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的终点:物件及其表演”后记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440   最后更新:2015/11/09 16:58:56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15-11-09 16:58:56

来源:艺术界LEAP 文:斯科特•诺顿




记“过程的终点:物件及其表演”

LEAP主编岳鸿飞对话艺术家唐纳天和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


文:Scott Norton

翻译:李佳桓


上周末,第十届亚洲当代艺术周(Asian Contemporary Art Week)在纽约拉开帷幕,同时也开启了今年ACAW的主题活动“Field Meeting Take 3: Thinking Performance”,三天的紧凑日程汇集了行为表演、讲座和艺术家研讨会等活动。其中LEAP在上周日下午举行的论坛“过程的终点:物件及其表演”邀请到了香港艺术家唐纳天(Nadim Abbas)和泰国艺术家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Korakrit Arunanondchai),两位艺术家各自陈述了自身的创作,并讨论了他们实践中的创作意图与材料选择之间的关系。

唐纳天,《乌托邦的午后》,2012年,混合媒介装置,尺寸可变,沙景约46平方米

唐纳天,《Chamber 664》,2015三年展“环绕观众”纽约新美术馆展览现场


论坛上,唐纳天着重讲述了其近期的作品,点明了每件作品对于图像和象征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的阐释,以及物件本身如何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变得模糊晦涩。他2012年的装置《Afternoon Utopia》(译:乌托邦的午后)用沙子重构了人们极为熟悉的梯形水泥障碍物,它们在香港街头通常用来防止流浪汉留宿。这些物件一方面指涉永久性、不可变和攻击性的意义,而其沙质的形态却是脆弱、短暂的。唐纳天在作品中刻意突显这一矛盾关系,试图挑衅观众踩踏作品。艺术家的另一系列作品"Chamber 664/665/666"(2014-15)蕴含着类似的冲突关系:放置于密闭空间的日常用品只能通过附着于有机玻璃上的橡胶手套被触摸。艺术家通过使用日常物件有意识地将图像复原,把日常物逆向改造成为艺术品。不起眼的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演变至被剥离实用价值的艺术品,从而回到物件的原始状态,这如同炼金术一般的过程启发观众对于物件本身的思考。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2012-2555》,2012年,行为表演、双频录像和混合媒介装置,2014年MoMA PS1展览现场


与唐纳天不同,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的作品将物件、图像和个人转化为符号化的形象——其象征的主题往往批判性地参透了泰国这一佛教国家的社会形态。阿让诺度才通过静态影像展示了《2012-2555》(2012)和《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3》(2015)等作品,但他对于自己作品的分析仍不免过于表面。虽然他十分擅长阐释从性工作者到艺术家、从无人机到人类主角的角色变换,他的言说是有局限的。讲座的形式显然不能完整地呈现艺术家创作的丰富性,而这也恰恰是艺术中的现场性需要一种自身能量的明证。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在满是拥有滑稽名字的人的房间里以历史作画3》,2015年,录像(截屏),时长25分27秒

返回页首