旧秩序的混乱”,能够给旧秩序带来多大的混乱、能够给老权威造成多大的冲击,就能开拓出多大的新空间。

当然,跨越旧有的限制并不意味着进入一个无限制的乌托邦新世界,任何新世界都有限制,抛弃旧日的限制只是为了给制定新限制清理出空间。至于“艺典达人”如何开发与利用这个新空间,我们走着瞧,不,应该可以约一次来瞧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